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与这世界 温暖相拥
作为一个爱看书的人却一直都没怎么好好感受过毕淑敏的文字,是种遗憾。想看这本书,不是因为毕淑敏的名气,也不是因为这个标题的温暖,而是因为上面写的那样一个小小激励,或者说祝愿: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满希望。这也是我对自己的祝愿。
这是本散文书籍,每个小标题之间没有连贯,但那个片段都能进入你的内心,至少,她进去了我的内心。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只是每天晚上睡前看一篇,带着对文字的认同以及它带来的温暖进入梦乡,一点一点拓开我的视野,心灵的视野。
书的内容很平和,我必须承认,有一些内容我觉得它很好,但是非要让我说出它哪里好,也只是似懂非懂罢了,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或许就是毕淑敏等作家的文字不同于流于表面心灵鸡汤的地方吧。我能给大家说出的,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我能理解的。
“谁是你最重要的人”,毕淑敏在写下一系列对她有重要影响的时候想起了那个大辫子老师,音容相貌早已模糊,却依旧记得老师说她破音,让她假唱的事情,以至于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上台发言,唱歌。我,也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人”,高中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寄住在一个亲戚家,他们家人的鞋都是放在门里面,而我的鞋总是被她放在她家门口,我之前只是困惑,她为什么单单把我的鞋放在外面,后来,通过我奶奶我才知道,她嫌我的鞋表面有点脏,而这个消息,是她在一些亲戚聚会上大声宣说给我一些亲戚这件事,被我奶奶听到了,奶奶在外维护我,说孩子学习辛苦,没精力注意鞋子表面干不干净的问题,回来却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让我以后注意,高中的时候早上6点半上课,晚上10点下晚自习,我的确没怎么在生活细节方面注意这些,我不能否认的是我的鞋有时候有些脏,常常只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洗一次。毕竟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但是能整理好自己,让别人在这些方面无话可嘲。后来考上大学,我是我们寝室鞋子最干净的,鞋子稍微有一点脏了就马上洗,室友惊叹于我的勤快,而我只是笑笑。听到我奶奶跟我说时,我当时的心情跟毕淑敏被老师要求假唱时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因为我们的表现几乎相同,后来她不再敢大声唱歌和当众发言,而我总是勤快的洗着鞋子不想看到它们表面有一丝污点。这可以算是勤快,但也是自卑。我庆幸,我看了这本书,很多人童年的时候总会遇到几个这样“重要的人”。
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的风帆,成为理智的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毕淑敏。
我渐渐放下了对她的不满,平静的看待这件事,我该是感谢她的,她让我养成了个好习惯,这是理智的部分。但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会注意,并且劝说周围的人,小心谨慎的对待孩子脆弱的心灵,少年小小的自尊。童年时被烙印下的负面情感,是难以用时间的橡皮擦轻易地擦去的。
“我羡慕你”每个人都会老,毕淑敏用她平白的直述告诉我们,即使是如此智慧如她,也会像普通女性一样,在意自己是不是变老了,会不动声色的让别人猜她多少岁,会抱怨路的不平,会发现,别人在羡慕我们。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好年轻,别人好漂亮,别人好有才,别人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别人的人生顺遂无波,“别人”都是人生赢家,除了自己,自己老了,自己很多方面不好,却不知道,别人也在羡慕我们。我对这个的发现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似乎是我羡慕妹妹弟弟年轻皮肤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羡慕同学瘦瘦的怎么也吃不胖,却收到她们对我的羡慕,羡慕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着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并且似乎都完成了,羡慕我有一些可以随时吐槽的朋友,羡慕我的“好运”,羡慕我身高172,。。。我也是个喜欢去寻找他人闪光点的人,我喜欢那句话,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优秀,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却忘记我们本身就身在别人最羡慕的年纪,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为什么要去羡慕别人呢?
