电影观后记二三《朱莉与朱莉娅》《落魄大厨》《Once》《给朱丽叶的信》《断背山》
哇,标题好长的说。这是最近看过有味道的电影,趁着记忆还未完全淡化,有必要写一些体会。
《朱莉与朱莉娅》是一部美食电影,两个女主角在不同却平行的时空里为自己的厨房梦想添砖加瓦。令我很惊喜的是梅丽尔的演出,那么的优雅自然,即使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而心态和体态还是那么年轻,活泼俏皮,快乐自在。像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小孩一只不停的玩耍去发现世界,有一天找到了一个大梦想,然后就拼尽全力去做好它。其实在《穿普拉达的女王》后我并没有看过这个老演员的其他作品,对她的印象也完全只停留在那个气场十足,高傲一丝不苟的女大人上。在这部电影里,她还是那么的有气场,年轻的女二主角真的也就适合像前辈学习的学生角色。一个美国人,随工作的丈夫去了法国,在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中报了很多兴趣班,终于在厨师班里找到了自己余下生命可以散发热情的东西。做菜渐渐有名,自己变成了老师,收学生,历经波折出书,上家政节目.....我只为梅丽尔点赞。
《落魄大厨》也是有关美食的电影。电影让我惊喜的地方有好多
第一是男主对自己美食的捍卫。其实一般影视剧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比如外人会应为不了解真正的美食而妄加评论,这个时候美食制作者就会很愤慨,但往往也只是说几句不懂就不要装懂或者矫情一点和他讲红酒是不能配火锅,你根本就一点不懂酒文化之类云云,但电影中chef和美食评论员的那场当面对质的戏看的我好过瘾!可能是我比较少见多怪,但真的超级出气,他很man也很powerful有没有?!尤其是把冰淇淋蛋糕拿起来甩在那个评论家面前的瞬间,简直帅爆了!
然后就是男主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妻子虽然和他离婚,但眼里还是有尊重和欣赏,在他辞职后能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虽然我觉得因为看点的需要这段剧情蛮狗血,chef是向他前妻的前夫寻求帮助),所以,不相互掐架,挺好。儿子对老爸,也是尊重和关爱。这样类型的孩子在美国电影中我不太多见(可能又是我少见多怪)10岁,但很酷,永远很冷静,但又很有教养,对老爸感情很深(应该因为妈妈的原因,家里教的也会比较好,对爸爸不会有恨)很爱爸爸,很愿意stay with him,很愿意帮助他,用推特帮他招徕顾客......我们是父子,但我们更是朋友。
还有就是chef的朋友,虽然因为chef的离开,他从一般的line chef变成了二厨,但当他听说主厨有了一辆truck以后,就潇洒的尥蹶子不干了,一起开餐车!调侃的时候是真调侃,揶揄的时候也真不手下留情,但两肋插刀的时候也真是说一不二。
还有一点就是我看到了美国小城镇的风景,好难得...
所以,我一直觉这是一部很正常的电影,没有了每次想要创造慢点而撒狗血的剧情,非常正常,因而就变得很难得。chef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周围有充满仪器的好伙伴,帮忙也不掉链子,靠谱有趣;家人虽然分开,但感情还是很棒,这种贴近生活本身的演绎才是最棒的。
《Once》是第二遍看的电影,第一次没有耐力看完,觉得好无趣,太过于平淡。第二次下决心要再看一遍是因为《falling slowly》这首歌,十分的动人,发现是从这部电影里来。再看一遍以后对电影本身的感觉还是没有改变,但又觉得特别的真实。两个对音乐都有梦想的人偶遇,相互帮助,也渐生好感,但并不暧昧,相互尊重。梦想的慢慢实现其实是可以用这样平和的方式的,虽然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但不需要卖弄苦情;虽然追求艺术,但并没有需要去撕心裂肺,文艺过头活的不接地气。最喜欢这个结局,男主帮女主买了梦寐以求的钢琴,但并不需要回报,心情愉悦踏上去伦敦找前女友的旅程;而女主边谈钢琴边望向窗外,眼中满是喜悦和感激。嗯,就这样挺好。
