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洞记
游水洞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读书太久,有出去走走的必要了。虽然厌倦旅程的麻烦,但是年轻时还是得多去走走,只有经历多了,方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不入尘世怎知“采菊东篱下”的乐趣。不在大风大浪中拼搏过,怎知平凡生活的珍贵与不易。
心中仰慕本溪山城的本溪水洞已久,故水洞被我这位懒惰之人有幸相中了。
王安石曾叹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如果水洞有资格成为非常之观,那么一定少不了旅途的折腾。尤其是对于一位来崇山峻岭中求学的学子来说,更是徒添许多的麻烦。起个大早,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了本溪火车站,刚出站,就被出租司机们视为美味的猎物,他们猎人般的眼光在生活的历练下,早已是火眼晶晶。又肥又容易捕获得猎物当然不知被多少双猎人的眼睛盯上了。当然,懒惰的我瞬时就被捕获了。
穿过城市的街区,各色各样的车一起奔向同一片崇山峻岭中。车上大家都在笑,乘客用金钱换取欢乐,司机用劳动换取金钱。瞧瞧,多么和谐的双赢局面啊。连绵不断的马路不断地投入大自然的环抱,路两旁的树木越来愈多,山的轮廓越发的清晰,此时尚在山外,可以一窥整个崇山的外貌。待到车完全进入到山的环抱,就只能窥见山的局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借用借用,用来一抒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慨。不止深山,人终归太渺小了,不管身在什么环境中,难免一叶蔽目。要想识得真面目,跳出环境,谈何容易。
终于来到了游客中心,城市的大军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估计要等到假期结束大军才会开拔回到他们城市中。虽说此现象早已在意料中,但是还是不免有些失望。当我们歌唱“人多力量大”时,不曾想到这种力量带来的各方面的拥挤,资源的短缺是如何让我们无奈的伤心。当我们发现自己也是这力量的一份时,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其他人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毕竟,大部分人只有假期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平时总是身不由己,只是不知道是社会造成的,还是自己造成的。当找不到答案时,只好安慰自己说道:“现在的身不由己是为了以后的自由”。只是不知道这个以后有没有期限。
几个世纪的等待终于换来一览水洞的时刻,不过这漫长的等待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让我跟许多投向大自然,亲爱的人有了亲密的接触。没有惨白的话语。连我关节的骨头都咯吱咯吱响起,高兴地鼓起掌来。
当我进入水洞时,我便要把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落在洞口,否则眼前景的美便要白白的浪费了。跟着人群从一个小洞钻进去,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眼前的景象曾经出现在屏幕上,但是亲眼所见还是那么的惊奇。用手抚摸冰凉的石头,感受大自然的温度。视线贪婪地在各种石头间转换,惊叹大自然的手艺。用鼻子找寻这里大自然的味道。那墙壁上的一道裂缝,里面是不是藏着什么,是妖魔鬼怪、金银珠宝、还是武功秘籍。想象力在此得到最大的开发,都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不用悲伤,来这里走一走。道路虽然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地方难免要低下头,俯下身子。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四肢行走。在大自然的面前,我愿意低头,我愿意卑躬屈膝。
旱洞的尽头便是水洞的开端,我是南方人。见到水就开心。当见到一条长河通向水洞的深处时,喜悦之情向四周蔓延开去。众多的小船在长河中来回穿梭,本应平静的河面上波涛汹涌。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不满。小船向水洞伸出驶去。河面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种物象。这些物象光怪陆离,极具观赏性。从码头乘小船向里行,可依次欣赏飞泉迎客、宝瓶口、海潮、宝莲灯、群猴、福寿双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有的维妙维肖,形象逼真。特别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相符,几可乱真。有的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看到。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景点,女娲补天,宝莲灯估计要让外国游客犯难了。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泛舟其中,如临仙境。当一束绿光洒在水面上时,宛如流动的翡翠。忍不住用手去触摸,得到的只是非常冰凉的感觉。来回穿梭的小船不时把水溅在脸上,冰凉瞬时从脸上蔓延开来。此时,全身都感受到了这里大自然的温度。分外惬意。
水洞的结束基本意味着这次旅行的结束。