“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毕淑敏在一次演讲后收到纸条,是一个小女孩的疑惑质问:为什么我是一个女孩?为什么我爸爸是农民,而同桌的爸爸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而我同桌却坐小汽车?这不公平。是的,不公平,但是我们生来本身就有很多事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喜欢她的这句话:在追求平等的路上,我们已经出发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人承诺和担保我们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般的平等。我们,已经在享有很多人奋斗的成功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遇到了不公平却禁声不语,作为女子,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公平,但是说和不说,对我们自己的性格是有很大影响的。在我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腼腆的小女生,不怎么会和人交谈,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小学毕业大家互相找好朋友拍照的时候我强烈的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至少,我想要有个好朋友,能在想合照想到我,然后我们一起拍一个笑容灿烂的合影。于是我慢慢的改变自己,一开始是强迫,后来是慢慢放开,我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很神奇,我拥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即使分开很长时间聚在一起也能马上开心的交谈,有了一群平时可以很自在聊天的同学,发出声音,总会得到回应,这也关乎勇气,呐喊是必须的,很多事情,说出来,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动力。没有人有义务给予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需要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从而获得。当你奋斗之后仍然没有得到什么,是因为你还没有努力够。
“提醒幸福”我们总是在提醒自己提醒他人小心很多东西,在感受此刻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我们有多辛苦,我们有多少事情还未解决需要奋斗,却很少时候静下心来提醒自己此刻有多幸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是不是,所以我们提醒自己要防患于未然,却忘记自己该好好感受,好好享受这一刻的幸福。看到这一篇章的时候我想起我奶奶,想起我外公外婆,想起我父母,想起我堂哥姑姑大伯表哥舅舅阿姨好多好多亲人,还有我的一些朋友,想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默默关注于这一时刻和他们相处的幸福感。逝者如奶奶,我和她讲解电视情节时她静静抚摸我背脊的温暖,这一刻我跟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的温馨,昨天去外婆家外公外婆给我夹菜还有给他人介绍我时那欢快自豪的笑容,上周和闺蜜一起吃饭时肆无忌惮的说说笑笑,还有我那在关键时刻十分给力,平时也常给予我小惊喜的好运RP,比如微信上鼹鼠的土豆对我的信任,微博上麦田时光文化的抽中送书,一点点信任,一点点好运,也是幸福的见证。我默默的将这种幸福记在心里并享受这这些时刻。我其实很赞同大家用笔或者其他方式,甚至是备忘录记下他人对你的好以及那一刻的感动,因为那将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每一天有多幸福。
“我很重要”我,从来没有怎么体验过自己很重要,因为就像毕淑敏笔下说的那样,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集体比个人重要,甚至在家庭里来说,我们也会觉得,和整个家庭比,我们不重要。所以,我常常觉得,世界上,少了任何一个人都能正常的运转,所以我们虽然独一无二,却并没有很重要。我曾经有个小表弟,在很小时候,大概4岁左右吧,因为一时疏忽发高烧去世了,那一年我感受到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深切的悲伤,可是不到2年,我发现他存在的痕迹似乎消失了,这让那是只是初中的我几乎以为自己记忆发生了混乱,他真的存在过吗?虽然舅舅舅妈可能只是把那伤感留在心里没有表露在表面。可是,在我的心灵却被烙下了痕迹。当然我们的生活要向前看,不能总是停留在悲伤的那一刻,所以,看,为了整个家庭,我们不重要。看完这篇散文,我在心里大声的告诉自己,我,很重要。我发觉自己不该把目光放在逝者上,不该总看着暗淡的地方,却忽略了,现在的我,对我的家人,朋友,有多重要。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一样。是啊,重要不是伟大,我们或许不伟大,但是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在看完这部分的那个晚上,小声的告诉了自己,我很重要,现在的我,每天都在心里默念三声,我很重要,至少至少,对我们自己而言,我很重要。你也很重要。
