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皎皎月华——记齐豫11月28日音乐会
11月28日 星期六 雾
才五点多,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在一片寒气中,我等候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的门前,等候一次约定,与声音的约定。
齐豫“The Voice 无界”音乐会将在这一晚上演,而我期待的,好像还不止是这些。
这是对三十年音乐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一次古典与现代音乐的无界畅游,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齐豫那一把“被上帝亲吻过”的嗓音。
没有买荧光棒,也没有带照相机,我只是买了主办方准备的纪念品(场刊、笔记本、杯子)。
一直很理智地欣赏齐豫的低调为人和随性洒脱,她的谦和与沉稳一直就像她的歌声一样,不染红尘。
果然,整个音乐会,齐豫几乎没有说什么,只是一首接一首地演唱歌曲。
她是一个感性的人,这最后的个唱,势必会影响她的情绪乃至演唱,以歌声来向她的歌迷致敬,这无疑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整场音乐会,真是名副其实的“无界”,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改编的歌曲Glitter and dust,也有把流行音乐摇滚化处理的《一条日光大道》;有经典流行歌曲Sailing,也有音乐剧《猫》的Memory和《歌剧魅影》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有民谣类的《菊叹》,也有流行风格的《女人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橄榄树》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结合来唱,这令人耳目一新的处理,显示出齐豫过人的演唱功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声音略显沙哑,可能北京气候太干燥了,但稍后,她的状态越来越好,高音处似天边浮云一般轻盈,低音处如谷底湖水一般沉静。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像其他歌迷那样不时地叫喊,只是不住地拍手,并深深呼吸,以按捺激动的心情。
安可曲Amazing Grace之后,齐豫演唱的是《我爱你中国》,原本是一首美声歌曲,经齐豫的演绎,平添出几分飘渺的灵动与清新。
自始至终,她都不开口,直到最后,她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夜晚,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话不知怎么说。”
确实,回首三十年的蹉跎岁月,这一路走来的洒脱与不羁,着实让人唏嘘,让人喟叹。
为这场最后的个唱,她写道:“人生不是在追求什么橄榄树,而是在成为一棵橄榄树。橄榄树在近几年不断的幻化,有时候连我都跟不上它的脚步。原来人生有那么多不及,有怠惰的补不及,有荒废的不及补,总的来说,是个不及格的半生。”
她过谦了。说实在的,把为大家歌唱当做一种福报,当做自己毕生的梦想,她已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君不见,来看演出的多是大叔大妈级别的中年人,还有一些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不少是专门坐飞机从上海、台湾赶来听她这最后的个人演唱会的。这充分说明她本人已成为见证一个时代过往的标志。而我这个八零后,坐在一圈“大人”中间,显得格外突兀而不合群。但我明白,她的歌声是无界的,年龄算什么呢!
三十年,那歌声依旧回荡,如同头顶高悬的一轮圆月,时时洒落清辉,让我们在俗世的樊笼中,得以窥见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梦田。
才五点多,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在一片寒气中,我等候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的门前,等候一次约定,与声音的约定。
齐豫“The Voice 无界”音乐会将在这一晚上演,而我期待的,好像还不止是这些。
这是对三十年音乐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一次古典与现代音乐的无界畅游,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齐豫那一把“被上帝亲吻过”的嗓音。
没有买荧光棒,也没有带照相机,我只是买了主办方准备的纪念品(场刊、笔记本、杯子)。
一直很理智地欣赏齐豫的低调为人和随性洒脱,她的谦和与沉稳一直就像她的歌声一样,不染红尘。
果然,整个音乐会,齐豫几乎没有说什么,只是一首接一首地演唱歌曲。
她是一个感性的人,这最后的个唱,势必会影响她的情绪乃至演唱,以歌声来向她的歌迷致敬,这无疑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整场音乐会,真是名副其实的“无界”,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改编的歌曲Glitter and dust,也有把流行音乐摇滚化处理的《一条日光大道》;有经典流行歌曲Sailing,也有音乐剧《猫》的Memory和《歌剧魅影》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有民谣类的《菊叹》,也有流行风格的《女人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橄榄树》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结合来唱,这令人耳目一新的处理,显示出齐豫过人的演唱功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声音略显沙哑,可能北京气候太干燥了,但稍后,她的状态越来越好,高音处似天边浮云一般轻盈,低音处如谷底湖水一般沉静。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像其他歌迷那样不时地叫喊,只是不住地拍手,并深深呼吸,以按捺激动的心情。
安可曲Amazing Grace之后,齐豫演唱的是《我爱你中国》,原本是一首美声歌曲,经齐豫的演绎,平添出几分飘渺的灵动与清新。
自始至终,她都不开口,直到最后,她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夜晚,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话不知怎么说。”
确实,回首三十年的蹉跎岁月,这一路走来的洒脱与不羁,着实让人唏嘘,让人喟叹。
为这场最后的个唱,她写道:“人生不是在追求什么橄榄树,而是在成为一棵橄榄树。橄榄树在近几年不断的幻化,有时候连我都跟不上它的脚步。原来人生有那么多不及,有怠惰的补不及,有荒废的不及补,总的来说,是个不及格的半生。”
她过谦了。说实在的,把为大家歌唱当做一种福报,当做自己毕生的梦想,她已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君不见,来看演出的多是大叔大妈级别的中年人,还有一些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不少是专门坐飞机从上海、台湾赶来听她这最后的个人演唱会的。这充分说明她本人已成为见证一个时代过往的标志。而我这个八零后,坐在一圈“大人”中间,显得格外突兀而不合群。但我明白,她的歌声是无界的,年龄算什么呢!
三十年,那歌声依旧回荡,如同头顶高悬的一轮圆月,时时洒落清辉,让我们在俗世的樊笼中,得以窥见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梦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