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法主 第十代宗师 王远知(转)
上清派第十代宗师王远知,琅邪人。祖父王景贤,梁江州刺史。父王昙选,陈扬州刺史。母,梁朝驾部郎中丁超之女。
其母某日在午睡当中,梦到灵凤栖集于身中,不久而有身孕,又曾听到腹中凤啼之音,有佛门宝志法师对其父王昙选说:“此子必当为后世道门仙宗之领导者。”
王宗师远知少小即是聪明敏慧阅览群书,起初入宗道先生臧兢门下习道,日后又于茅山于陶弘景门下受学上清派之道法。
南朝陈国皇帝闻其有道,召请至重阳殿讲解经论,陈主甚为赞赏。
等到隋炀帝成为晋王,镇守扬州,建起一座玉清玄坛之时,邀请王宗师为坛主,先后派王子相、柳顾言去请他。
王宗师于是就来拜见隋炀帝。此时他的发须片刻之间变白了,隋炀帝见之恐惧,就将他打发走。宗师过不久发须又和从前一样了。
唐高祖未称帝时,宗师曾经秘信陈述李世民该当皇帝的征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装扮成普通人来拜访王远知。王宗师迎接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位圣人,大概是秦王吧?”唐太宗于是把实情告诉了他。
王宗师说:“将来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要爱惜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后,要封宗师为大官,他坚决请求回山。
贞观九年,唐太宗在润州茅山立一座太平观,二十七人入门为弟子,唐太宗降旨曰:“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玉笈者,其孰能与此乎!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近览来奏,请归旧山,已有别敕,不违高志,并许置观,用表宿心。未知先生早晚已届江外,所营栋宇,何当就功?伫闻委曲,副兹引领。近已令太史薛颐等往诣,令宣朕意。”
当年他对弟子潘师正说:“我见过仙人之律,因我少小之时误伤了一个小童的嘴唇,故此今生不得白天升天,当下受召为少室(嵩山)伯,马上就要远行了。”
次日,宗师沐浴更衣,焚香而眠就此仙逝,享年一百二十六岁,调露二年,赠太中大夫,镒曰:升真先生。武则天就位后,加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二年改镒曰:升玄先生,当时人称王法主。
参照
旧唐书 卷一九二
正统道藏洞神部 品玄录
阳真道人笔 2011-7-4
其母某日在午睡当中,梦到灵凤栖集于身中,不久而有身孕,又曾听到腹中凤啼之音,有佛门宝志法师对其父王昙选说:“此子必当为后世道门仙宗之领导者。”
王宗师远知少小即是聪明敏慧阅览群书,起初入宗道先生臧兢门下习道,日后又于茅山于陶弘景门下受学上清派之道法。
南朝陈国皇帝闻其有道,召请至重阳殿讲解经论,陈主甚为赞赏。
等到隋炀帝成为晋王,镇守扬州,建起一座玉清玄坛之时,邀请王宗师为坛主,先后派王子相、柳顾言去请他。
王宗师于是就来拜见隋炀帝。此时他的发须片刻之间变白了,隋炀帝见之恐惧,就将他打发走。宗师过不久发须又和从前一样了。
唐高祖未称帝时,宗师曾经秘信陈述李世民该当皇帝的征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装扮成普通人来拜访王远知。王宗师迎接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位圣人,大概是秦王吧?”唐太宗于是把实情告诉了他。
王宗师说:“将来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要爱惜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后,要封宗师为大官,他坚决请求回山。
贞观九年,唐太宗在润州茅山立一座太平观,二十七人入门为弟子,唐太宗降旨曰:“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玉笈者,其孰能与此乎!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近览来奏,请归旧山,已有别敕,不违高志,并许置观,用表宿心。未知先生早晚已届江外,所营栋宇,何当就功?伫闻委曲,副兹引领。近已令太史薛颐等往诣,令宣朕意。”
当年他对弟子潘师正说:“我见过仙人之律,因我少小之时误伤了一个小童的嘴唇,故此今生不得白天升天,当下受召为少室(嵩山)伯,马上就要远行了。”
次日,宗师沐浴更衣,焚香而眠就此仙逝,享年一百二十六岁,调露二年,赠太中大夫,镒曰:升真先生。武则天就位后,加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二年改镒曰:升玄先生,当时人称王法主。
参照
旧唐书 卷一九二
正统道藏洞神部 品玄录
阳真道人笔 2011-7-4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