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参学 Tsz Shan Monastery, Hong Kong
中国的寺庙向有不断重修的习惯,向游人开放的景点,那些唐宋明清“旧构”可能都是近几十年重新修缮的面目。当然如果态度认真,尊重古迹,这种重修也不乏意义。1998年,香港落成志莲淨苑,这是许多善长捐款,设计者建造者精心打造的结果。志莲淨苑仿唐建筑,在大中华地区堪称佳品。
最近几年,报纸经常报道大埔慈山寺的进展,李嘉诚先生发心兴建,捐资17亿,使这所在建的寺庙增添了些神秘色彩。 那个70米高洁白观音像,早已耸立山间,在沙田吐露港和马鞍山海旁,都可远远望见。今年初夏,慈山寺对外开放,但参观要在网上预约。 我在网上订到时间,这一日早上却是倾盆大雨,到了大埔火车站,乘的士穿过雨雾,拐入乡间小路,就见到高高观音的慈善面容。山门拾级而上,进入寺区,你可以立刻明白为何选址于此。寺庙和观音的背后,是源源不绝的八仙岭山脉,浓绿的化不开,雨云翻卷,山顶在云雾中出没,向南是吐露港,层层的岛屿,是重重案山,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样的景观风水宝地,香港并不多见。
寺庙两进,前为弥勒殿,后为大雄宝殿。这些建筑都是仿唐制,不设斗拱,反而觉得简化清爽些。大雄宝殿边的普门,与主殿偏了一个角度,一条轴线直射下去,就是莲花座上观音立像,一些寺庙的宝塔,也在此位置。和志莲淨苑相比,慈山寺的古建筑法式和布局稍弱,感觉比较现代,而材料则十分考究,它的柱是混凝土,外面包裹木材,室内室外满铺大块石材。其中的停车场、剧院讲堂、厕所都堪比五星酒店水平。
游客可以在饮水机中接水,借斗笠戴,穿短裤迷你裙者,必须在门口借长裙围住方可入内(在希腊参观修道院也是如此),导游讲解、介绍图册,都是免费。站在院中,观山林望大海,到处是精致的花草植物。各殿都无烧香和念佛声,大雄宝殿点着电子香。游客可以双手鞠水送到观音像前注入。 因为控制人数,所以没有嘈杂和拥挤。 李先生不仅捐资兴建庙宇、园区和专用道路,还提供日常运营费用,所以慈山寺看来物质丰厚,工作人员都十分亲切。和一些敲诈勒索、乌烟瘴气的庙宇,有天壤之别。
鞠水注入池中,绕完观音像,老婆执意要去抄心经。步入普门殿内,一人一桌一蒲团,不仅唐人在抄,还有几个老外,很痛苦状地一笔一划在抄。工作人员见我上了年纪,说不必坐蒲团,坐到后排椅子上可也。室内禁声,拿起毡笔,其实不是抄,而是描,没有标点符号,哪晓得什么意思,就是一笔笔描下去,重做一回小学生的功课,门外雨水从屋檐往下流滴,叮叮当当,室内的一枝黑笔在纸上游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沐手敬抄,难得这么静心。 在物欲横流的拥挤香港,慈山寺空山鸟语,保持着一方净土。
最近几年,报纸经常报道大埔慈山寺的进展,李嘉诚先生发心兴建,捐资17亿,使这所在建的寺庙增添了些神秘色彩。 那个70米高洁白观音像,早已耸立山间,在沙田吐露港和马鞍山海旁,都可远远望见。今年初夏,慈山寺对外开放,但参观要在网上预约。 我在网上订到时间,这一日早上却是倾盆大雨,到了大埔火车站,乘的士穿过雨雾,拐入乡间小路,就见到高高观音的慈善面容。山门拾级而上,进入寺区,你可以立刻明白为何选址于此。寺庙和观音的背后,是源源不绝的八仙岭山脉,浓绿的化不开,雨云翻卷,山顶在云雾中出没,向南是吐露港,层层的岛屿,是重重案山,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样的景观风水宝地,香港并不多见。
寺庙两进,前为弥勒殿,后为大雄宝殿。这些建筑都是仿唐制,不设斗拱,反而觉得简化清爽些。大雄宝殿边的普门,与主殿偏了一个角度,一条轴线直射下去,就是莲花座上观音立像,一些寺庙的宝塔,也在此位置。和志莲淨苑相比,慈山寺的古建筑法式和布局稍弱,感觉比较现代,而材料则十分考究,它的柱是混凝土,外面包裹木材,室内室外满铺大块石材。其中的停车场、剧院讲堂、厕所都堪比五星酒店水平。
游客可以在饮水机中接水,借斗笠戴,穿短裤迷你裙者,必须在门口借长裙围住方可入内(在希腊参观修道院也是如此),导游讲解、介绍图册,都是免费。站在院中,观山林望大海,到处是精致的花草植物。各殿都无烧香和念佛声,大雄宝殿点着电子香。游客可以双手鞠水送到观音像前注入。 因为控制人数,所以没有嘈杂和拥挤。 李先生不仅捐资兴建庙宇、园区和专用道路,还提供日常运营费用,所以慈山寺看来物质丰厚,工作人员都十分亲切。和一些敲诈勒索、乌烟瘴气的庙宇,有天壤之别。
鞠水注入池中,绕完观音像,老婆执意要去抄心经。步入普门殿内,一人一桌一蒲团,不仅唐人在抄,还有几个老外,很痛苦状地一笔一划在抄。工作人员见我上了年纪,说不必坐蒲团,坐到后排椅子上可也。室内禁声,拿起毡笔,其实不是抄,而是描,没有标点符号,哪晓得什么意思,就是一笔笔描下去,重做一回小学生的功课,门外雨水从屋檐往下流滴,叮叮当当,室内的一枝黑笔在纸上游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沐手敬抄,难得这么静心。 在物欲横流的拥挤香港,慈山寺空山鸟语,保持着一方净土。
![]() |
最左边小房,为李生专用,固若金汤。 |
![]() |
![]() |
![]() |
![]() |
![]() |
![]() |
![]() |
![]() |
拾贝岛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中环行走 Walk in Central (36人喜欢)
- 现代在心 古典在手 - 阅读李华武 (Remo Riva) 先生的建筑设计 (8人喜欢)
- 看海的图书馆 (18人喜欢)
- 陆谦受的上海和香港 (19人喜欢)
- 投稿有多难? (4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