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Boy和徐老师
有个曲子叫《Danny Boy》,据说是世上被改编最多次的曲子。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卡农》的复调变奏曲,光我听过的就不下五十首。
一个钢琴师给一位富家千金当老师,当时姑娘就被他的才华迷得胸腔发紧无法自拔,后来这位钢琴师被抓去参军,回来以后才知道姑娘早已患病过世。像现如今每个俗套的故事一样,钢琴师后知后觉,化悲痛为腕力,创造出了卡农们的鼻祖Pachebel Canon。嗯,有没有终身未娶我不清楚,如果有,很可能是后人给添的,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悲伤该是双向的。
大学毕业以后我没再听过卡农,这不是刻意为之。
我第一次听到《Danny Boy》是在十二岁时电脑教室里鞋拔子脸老师的功放里。纯吉他,几乎无协奏。那旋律和老师的脸型一样挥之不去,都是当时只是道寻常的东西。
《Danny Boy》讲的是关于一位悲伤的幻想症父亲的故事。他在儿子从军以前唱响哀怨歌谣,好像万花凋零,积雪不化,都是为了送他儿子进坟墓。作曲者在一个喝欢畅了的深夜给加了第四段,往纯净的父子之情里滴入了怪味散,让后人品出罗曼蒂克的味道来了。
喝酒这个桥段是我瞎诌的。
曲子本身的故事大抵可信,因为我的怀疑精神在大学毕业以前没能出师。当时说这故事的是从比利时留学回来的40岁的女老师,从她头一回见面就大方报年龄来看,她的学历应该没造假。
她的英文水准,however,让我足够信任那所天主教学校的宽容程度。整整两年,无数段窘迫时光就在她焦灼的拨弄头发中被杀掉了。不懂的人还以为那是性感,直到她把CHAO发音成“潮丝”。头一回觉着,一所二流学校,要求英文教学,挺难为人家的。
但是她很真,把全班当成soulmate,噢,好一番磊落的滥情。此种豪放,怕也只有西洋人承受得起。所以她给自己寻到了一枚法国进口丈夫。有一次下课,见着他俩在前面拉着手。那是个刚下过雨的黄昏,地还潮,草丛里泥水混杂。她知道一群小孩儿在后头跟着,也不避讳,享受着雨后的尴尬。忽然我听见她大喊一声“哇塞,你们看,有蘑菇”。我探头,树根儿边上真有红色的圆点蘑菇伸脖致意。
人到中年还能被不做作的可爱栓牢,很难得。
可爱这个东西,可能永远没法和幼稚脱离干系,比如她对权威人士的盲目崇拜,直到离开那所学校都没有戒掉,也许她没打算戒。人还是习惯把自己没能达成的愿望寄予别人,像她最常说的就是,fight against me。可惜人们总是在最有底气的时光刻度荒废了满管热血,又在锐角已然磨灭的年龄进度条深度妥协。
我们谁都没能活成她也没能活成的样子。
这位老师姓徐,有一个特别俗不可耐的名字,在此不必提及。
这些年来我忘不掉《Danny Boy》的故事,也再没见过那样红的蘑菇。
一个钢琴师给一位富家千金当老师,当时姑娘就被他的才华迷得胸腔发紧无法自拔,后来这位钢琴师被抓去参军,回来以后才知道姑娘早已患病过世。像现如今每个俗套的故事一样,钢琴师后知后觉,化悲痛为腕力,创造出了卡农们的鼻祖Pachebel Canon。嗯,有没有终身未娶我不清楚,如果有,很可能是后人给添的,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悲伤该是双向的。
大学毕业以后我没再听过卡农,这不是刻意为之。
我第一次听到《Danny Boy》是在十二岁时电脑教室里鞋拔子脸老师的功放里。纯吉他,几乎无协奏。那旋律和老师的脸型一样挥之不去,都是当时只是道寻常的东西。
《Danny Boy》讲的是关于一位悲伤的幻想症父亲的故事。他在儿子从军以前唱响哀怨歌谣,好像万花凋零,积雪不化,都是为了送他儿子进坟墓。作曲者在一个喝欢畅了的深夜给加了第四段,往纯净的父子之情里滴入了怪味散,让后人品出罗曼蒂克的味道来了。
喝酒这个桥段是我瞎诌的。
曲子本身的故事大抵可信,因为我的怀疑精神在大学毕业以前没能出师。当时说这故事的是从比利时留学回来的40岁的女老师,从她头一回见面就大方报年龄来看,她的学历应该没造假。
她的英文水准,however,让我足够信任那所天主教学校的宽容程度。整整两年,无数段窘迫时光就在她焦灼的拨弄头发中被杀掉了。不懂的人还以为那是性感,直到她把CHAO发音成“潮丝”。头一回觉着,一所二流学校,要求英文教学,挺难为人家的。
但是她很真,把全班当成soulmate,噢,好一番磊落的滥情。此种豪放,怕也只有西洋人承受得起。所以她给自己寻到了一枚法国进口丈夫。有一次下课,见着他俩在前面拉着手。那是个刚下过雨的黄昏,地还潮,草丛里泥水混杂。她知道一群小孩儿在后头跟着,也不避讳,享受着雨后的尴尬。忽然我听见她大喊一声“哇塞,你们看,有蘑菇”。我探头,树根儿边上真有红色的圆点蘑菇伸脖致意。
人到中年还能被不做作的可爱栓牢,很难得。
可爱这个东西,可能永远没法和幼稚脱离干系,比如她对权威人士的盲目崇拜,直到离开那所学校都没有戒掉,也许她没打算戒。人还是习惯把自己没能达成的愿望寄予别人,像她最常说的就是,fight against me。可惜人们总是在最有底气的时光刻度荒废了满管热血,又在锐角已然磨灭的年龄进度条深度妥协。
我们谁都没能活成她也没能活成的样子。
这位老师姓徐,有一个特别俗不可耐的名字,在此不必提及。
这些年来我忘不掉《Danny Boy》的故事,也再没见过那样红的蘑菇。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