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啦!长城脚下饮马川-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 |
設計單位:澳大利亞IAPA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長城腳下飲馬川(在建項目)
項目規模:項目首期占地500畝
項目地點:中國.北京 長城腳下
項目設計時間:2014年-2015年
所承擔的設計內容:整體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軟裝設計、施工圖設計
項目負責人、總設計師:PAUL BO PENG 彭勃
規劃設計:余定 施兆輝 胡彥 趙煒昊 张靖姗
建築設計:胡彥 杜明芳 楊洋 陳永林 曾喆 倪家聰 Charles·Sterling查爾斯(美國) 張建翔(臺灣)
室內設計:胡彥 黃穗強 曾喆 吳卓洪
軟裝設計:胡彥 楊洋 黃穗強
景觀設計:余定 葉嘉威 陳永倫 王偉陽 李清
結構設計:魏世斌 梁家彬
![]() |
![]() |
![]() |
↑【集裝箱-遊客接待中心】 現場施工圖
![]() |
![]() |
![]() |
↑【集裝箱-遊客接待中心】 方案圖
長城腳下飲馬川-拾得大地幸福實踐區,是IAPA2014年開始為拾得大地幸福產業集團在長城腳下設計打造的首個集生態、環保與藝術的旅遊度假區。目前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 |
“東方文化中的萬事萬物,都由大地生長而來。喬木灌木,制成紙、織成布;泥土,燒制成陶器、瓷器;蠶吐出的絲,紡成綢緞;花草果實的汁、變成染料;大米和泥土和在一起,做成磚砌成墻。東方的衣、食、住、行,都是天、地、人情感交流後的大地創作。還大地以幸福,就是我們的靈魂。
![]() |
![]() |
![]() |
在這片中國清朝康熙皇帝出行度假的飲馬川的大地上,我們將以藝術方式進行生態保護,甲方希望通過開展長期的藝術駐留創作計劃、以及定期舉辦大地藝術節,形成大地藝術公園,設計、創作多種生活情境,增進人與大地的親密關系,重拾大地幸福。
![]() |
![]() |
![]() |
↑入口濕地公園-拾得東方的躬耘大地之悅
建築歸屬於人,人歸屬於自然。所以,我們希望這裏的每一棟建築都從屬於大地。大地建築,一方面必須考慮地勢、環境和東方人對節氣的理解,一方面需要厘選的是材質。而要讓建築從屬於大地,讓建築在自然裏消失,建造的材質就必須遵守長城腳下的原生。廢棄的枕木、不同土質可燒制出的長城磚、河灘邊的卵石、森林裏被山火擊中的大樹,它們從自然中來,就讓它們以建築的形式,回到自然中去。
![]() |
![]() |
![]() |
↑大地幸福體驗區-拾得上下五千年朝堂技藝精髓
在這裏,有持續守護大地健康幸福與東方文化村落復興的NGO組織;有將藝術和生態結合的濕地公園;有用生態藝術,實現現有村落及原生資源的再創造藝術村落、藝術客棧、大地農場、大地藝術課堂、有機食堂等體驗場地。我們將打造國內第一個大地藝術生態公園,建立一個不可取代的“藝術生態涵養生活區”。
![]() |
↑拾得大地幸福實踐區-大地講堂
![]() |
↑拾得大地幸福實踐區-遊客服務中心
這裏,是全新生活方式開始的平臺。通過大地藝術,在這生活美學崛起的年代,為每個熱愛生活的人,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個回到生活本真味道,重拾幸福的生活方式。
敬請持續關註,我們將通過微信的方式分享整個項目的單體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以及產品設計。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