《给朱丽叶的信》这部电影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发现,看完之前一部电影之后播放器自动弹出了这部电影,然后,又很意外的,被电影的片头曲吸引(看完电影之后特意去找到了这首歌,更意外地发现演唱者同样演唱了另一首我喜欢的歌)就这么充满很多意外的看完电影。
男主的表演是我看过那么多演员里最自然的(除了最后一幕,可能是要展现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经典桥段,那段文绉绉的告白有点矫情,显得刻意)或许是电影本身的题材轻松,也或许演员自身的气质,就真的像是生活里遇到了喜欢的人,那种羞涩克制却又蠢蠢欲动,还有英国男人的绅士,就那么恰到好处的演绎,让人看了很窝心。他和女主单独相处的场景都让人忍俊不禁:去房间找她宵夜,然后想看她写的小说,关心自己有没有被刻画的很丑恶;想找她去溜达,看她疑虑马上表示放弃却没想到女主却是答应;把冰淇淋很不客气的打到女主脸上,事前还要声明一下自己不是个绅士;吻了女主后一本正经的道歉...但其实他孝顺,表面毒蛇内心善良...还有在意大利拍摄的风光,悠闲缓慢,阳光明媚,充满风情......真的是被烂片荼毒太久,所以这么自然轻松又暖心的片子简直就是甘露。
最后一部就是《断背山》了,这是第二次看,第一次也是完整的看完,差不多是五年前。四年后,再次被感动,因为比以前更多的去理解同性的爱,所以有感触的点也变多。而且这次因为剧情已了,所以就更多关注演员的演技。克制和隐忍的感觉太强烈,明明心中像有一座活火山要喷发,却要加很大外力去守住。在同性恋视为禁忌非正常的年代,结局往往不可能会是美好的(其实现在大部分地方,大部分人对同性之爱还是有偏见,包括我自己也还没有做到一百分的大度,还是会觉得有点奇怪,但我做到尽量去理解)我太能理解双方没有好好的道别,另一个人就消失了(电影中是意外去世)的那种心情,对方的离开,留给自己的是那种充满遗憾的悲伤,所以,道别应该是蛮重要,因为不能预计那再见面的日子。
终于把粗糙的感想写完了,脑袋感觉整齐了不少,日子是在这大小不同的感悟中越来越丰满。
《朱莉与朱莉娅》是一部美食电影,两个女主角在不同却平行的时空里为自己的厨房梦想添砖加瓦。令我很惊喜的是梅丽尔的演出,那么的优雅自然,即使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而心态和体态还是那么年轻,活泼俏皮,快乐自在。像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小孩一只不停的玩耍去发现世界,有一天找到了一个大梦想,然后就拼尽全力去做好它。其实在《穿普拉达的女王》后我并没有看过这个老演员的其他作品,对她的印象也完全只停留在那个气场十足,高傲一丝不苟的女大人上。在这部电影里,她还是那么的有气场,年轻的女二主角真的也就适合像前辈学习的学生角色。一个美国人,随工作的丈夫去了法国,在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中报了很多兴趣班,终于在厨师班里找到了自己余下生命可以散发热情的东西。做菜渐渐有名,自己变成了老师,收学生,历经波折出书,上家政节目.....我只为梅丽尔点赞。
《落魄大厨》也是有关美食的电影。电影让我惊喜的地方有好多
第一是男主对自己美食的捍卫。其实一般影视剧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比如外人会应为不了解真正的美食而妄加评论,这个时候美食制作者就会很愤慨,但往往也只是说几句不懂就不要装懂或者矫情一点和他讲红酒是不能配火锅,你根本就一点不懂酒文化之类云云,但电影中chef和美食评论员的那场当面对质的戏看的我好过瘾!可能是我比较少见多怪,但真的超级出气,他很man也很powerful有没有?!尤其是把冰淇淋蛋糕拿起来甩在那个评论家面前的瞬间,简直帅爆了!
