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筝女子与书
一本书里写到:一切都是你感召。对这个观点矢志不渝。也许有相似的气场,让我不经意发现了她,虽然她不认识我,但我会时不时观照一下她的生活,从她的视角感知不一样的人生,我觉得这样蛮好。美好的东西会不经意散发,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接收到的人,内心也会感受到那来自另一个世界灵魂的气息。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她的微博,一个热爱古筝的女子,爱写字,爱画画,爱喝茶,和我的志趣颇投,我也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女孩儿,现实生活中和周围爱好各种“潮文化”的同龄人有些格格不入,不是欣赏不了那些,而是更痴迷于古典气息,于是好似在大海里淘到了一颗珍珠似得,内心涌出欣喜。在网络茫茫人海中遇见也是种缘分。
默默关注,对她产生一丝欣赏,想慢慢靠近,看了她发过的所有微博,愈加欣赏。不论是写的字还是画的画,都透着一股清秀劲儿,气质穿透纸面,拂面而来。看了她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叹一句,字如其人。没错,她长得很美,眉清目秀,尤其弯弯的眉毛,像远山黛,好似古代女子,我想象她穿汉服一定很美。
直到有一天,我再去她的微博,发觉她删除了一切,只留了一条说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也祝福大家能幸福。下面也有几条网友评论,有的和我一样有种惆怅,好像自此消失了一个老朋友。
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喝过下午茶不经意的上网浏览,微博关注里出现一个新的名字晒出一张小楷手稿,字体是那么的熟悉,心里为之一震点进主页去看,原来她回来了!一年以后的她,经历了更多,感受到了更多,有和大家分享读书体会,有对生活对感情新的感悟.......我一如既往慢慢品读文字,感受到的那份雅致发乎于心,共鸣更多。
在她的推荐下读了《遥远的救世主》,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叫做豆豆的女作家写的。一口气读完,心中百感交集,很难去评论这本书,我想我还需要再度几遍才能把内心最真的感受提炼出来。但我很感谢这个古筝女子,她的推荐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另一个维度,思考关于更多文化属性与个体甚至国家的命运之间的联系......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道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思议。一切违背规律的人与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解读文化密码靠的是智慧更是超常的悟性。弱势文化依附强势文化生存,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只有先从思想下手,探寻强势文化属性的各种特征,对照自我不断汲取与改进,类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现世运行法则,付诸于己,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自我说起,只有转变观念,吸收先进的思想,进而转变成行动付诸实践。想看到更好地世界,必须要让世界看到更好的你。当然了,这本书不是一本励志书,其中蕴含的哲学、商场、情感问题值得更深探讨。目前不敢多言,文中揭示的也许是一种文化观、社会观;即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探讨,人生命运把握的追寻,有些许无奈,无奈背后也附着着制度、文化、技术的思考......
书是良药,可以医愚。文字蕴含的力量是改变心的力量。愿自己不断修炼,期待有缘成为传播正知正见的使者,让这世间百态,呈现于世,抚慰更多灵魂。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她的微博,一个热爱古筝的女子,爱写字,爱画画,爱喝茶,和我的志趣颇投,我也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女孩儿,现实生活中和周围爱好各种“潮文化”的同龄人有些格格不入,不是欣赏不了那些,而是更痴迷于古典气息,于是好似在大海里淘到了一颗珍珠似得,内心涌出欣喜。在网络茫茫人海中遇见也是种缘分。
默默关注,对她产生一丝欣赏,想慢慢靠近,看了她发过的所有微博,愈加欣赏。不论是写的字还是画的画,都透着一股清秀劲儿,气质穿透纸面,拂面而来。看了她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叹一句,字如其人。没错,她长得很美,眉清目秀,尤其弯弯的眉毛,像远山黛,好似古代女子,我想象她穿汉服一定很美。
直到有一天,我再去她的微博,发觉她删除了一切,只留了一条说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也祝福大家能幸福。下面也有几条网友评论,有的和我一样有种惆怅,好像自此消失了一个老朋友。
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喝过下午茶不经意的上网浏览,微博关注里出现一个新的名字晒出一张小楷手稿,字体是那么的熟悉,心里为之一震点进主页去看,原来她回来了!一年以后的她,经历了更多,感受到了更多,有和大家分享读书体会,有对生活对感情新的感悟.......我一如既往慢慢品读文字,感受到的那份雅致发乎于心,共鸣更多。
在她的推荐下读了《遥远的救世主》,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叫做豆豆的女作家写的。一口气读完,心中百感交集,很难去评论这本书,我想我还需要再度几遍才能把内心最真的感受提炼出来。但我很感谢这个古筝女子,她的推荐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另一个维度,思考关于更多文化属性与个体甚至国家的命运之间的联系......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道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思议。一切违背规律的人与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解读文化密码靠的是智慧更是超常的悟性。弱势文化依附强势文化生存,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只有先从思想下手,探寻强势文化属性的各种特征,对照自我不断汲取与改进,类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现世运行法则,付诸于己,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自我说起,只有转变观念,吸收先进的思想,进而转变成行动付诸实践。想看到更好地世界,必须要让世界看到更好的你。当然了,这本书不是一本励志书,其中蕴含的哲学、商场、情感问题值得更深探讨。目前不敢多言,文中揭示的也许是一种文化观、社会观;即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探讨,人生命运把握的追寻,有些许无奈,无奈背后也附着着制度、文化、技术的思考......
书是良药,可以医愚。文字蕴含的力量是改变心的力量。愿自己不断修炼,期待有缘成为传播正知正见的使者,让这世间百态,呈现于世,抚慰更多灵魂。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