“女人何时开始享受”在家庭里,很多时候女人都是奉献的角色,她们要照顾孩子,她们要比男人方更多的注意在家庭,她们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里。因为这是社会默认的定位。在她们小的时候要好好学习一切,当她们独立的时候却要开始承担自己家庭的责任,照顾家庭,照顾小孩,好不容易小孩长大了,却还可能要照顾孩子的孩子,毕淑敏形象的描绘出了家庭女人的辛苦,现在的我虽然没有切身体会,但是我从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的身上看到了毕淑敏所描绘的一切,妈妈总是在说,等那个时候,她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了,那个时候曾经是我读大学的代称,后来是我以后结婚,找到工作的代名词,我想,在以后还会变成我和我的弟弟妹妹都结婚并且生了小孩的指代。这幅画面真实存在,我想,它不仅是在提醒我以后不要变成这样一个等待“那个时候”才能好好享受下生活的状态,也是在给我们做子女的敲警钟,不要让自己的父母变成最后带着遗憾,带着没能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心情,在我们有能力让父母享受生活的日子里,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开心,不要存在这种遗憾。我们为自己而活,并不是说兼顾了家庭就不能享受,而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享受这一刻生活的同时兼顾的家庭的人,是我们现在要必修的课程,不要成为《聪明的渔夫》里的游客,只想着世人一般的追求,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只是为了在岸边悠闲的晒着太阳而已,享受无时无刻都可以拥有,和我们的生活并不冲突。
“带上灵魂去旅行”说起来自己也是有过几次旅行经历的,虽然并不多,却真的都给我带来新奇的感受。毕淑敏说,我们天生需要旅行,对这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我跟过团游,也有过穷游,还有过肆无忌惮的旅行。毕淑敏说旅行最重要三个东西:时间、放下忧愁、事。对于一个还没有参加工作的人而言,时间或许是最不用担心的,当然现在硕士期间我的时间还是很少的。放下忧愁和事却是我认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注意的。我在5月份的时候跟团去了次桂林玩,还去了室友的家-无锡玩了几天,桂林那里的风景很好,无锡那边的生活也很舒适,但是心里都有忧愁,6月份要毕业论文答辩,我还得在答辩之前考完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拿到我拖了很久的驾照,那个时候我的毕设实验还没有做完,心里总吊着事,很不怕死的在五一还跑出去玩散心,每天晚上静下来的时候心里还是烦心的很,以至于那么开心愉悦的旅程打了折扣。8月份的泰国之旅则是想太多,从6月份就开始各种计划各种规划,最后发现还不如就像6月份和室友2个人才规划一两天路线的北京郑州开封游肆无忌惮呢,玩到哪算哪,当然可能错过很多精彩的地方,却不会有那种前期规划太久而产生的那丝疲惫感,不过,推荐一下泰国这个充满惊喜的国家,作为我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我很满足。我想我的旅行很多时候是带上来我的灵魂的,我感受到过庐山井冈山桂林特有的山水魅力,感受到青岛凤凰古城悠闲的氛围,感受到北上广深独特的匆忙与悠闲雅致,感受到和我们不一样文化风格的泰国与香港,当然,除了不一样的风景与文化以外,还有每个地方的人,还有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友好的微笑。旅行的确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加谦逊。我想我喜欢旅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很多,比如永不再沦陷的马萨达。比如即使贫穷幸福感却爆棚的廷布,不如直面生死的加德满都。还有告诉我们婚姻和幸福,很多很多,我想,我还会再次翻阅这本书,待我亲身经历过更多的事物之后。
这是本散文书籍,每个小标题之间没有连贯,但那个片段都能进入你的内心,至少,她进去了我的内心。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只是每天晚上睡前看一篇,带着对文字的认同以及它带来的温暖进入梦乡,一点一点拓开我的视野,心灵的视野。
书的内容很平和,我必须承认,有一些内容我觉得它很好,但是非要让我说出它哪里好,也只是似懂非懂罢了,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或许就是毕淑敏等作家的文字不同于流于表面心灵鸡汤的地方吧。我能给大家说出的,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我能理解的。
“谁是你最重要的人”,毕淑敏在写下一系列对她有重要影响的时候想起了那个大辫子老师,音容相貌早已模糊,却依旧记得老师说她破音,让她假唱的事情,以至于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上台发言,唱歌。我,也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人”,高中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寄住在一个亲戚家,他们家人的鞋都是放在门里面,而我的鞋总是被她放在她家门口,我之前只是困惑,她为什么单单把我的鞋放在外面,后来,通过我奶奶我才知道,她嫌我的鞋表面有点脏,而这个消息,是她在一些亲戚聚会上大声宣说给我一些亲戚这件事,被我奶奶听到了,奶奶在外维护我,说孩子学习辛苦,没精力注意鞋子表面干不干净的问题,回来却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让我以后注意,高中的时候早上6点半上课,晚上10点下晚自习,我的确没怎么在生活细节方面注意这些,我不能否认的是我的鞋有时候有些脏,常常只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洗一次。毕竟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但是能整理好自己,让别人在这些方面无话可嘲。后来考上大学,我是我们寝室鞋子最干净的,鞋子稍微有一点脏了就马上洗,室友惊叹于我的勤快,而我只是笑笑。听到我奶奶跟我说时,我当时的心情跟毕淑敏被老师要求假唱时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因为我们的表现几乎相同,后来她不再敢大声唱歌和当众发言,而我总是勤快的洗着鞋子不想看到它们表面有一丝污点。这可以算是勤快,但也是自卑。我庆幸,我看了这本书,很多人童年的时候总会遇到几个这样“重要的人”。