回来的路上,尽管疲惫不堪,但是心中一直在想,没人的水洞会是什么样的?我能见到真正的水洞吗?我能见到真正的大自然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读书太久,有出去走走的必要了。虽然厌倦旅程的麻烦,但是年轻时还是得多去走走,只有经历多了,方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不入尘世怎知“采菊东篱下”的乐趣。不在大风大浪中拼搏过,怎知平凡生活的珍贵与不易。
心中仰慕本溪山城的本溪水洞已久,故水洞被我这位懒惰之人有幸相中了。
王安石曾叹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如果水洞有资格成为非常之观,那么一定少不了旅途的折腾。尤其是对于一位来崇山峻岭中求学的学子来说,更是徒添许多的麻烦。起个大早,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了本溪火车站,刚出站,就被出租司机们视为美味的猎物,他们猎人般的眼光在生活的历练下,早已是火眼晶晶。又肥又容易捕获得猎物当然不知被多少双猎人的眼睛盯上了。当然,懒惰的我瞬时就被捕获了。
穿过城市的街区,各色各样的车一起奔向同一片崇山峻岭中。车上大家都在笑,乘客用金钱换取欢乐,司机用劳动换取金钱。瞧瞧,多么和谐的双赢局面啊。连绵不断的马路不断地投入大自然的环抱,路两旁的树木越来愈多,山的轮廓越发的清晰,此时尚在山外,可以一窥整个崇山的外貌。待到车完全进入到山的环抱,就只能窥见山的局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借用借用,用来一抒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慨。不止深山,人终归太渺小了,不管身在什么环境中,难免一叶蔽目。要想识得真面目,跳出环境,谈何容易。
终于来到了游客中心,城市的大军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估计要等到假期结束大军才会开拔回到他们城市中。虽说此现象早已在意料中,但是还是不免有些失望。当我们歌唱“人多力量大”时,不曾想到这种力量带来的各方面的拥挤,资源的短缺是如何让我们无奈的伤心。当我们发现自己也是这力量的一份时,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其他人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毕竟,大部分人只有假期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平时总是身不由己,只是不知道是社会造成的,还是自己造成的。当找不到答案时,只好安慰自己说道:“现在的身不由己是为了以后的自由”。只是不知道这个以后有没有期限。
几个世纪的等待终于换来一览水洞的时刻,不过这漫长的等待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让我跟许多投向大自然,亲爱的人有了亲密的接触。没有惨白的话语。连我关节的骨头都咯吱咯吱响起,高兴地鼓起掌来。
当我进入水洞时,我便要把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落在洞口,否则眼前景的美便要白白的浪费了。跟着人群从一个小洞钻进去,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眼前的景象曾经出现在屏幕上,但是亲眼所见还是那么的惊奇。用手抚摸冰凉的石头,感受大自然的温度。视线贪婪地在各种石头间转换,惊叹大自然的手艺。用鼻子找寻这里大自然的味道。那墙壁上的一道裂缝,里面是不是藏着什么,是妖魔鬼怪、金银珠宝、还是武功秘籍。想象力在此得到最大的开发,都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不用悲伤,来这里走一走。道路虽然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地方难免要低下头,俯下身子。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四肢行走。在大自然的面前,我愿意低头,我愿意卑躬屈膝。
旱洞的尽头便是水洞的开端,我是南方人。见到水就开心。当见到一条长河通向水洞的深处时,喜悦之情向四周蔓延开去。众多的小船在长河中来回穿梭,本应平静的河面上波涛汹涌。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不满。小船向水洞伸出驶去。河面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种物象。这些物象光怪陆离,极具观赏性。从码头乘小船向里行,可依次欣赏飞泉迎客、宝瓶口、海潮、宝莲灯、群猴、福寿双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有的维妙维肖,形象逼真。特别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相符,几可乱真。有的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看到。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景点,女娲补天,宝莲灯估计要让外国游客犯难了。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泛舟其中,如临仙境。当一束绿光洒在水面上时,宛如流动的翡翠。忍不住用手去触摸,得到的只是非常冰凉的感觉。来回穿梭的小船不时把水溅在脸上,冰凉瞬时从脸上蔓延开来。此时,全身都感受到了这里大自然的温度。分外惬意。
水洞的结束基本意味着这次旅行的结束。
回来的路上,尽管疲惫不堪,但是心中一直在想,没人的水洞会是什么样的?我能见到真正的水洞吗?我能见到真正的大自然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