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两三
今天开始看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很薄,估计是删减本吧。不大爱看这种内心自述似的传记,更喜欢那些名人事迹或者不同时期的思想历程。而这部传记过于细腻,我在读到托尔斯泰的时候,竟读不通了,或许是周遭环境繁杂,内心不静,这种名人内心深奥的想法哲理性的表达就更难读了。
但是不只是周围环境影响读书,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路早已乱掉,所以才不能进入书中情节。早在第一个伟大人物贝多芬那里,我就开始在同时思考着自己的事,接着米开朗琪罗,让我更深刻地思考,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生涯和他的想法更是给了我更直接的启迪。
到底在想什么呢?我越来越想写自己的文章了,就在今天开始,恨不得即刻动笔。但是托尔斯泰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启发,那就是,写作的字数不重要,直白点就是不要盲目追求写作的字数,追求文章的字数。想到我以前喜欢天马行空地发表一些看法,或者总结一些道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管想到几种说法或者是几种表达方式就一骨碌全倒出来。现在想想,那是对读者,包括以后的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你发表的文字只是一时的口舌之快,根本没有经过精雕细琢,不是精品之作,也很难成为经典。这是每一个写字者都不愿面对的结局,但纵观现在的社会,阿猫阿狗都在写小说,有的作品甚至大红大紫,这要归功于离奇的情节和构思。可是语言呢?且不说别字一堆,标点滥用,单不通顺的字句搭配就多得离谱。当然读者丝毫不介意,可是这样的作品始终难登大雅之堂。
当代有好作品吗?当然,比如汪国真和席慕容的诗。当然还有很多,我也只是凭着喜好来选择,但窃以为,好的作品,就连一字一句都应该是经过作者百般锤炼的,都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样才能不枉初心,相信每一位作者最初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好的作品吧。不求多,但求精。写得好的,一生一部足矣。
我要写文章,倒不是一时兴起,其实早就打算着写,潜意识里也早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未写过的“作家”。总感觉自己早晚是要写出点什么的,不只为赚钱和出名,当然有名利固然是好的,但更清高的理由是,总以为自己还有些独特的想法值得一记,略有点文采可以修饰语言。再加上别无他长,只希望借此能够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不枉在这个世界活过一回吧。
关于写文章,暂且谈这么多。我还想开个店,开个有书的店,让人们爱读书,谈论其内容,发表己观点。靠卖书赚钱,估计不够,还得仰仗爱书有钱之人捐助,合资营造这么一个文化氛围。
夜已深,不再遐想。
2015.7.27
但是不只是周围环境影响读书,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路早已乱掉,所以才不能进入书中情节。早在第一个伟大人物贝多芬那里,我就开始在同时思考着自己的事,接着米开朗琪罗,让我更深刻地思考,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生涯和他的想法更是给了我更直接的启迪。
到底在想什么呢?我越来越想写自己的文章了,就在今天开始,恨不得即刻动笔。但是托尔斯泰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启发,那就是,写作的字数不重要,直白点就是不要盲目追求写作的字数,追求文章的字数。想到我以前喜欢天马行空地发表一些看法,或者总结一些道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管想到几种说法或者是几种表达方式就一骨碌全倒出来。现在想想,那是对读者,包括以后的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你发表的文字只是一时的口舌之快,根本没有经过精雕细琢,不是精品之作,也很难成为经典。这是每一个写字者都不愿面对的结局,但纵观现在的社会,阿猫阿狗都在写小说,有的作品甚至大红大紫,这要归功于离奇的情节和构思。可是语言呢?且不说别字一堆,标点滥用,单不通顺的字句搭配就多得离谱。当然读者丝毫不介意,可是这样的作品始终难登大雅之堂。
当代有好作品吗?当然,比如汪国真和席慕容的诗。当然还有很多,我也只是凭着喜好来选择,但窃以为,好的作品,就连一字一句都应该是经过作者百般锤炼的,都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样才能不枉初心,相信每一位作者最初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好的作品吧。不求多,但求精。写得好的,一生一部足矣。
我要写文章,倒不是一时兴起,其实早就打算着写,潜意识里也早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未写过的“作家”。总感觉自己早晚是要写出点什么的,不只为赚钱和出名,当然有名利固然是好的,但更清高的理由是,总以为自己还有些独特的想法值得一记,略有点文采可以修饰语言。再加上别无他长,只希望借此能够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不枉在这个世界活过一回吧。
关于写文章,暂且谈这么多。我还想开个店,开个有书的店,让人们爱读书,谈论其内容,发表己观点。靠卖书赚钱,估计不够,还得仰仗爱书有钱之人捐助,合资营造这么一个文化氛围。
夜已深,不再遐想。
2015.7.27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