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的风帆,成为理智的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毕淑敏。
我渐渐放下了对她的不满,平静的看待这件事,我该是感谢她的,她让我养成了个好习惯,这是理智的部分。但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会注意,并且劝说周围的人,小心谨慎的对待孩子脆弱的心灵,少年小小的自尊。童年时被烙印下的负面情感,是难以用时间的橡皮擦轻易地擦去的。
“我羡慕你”每个人都会老,毕淑敏用她平白的直述告诉我们,即使是如此智慧如她,也会像普通女性一样,在意自己是不是变老了,会不动声色的让别人猜她多少岁,会抱怨路的不平,会发现,别人在羡慕我们。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好年轻,别人好漂亮,别人好有才,别人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别人的人生顺遂无波,“别人”都是人生赢家,除了自己,自己老了,自己很多方面不好,却不知道,别人也在羡慕我们。我对这个的发现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似乎是我羡慕妹妹弟弟年轻皮肤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羡慕同学瘦瘦的怎么也吃不胖,却收到她们对我的羡慕,羡慕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着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并且似乎都完成了,羡慕我有一些可以随时吐槽的朋友,羡慕我的“好运”,羡慕我身高172,。。。我也是个喜欢去寻找他人闪光点的人,我喜欢那句话,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优秀,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却忘记我们本身就身在别人最羡慕的年纪,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为什么要去羡慕别人呢?
“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毕淑敏在一次演讲后收到纸条,是一个小女孩的疑惑质问:为什么我是一个女孩?为什么我爸爸是农民,而同桌的爸爸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而我同桌却坐小汽车?这不公平。是的,不公平,但是我们生来本身就有很多事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喜欢她的这句话:在追求平等的路上,我们已经出发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人承诺和担保我们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般的平等。我们,已经在享有很多人奋斗的成功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遇到了不公平却禁声不语,作为女子,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公平,但是说和不说,对我们自己的性格是有很大影响的。在我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腼腆的小女生,不怎么会和人交谈,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小学毕业大家互相找好朋友拍照的时候我强烈的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至少,我想要有个好朋友,能在想合照想到我,然后我们一起拍一个笑容灿烂的合影。于是我慢慢的改变自己,一开始是强迫,后来是慢慢放开,我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很神奇,我拥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即使分开很长时间聚在一起也能马上开心的交谈,有了一群平时可以很自在聊天的同学,发出声音,总会得到回应,这也关乎勇气,呐喊是必须的,很多事情,说出来,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动力。没有人有义务给予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需要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从而获得。当你奋斗之后仍然没有得到什么,是因为你还没有努力够。
“提醒幸福”我们总是在提醒自己提醒他人小心很多东西,在感受此刻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我们有多辛苦,我们有多少事情还未解决需要奋斗,却很少时候静下心来提醒自己此刻有多幸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是不是,所以我们提醒自己要防患于未然,却忘记自己该好好感受,好好享受这一刻的幸福。看到这一篇章的时候我想起我奶奶,想起我外公外婆,想起我父母,想起我堂哥姑姑大伯表哥舅舅阿姨好多好多亲人,还有我的一些朋友,想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默默关注于这一时刻和他们相处的幸福感。逝者如奶奶,我和她讲解电视情节时她静静抚摸我背脊的温暖,这一刻我跟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的温馨,昨天去外婆家外公外婆给我夹菜还有给他人介绍我时那欢快自豪的笑容,上周和闺蜜一起吃饭时肆无忌惮的说说笑笑,还有我那在关键时刻十分给力,平时也常给予我小惊喜的好运RP,比如微信上鼹鼠的土豆对我的信任,微博上麦田时光文化的抽中送书,一点点信任,一点点好运,也是幸福的见证。我默默的将这种幸福记在心里并享受这这些时刻。我其实很赞同大家用笔或者其他方式,甚至是备忘录记下他人对你的好以及那一刻的感动,因为那将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每一天有多幸福。
