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家庭影院设备基础技术兼容性初级选购指南
如果希望在家里用电视机、音响、播放器(包括安卓电视盒子)欣赏电影,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不支持以下使用方式或技术的还是别买了。
0. 如何连接?(重要性:最高)
次世代音频技术已经不能用光纤来传输了,需要通过HDMI连接音响(功放),播放设备要支持次世代音频源码(TrueHD和HD Master)输出,音响要支持解码次世代音频。
一般是通过HDMI 播放器-音响-电视机 的连接方式。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要设备输出源码,音响自身进行解码,最大限度发挥音响的解码声学设计。
1. HDMI 协作相关 (重要性:中)
首先是 HDMI CEC,通过它,设备之间可以自动同时打开关闭,切换输入源,自动配置,共用遥控器等。大部分中高端正规国际品牌电视都支持,大部分音响(功放)也支持。但很大一部分安卓电视盒子不支持。如果有设备不支持,那整个系统很大程度上会失去易用性。
然后是 HDMI ARC,它能回传电视机本身的声音系统信号,这样你就能在音响上收听电视节目的音频了。你直接连接电视机HDMI的设备的声音,也能从音响输出(但这样的话是电视机进行的解码)。
2. 版权传输(重要性:高)
需要注意的是支持 HDCP 2.2 才能传输正版的4K内容。需要确认与支持HDCP的播放器连接的音响、电视都要支持相应的版本才行。
3. 24帧同步(重要性:最高)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24帧的,现在蓝光DVD发行的高清电影,24帧是标准。网上下载的H264压缩的电影,24帧也是标准。只有早期的DVD不是。
可是在中国买到的电视机都是25hz(PAL标准)以及其倍数的。如果我们用25hz的电视观看电影,你看到的运动画面将会产生明显的跳帧现象,特别是在平移的镜头、物体、字幕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运动不顺滑,一跳一跳的。这是因为要在1秒钟内用25帧画面展现24帧的内容,这在数学上就是无解的,难免会产生跳帧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严谨设计的电视机会具有 24帧模式,例如 1080/24p。光有这个模式还不够,还需要播放设备能够解码并呈现 1080/24p 的信号,一个严谨设计的播放器(正规蓝光DVD播放器都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安卓盒子或安卓播放软件会成问题)要支持输出 1080p/24 信号。
相信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但是都不支持24帧,看的还能叫电影么?(小米盒子就不支持,呵呵)
4. 电视机的电影色彩模式,或手调(重要性:高)
电影画面都是经过精心后期调色的。
大部分电视机对画面有“智能“处理,也就是提高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对于电影来说这是自作聪明,为了保证你在电视上看到的电影画面和在电影院更接近,更保真,需要让电视机不要插手电影图像处理。
还有就是电影放映机的光源是暖色,业界标准6500K色温。如果你的电视机支持色温选项,请选择接近6500K的暖色调并且关灯欣赏(灯光会影响大脑处理白平衡)。
如果处理得当,你会发现电视机观看电影,画质比投影仪好很多。
一些不错的品牌(如索尼)有预设的电影模式,一定要使用,关灯使用。
5. 外挂字幕的正确使用方式
白色字体,黑色描边,不要和下方靠得过近,字体大小适中。其它任何效果都是妖孽。
暂时记下来这些,以后有空看看有没有可能写个完整指南(我先得有钱买买买实践完整的家庭影院)。现在我只是买了回音壁(Soundbar)才了解了一些技术问题,如果是完整的家庭影院音响系统以及投影仪还有更多讲究。
最后,索尼大法好!因为索尼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的,而不是像小米那样打着发烧的宣传旗帜,其实无视发烧的技术标准的。
不支持以下使用方式或技术的还是别买了。
0. 如何连接?(重要性:最高)
次世代音频技术已经不能用光纤来传输了,需要通过HDMI连接音响(功放),播放设备要支持次世代音频源码(TrueHD和HD Master)输出,音响要支持解码次世代音频。
一般是通过HDMI 播放器-音响-电视机 的连接方式。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要设备输出源码,音响自身进行解码,最大限度发挥音响的解码声学设计。
1. HDMI 协作相关 (重要性:中)
首先是 HDMI CEC,通过它,设备之间可以自动同时打开关闭,切换输入源,自动配置,共用遥控器等。大部分中高端正规国际品牌电视都支持,大部分音响(功放)也支持。但很大一部分安卓电视盒子不支持。如果有设备不支持,那整个系统很大程度上会失去易用性。
然后是 HDMI ARC,它能回传电视机本身的声音系统信号,这样你就能在音响上收听电视节目的音频了。你直接连接电视机HDMI的设备的声音,也能从音响输出(但这样的话是电视机进行的解码)。
2. 版权传输(重要性:高)
需要注意的是支持 HDCP 2.2 才能传输正版的4K内容。需要确认与支持HDCP的播放器连接的音响、电视都要支持相应的版本才行。
3. 24帧同步(重要性:最高)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24帧的,现在蓝光DVD发行的高清电影,24帧是标准。网上下载的H264压缩的电影,24帧也是标准。只有早期的DVD不是。
可是在中国买到的电视机都是25hz(PAL标准)以及其倍数的。如果我们用25hz的电视观看电影,你看到的运动画面将会产生明显的跳帧现象,特别是在平移的镜头、物体、字幕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运动不顺滑,一跳一跳的。这是因为要在1秒钟内用25帧画面展现24帧的内容,这在数学上就是无解的,难免会产生跳帧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严谨设计的电视机会具有 24帧模式,例如 1080/24p。光有这个模式还不够,还需要播放设备能够解码并呈现 1080/24p 的信号,一个严谨设计的播放器(正规蓝光DVD播放器都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安卓盒子或安卓播放软件会成问题)要支持输出 1080p/24 信号。
相信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但是都不支持24帧,看的还能叫电影么?(小米盒子就不支持,呵呵)
4. 电视机的电影色彩模式,或手调(重要性:高)
电影画面都是经过精心后期调色的。
大部分电视机对画面有“智能“处理,也就是提高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对于电影来说这是自作聪明,为了保证你在电视上看到的电影画面和在电影院更接近,更保真,需要让电视机不要插手电影图像处理。
还有就是电影放映机的光源是暖色,业界标准6500K色温。如果你的电视机支持色温选项,请选择接近6500K的暖色调并且关灯欣赏(灯光会影响大脑处理白平衡)。
如果处理得当,你会发现电视机观看电影,画质比投影仪好很多。
一些不错的品牌(如索尼)有预设的电影模式,一定要使用,关灯使用。
5. 外挂字幕的正确使用方式
白色字体,黑色描边,不要和下方靠得过近,字体大小适中。其它任何效果都是妖孽。
暂时记下来这些,以后有空看看有没有可能写个完整指南(我先得有钱买买买实践完整的家庭影院)。现在我只是买了回音壁(Soundbar)才了解了一些技术问题,如果是完整的家庭影院音响系统以及投影仪还有更多讲究。
最后,索尼大法好!因为索尼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的,而不是像小米那样打着发烧的宣传旗帜,其实无视发烧的技术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