然后就是男主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妻子虽然和他离婚,但眼里还是有尊重和欣赏,在他辞职后能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虽然我觉得因为看点的需要这段剧情蛮狗血,chef是向他前妻的前夫寻求帮助),所以,不相互掐架,挺好。儿子对老爸,也是尊重和关爱。这样类型的孩子在美国电影中我不太多见(可能又是我少见多怪)10岁,但很酷,永远很冷静,但又很有教养,对老爸感情很深(应该因为妈妈的原因,家里教的也会比较好,对爸爸不会有恨)很爱爸爸,很愿意stay with him,很愿意帮助他,用推特帮他招徕顾客......我们是父子,但我们更是朋友。
还有就是chef的朋友,虽然因为chef的离开,他从一般的line chef变成了二厨,但当他听说主厨有了一辆truck以后,就潇洒的尥蹶子不干了,一起开餐车!调侃的时候是真调侃,揶揄的时候也真不手下留情,但两肋插刀的时候也真是说一不二。
还有一点就是我看到了美国小城镇的风景,好难得...
所以,我一直觉这是一部很正常的电影,没有了每次想要创造慢点而撒狗血的剧情,非常正常,因而就变得很难得。chef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周围有充满仪器的好伙伴,帮忙也不掉链子,靠谱有趣;家人虽然分开,但感情还是很棒,这种贴近生活本身的演绎才是最棒的。
《Once》是第二遍看的电影,第一次没有耐力看完,觉得好无趣,太过于平淡。第二次下决心要再看一遍是因为《falling slowly》这首歌,十分的动人,发现是从这部电影里来。再看一遍以后对电影本身的感觉还是没有改变,但又觉得特别的真实。两个对音乐都有梦想的人偶遇,相互帮助,也渐生好感,但并不暧昧,相互尊重。梦想的慢慢实现其实是可以用这样平和的方式的,虽然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但不需要卖弄苦情;虽然追求艺术,但并没有需要去撕心裂肺,文艺过头活的不接地气。最喜欢这个结局,男主帮女主买了梦寐以求的钢琴,但并不需要回报,心情愉悦踏上去伦敦找前女友的旅程;而女主边谈钢琴边望向窗外,眼中满是喜悦和感激。嗯,就这样挺好。
《给朱丽叶的信》这部电影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发现,看完之前一部电影之后播放器自动弹出了这部电影,然后,又很意外的,被电影的片头曲吸引(看完电影之后特意去找到了这首歌,更意外地发现演唱者同样演唱了另一首我喜欢的歌)就这么充满很多意外的看完电影。
男主的表演是我看过那么多演员里最自然的(除了最后一幕,可能是要展现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经典桥段,那段文绉绉的告白有点矫情,显得刻意)或许是电影本身的题材轻松,也或许演员自身的气质,就真的像是生活里遇到了喜欢的人,那种羞涩克制却又蠢蠢欲动,还有英国男人的绅士,就那么恰到好处的演绎,让人看了很窝心。他和女主单独相处的场景都让人忍俊不禁:去房间找她宵夜,然后想看她写的小说,关心自己有没有被刻画的很丑恶;想找她去溜达,看她疑虑马上表示放弃却没想到女主却是答应;把冰淇淋很不客气的打到女主脸上,事前还要声明一下自己不是个绅士;吻了女主后一本正经的道歉...但其实他孝顺,表面毒蛇内心善良...还有在意大利拍摄的风光,悠闲缓慢,阳光明媚,充满风情......真的是被烂片荼毒太久,所以这么自然轻松又暖心的片子简直就是甘露。
最后一部就是《断背山》了,这是第二次看,第一次也是完整的看完,差不多是五年前。四年后,再次被感动,因为比以前更多的去理解同性的爱,所以有感触的点也变多。而且这次因为剧情已了,所以就更多关注演员的演技。克制和隐忍的感觉太强烈,明明心中像有一座活火山要喷发,却要加很大外力去守住。在同性恋视为禁忌非正常的年代,结局往往不可能会是美好的(其实现在大部分地方,大部分人对同性之爱还是有偏见,包括我自己也还没有做到一百分的大度,还是会觉得有点奇怪,但我做到尽量去理解)我太能理解双方没有好好的道别,另一个人就消失了(电影中是意外去世)的那种心情,对方的离开,留给自己的是那种充满遗憾的悲伤,所以,道别应该是蛮重要,因为不能预计那再见面的日子。
终于把粗糙的感想写完了,脑袋感觉整齐了不少,日子是在这大小不同的感悟中越来越丰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