“我很重要”我,从来没有怎么体验过自己很重要,因为就像毕淑敏笔下说的那样,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集体比个人重要,甚至在家庭里来说,我们也会觉得,和整个家庭比,我们不重要。所以,我常常觉得,世界上,少了任何一个人都能正常的运转,所以我们虽然独一无二,却并没有很重要。我曾经有个小表弟,在很小时候,大概4岁左右吧,因为一时疏忽发高烧去世了,那一年我感受到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深切的悲伤,可是不到2年,我发现他存在的痕迹似乎消失了,这让那是只是初中的我几乎以为自己记忆发生了混乱,他真的存在过吗?虽然舅舅舅妈可能只是把那伤感留在心里没有表露在表面。可是,在我的心灵却被烙下了痕迹。当然我们的生活要向前看,不能总是停留在悲伤的那一刻,所以,看,为了整个家庭,我们不重要。看完这篇散文,我在心里大声的告诉自己,我,很重要。我发觉自己不该把目光放在逝者上,不该总看着暗淡的地方,却忽略了,现在的我,对我的家人,朋友,有多重要。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一样。是啊,重要不是伟大,我们或许不伟大,但是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在看完这部分的那个晚上,小声的告诉了自己,我很重要,现在的我,每天都在心里默念三声,我很重要,至少至少,对我们自己而言,我很重要。你也很重要。
“女人何时开始享受”在家庭里,很多时候女人都是奉献的角色,她们要照顾孩子,她们要比男人方更多的注意在家庭,她们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里。因为这是社会默认的定位。在她们小的时候要好好学习一切,当她们独立的时候却要开始承担自己家庭的责任,照顾家庭,照顾小孩,好不容易小孩长大了,却还可能要照顾孩子的孩子,毕淑敏形象的描绘出了家庭女人的辛苦,现在的我虽然没有切身体会,但是我从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的身上看到了毕淑敏所描绘的一切,妈妈总是在说,等那个时候,她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了,那个时候曾经是我读大学的代称,后来是我以后结婚,找到工作的代名词,我想,在以后还会变成我和我的弟弟妹妹都结婚并且生了小孩的指代。这幅画面真实存在,我想,它不仅是在提醒我以后不要变成这样一个等待“那个时候”才能好好享受下生活的状态,也是在给我们做子女的敲警钟,不要让自己的父母变成最后带着遗憾,带着没能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心情,在我们有能力让父母享受生活的日子里,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开心,不要存在这种遗憾。我们为自己而活,并不是说兼顾了家庭就不能享受,而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享受这一刻生活的同时兼顾的家庭的人,是我们现在要必修的课程,不要成为《聪明的渔夫》里的游客,只想着世人一般的追求,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只是为了在岸边悠闲的晒着太阳而已,享受无时无刻都可以拥有,和我们的生活并不冲突。
“带上灵魂去旅行”说起来自己也是有过几次旅行经历的,虽然并不多,却真的都给我带来新奇的感受。毕淑敏说,我们天生需要旅行,对这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我跟过团游,也有过穷游,还有过肆无忌惮的旅行。毕淑敏说旅行最重要三个东西:时间、放下忧愁、事。对于一个还没有参加工作的人而言,时间或许是最不用担心的,当然现在硕士期间我的时间还是很少的。放下忧愁和事却是我认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注意的。我在5月份的时候跟团去了次桂林玩,还去了室友的家-无锡玩了几天,桂林那里的风景很好,无锡那边的生活也很舒适,但是心里都有忧愁,6月份要毕业论文答辩,我还得在答辩之前考完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拿到我拖了很久的驾照,那个时候我的毕设实验还没有做完,心里总吊着事,很不怕死的在五一还跑出去玩散心,每天晚上静下来的时候心里还是烦心的很,以至于那么开心愉悦的旅程打了折扣。8月份的泰国之旅则是想太多,从6月份就开始各种计划各种规划,最后发现还不如就像6月份和室友2个人才规划一两天路线的北京郑州开封游肆无忌惮呢,玩到哪算哪,当然可能错过很多精彩的地方,却不会有那种前期规划太久而产生的那丝疲惫感,不过,推荐一下泰国这个充满惊喜的国家,作为我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我很满足。我想我的旅行很多时候是带上来我的灵魂的,我感受到过庐山井冈山桂林特有的山水魅力,感受到青岛凤凰古城悠闲的氛围,感受到北上广深独特的匆忙与悠闲雅致,感受到和我们不一样文化风格的泰国与香港,当然,除了不一样的风景与文化以外,还有每个地方的人,还有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友好的微笑。旅行的确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加谦逊。我想我喜欢旅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很多,比如永不再沦陷的马萨达。比如即使贫穷幸福感却爆棚的廷布,不如直面生死的加德满都。还有告诉我们婚姻和幸福,很多很多,我想,我还会再次翻阅这本书,待我亲身经历过更多的事物之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