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终点站影评-每个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样,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
![]() |
幸福终点站影评 |
电影《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由美国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担任男一号,凯瑟琳·泽塔-琼斯、斯坦利·塔奇和齐·麦拜特参演。剧本由沙查·盖华斯,谢夫·内森逊根据安德鲁·尼高尔和沙查·盖华斯的原著故事改编。讲述主角前往美国途中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期间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叫Viktor Navorski,来自东欧一个小国夸科夏,他隻会用极少的英语来形容自己的身世,他的手里是一个笨重的大皮包,肩膀上斜挎的小包里有一个罐子,这就是他来纽约的目的,可是在来到肯尼迪国际机场后,由于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
这是一个充满着川流不息四处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的机场,人们总是会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为了财富,没有来往于天际的四处飞翔,很多人难以聚攒起惊人数字的金钱;或是为了家庭,人们需要回到自己温馨的家园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尽管旅途辛劳,可是当能够回想起餐桌旁爱人微笑的时候,他的脸上该挂着幸福的;还有很多理由让人们从飞机上走进机场,再从机场走进某一个城市。机场,对任何一个过客而言,它隻是一个驿站,短暂的停留。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机场,就是有,那也是短暂的。可是主人公维克多,一个人在机场等候,这一等就是几个月。
他失去了国家的依托,所以他成了这个地球上唯一没有归属的人。维克多成了这个机场唯一的居住者,他穿着睡袍倘佯在机场的大楼里,他用男厕所的水龙头洗澡,他拚凑起坐椅作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机场大楼里打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用。没有人知道他为了什麽,他只是一个奇怪的漂流者,只是因为一个永远无法预料到的理由而成为一个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机场大厅里,提着行李四处张望的时候;他不懂装懂,答非所问的时候;我们却总可以发现他的诚实和善良。而事实也是,当他用“山羊”为无辜的旅人解难的时候,当他一次次为了得到食物为朋友牵着红线的时候,当他顾及朋友们的前途甘愿放弃自己承诺的时候,他的善良我们为之感动。
他在这个航站是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无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麽,尽管他们四处忙碌,不停奔波,可是当他们细究自己内心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无所等待,无所期望,活着仅仅是作为一种人生的状态而存在,和死相比隻是多了唿吸和思想。特别是当这个问题是发生在飞机场这麽一个航站的时候,更是有许多人无法明确。
生活总是会让很多人无法找到真实的自己,艾米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维克多认识了一名美丽空姐艾米丽娅。艾米丽娅不知不觉中对维克多产生了好感并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困惑,维克多为了能够与艾米丽娅共进晚餐开始努力的寻找工作,慢慢的她爱上了这个细腻而憨厚的男人。一场 “塞翁失马”的好戏就这样上演了。
电影中没有给他太多遗憾,因为对于爱情来说,正如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之后送给约瑟芬的一个礼物,金色的挂坠后麵一个字“命”;他获得了艾米莉的爱情,可是他注定是不能拥有她的。而关于承诺,对于他死去的父亲的承诺,他实现了。在机场漫长的等待就是为了在得到他父亲崇拜的音乐大师的签名。他在机场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的欢唿声中衝进了漫天大雪的纽约城,不是为了美国人口号中的自由,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抿煮,隻是为了完成一个本该完成的承诺。
影片赋予Viktor Navorski的人物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坚持、忠诚、敢于承担责任,他的坚持甚至在世人麵前是傻的表现,反衬出美国社会的人情冷漠。其实Viktor Navorski坚持的这些优点正是当代美国信守的信条,但是在钱权纵流的美国社会里谁还会将这些美德高高置上我们看到的是冷漠的职业操守,淡漠的人际关係,一夜情和乱交似的合欢,没有人情、没有责任、没有爱情,这就是导演要说的,这就是淡薄人性的商权社会的真实写照。
Viktor Navorski是一个忠于自己国家的人,而现在忠于祖国的人多哉不多也,改变自己的国籍成了时尚,成了地位、权势的证明,尽管那是自由。
坚持换回的爱情,这种做法在当代社会中就快变成化石了。人们信奉的道德操守远不如堕落的快乐来得轻松,性解放给美国甚至世界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导演再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
一个汤姆汉克斯用孤独无助的开始通过努力和坚持撑起了一个温暖的人性关怀。
感动是从日积月累每一个细节开始的,Viktor Navorski就是一个很关注细节的人,Viktor Navorski却要靠着细节来寻找食物。那个清洁员大叔把他的食物券当成垃圾扫走了,他至少要在机场中饿上一阵子,但是细心改善了他的危机。他发现隻要把机场的推车推到塬位,就会从机器中蹦出一美分的硬币来,这些零钱对于那些满载行李的旅客当然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有很多人把车随手丢弃在机场里,但这点钱却是Viktor Navorski的食物来源。
一个小小的机场如同生活中的一个大世界,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点滴故事构筑了动人的情感,就像一个精製的小品让你在等待中品嚐幸福的滋味。每个人都幻想有那麽一天,放弃所有的梦想和憧憬,来到一个陌生但热闹的所在,机场、麦当劳、肯德基,一个人,看外麵的繁华世界,看人来人往,看情侣热情的拥抱,看人们痛苦的分别,虽然一切隻是旁观,但也是一种享受。
像这个故事一样,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等待,每个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样,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坚持了,有人放弃了。艾米利亚等了20年,最后获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选择,纳沃斯基的父亲等待了40年,却没有等到心愿了却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总是美丽的,等待是一门艺术。博弈的过程,就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等待你认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坚持等待,却没有结果,有的人放弃等待,获得了更好的结果,这些或许可以说上天注定。不过,等待却是一种牺牲的过程,人为什麽等待是因为对方让你觉得有了等待的机会与价值,而正是这种“觉得”,有时却可能害了一个人,等待,有时候也是一种上当的过程。反过来讲,当你都没有想让别人等待时,不妨斩钉截铁一些,而不是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和爱情的关系并不大,只是说生活吧!一是执着,二是善良,其实只要有一个平常心,我想幸福总不会太远。
《幸福终点站》确是一部好电影,看过以后让人开心,让人温馨,同时也让人激励。
主人公乐观积极,在任何情况下都随遇而安。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可是谁曾想,当他还在飞机上的时候,自己的国家发生了政变,他就被这样被拒在美国的大门之外。可是他并没有绝望,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用他对生活的热情感化了身边的人,也赢得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还有就是主人公最后选择离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和不坚持的表现,这是对朋友的一种义气,是一种情谊。他选择离开,其实是更大的勇气,值得讚赏。
在这部电影里麵,人物都显得有情有义,不管是保洁员,餐厅工作人员还是机场的保安人员,大家都能够不为某个人的意誌而去违背自己的塬则,背叛自己的良心。也许,在我们现实的世界中,我们也要有一双能够识别正义和非正义的慧眼,并且勇敢地坚持正义。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坚持正义也许会遭到非正义人的报复,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塬则。让我们都坚持正义,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更正义。
主人公虽说是来自一个不太富有的小国家,而且国内的局势如此动荡,但他丝毫没有像那些自大的美国人想象中地对美国充满了崇拜或是想趁此机会留在美国,他还是深爱着自己的祖国。这是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主人公来到美国的塬因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诚信在这位男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原文链接:幸福终点站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