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天堂,身在地狱——稻城亚丁漫记(基本更新完毕)
豆瓣发图限制多,加强版出门左转蚂蜂窝http://www.mafengwo.cn/i/5319574.html
在出发之前,我在微信朋友圈里问我的小伙伴们:你们都是怎么听说稻城亚丁这个地方的?结果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了神山,圣湖和高山草甸;有人说稻城机场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4411米;有人说民谣歌手马頔大约是在稻城给他女朋友写了一首求婚的歌:“傲寒我们结婚,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傲寒我们结婚,在布满星辰斑斓的黄昏”……
我说行啊,你们都厉害,咱们原生态景区相会。
小伙伴们纷纷请好了假,飞向成都后乘车向稻城进发,以期用海拔逐渐升高来逐步适应高原反应。而我由于工作与假期时间的原因,在一出发就迎来了人生中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平原地区直飞世界海拔第一机场。从杭州到西安转机,在咸阳机场起飞后,我心里的一个疑惑还是没有解开,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去过高原地区的江南人民,查了网上的天气预报发现稻城县城温度只有六度,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什么时候要加衣服呢,是飞机快落地的时候还是飞机落地以后还是有什么别的办法?环顾四周同机的旅客,好像暂时也跟我一样都穿着春秋装而已。再等等看吧,也许什么时候空乘就会有提醒了呢。
飞机开始下降了,好地方,果然是崇山峻岭,望向舷窗外,雪山上冰川融化的流水在绿色的山坡上犹如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然而心里还是在想,我到底什么时候多穿衣服呢,外面一定很冷了啊。
终于落地了,飞机停稳以后,空姐终于淡淡地来了一句:由于稻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请及时增加衣物保暖……下了飞机后大家纷纷涌向机场洗手间穿上冬装。啊,果真是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我来之前按照网上的攻略提早一星期每天红景天泡水喝预防高反,从飞碟型的航站楼走出来的时候头还是开始变得隐隐作痛了。爬上去往稻城县城的车子以后,掏出包里的智能手环测了一下心率:120多,几乎是平时的1.5倍了。摸包的时候还摸到了一包鼓鼓囊囊的东西——哈哈,从杭州带来的饼干到了高海拔地区已经完全膨胀了……尽管一路上外面的风景和路边藏民放羊的牦牛看得我目不转睛,但是仍然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头顶上仿佛套了一个紧箍咒,于是又找出准备好的携氧片吃了几颗,感觉似乎好了那么一点,也许又只是心理作用吧。
车子到达了稻城县城。一路上微信群里问我身体状况和聊天的始终只有一两个队友,这让我感到有点疑惑,难道其他人还在睡懒觉?都快十点多了。我走向我们住的青年旅社,只有两个小伙伴走了出来,其中一个还面如土色……走进去一看还有一个可怜的小伙伴在大口地吸氧,看来就算是海拔逐级爬升的办法,高原反应和身体素质也并不是存在必然联系的,我已经够幸运了。
中午大家找了个饺子店随便对付了一下,那里面用的是类似山西醋一样的重口味醋……到下午等大家都恢复适应得稍好些了以后,我们包车出发,前往稻城周边的海子山。正当我们欣赏着窗外波澜壮阔的群山和流云之时,车子拐进了一条土路。路况坑坑洼洼,大家的肠胃都有点翻江倒海了,这个地方开始随着我们车的前进旁边的植被也开始逐渐减少,最终车子驶进了一片充满了乱石堆的荒漠地区,在一个名叫兴伊措的湖前停了下来。高原的湖泊也许只有微生物能生存吧,看上去特别纯净,在冷风的吹拂中泛起阵阵波涛。周边望去只有滚滚乱石横七竖八地在山坡上躺着,耳边安静得只剩下风声呼啸,有一种无比苍凉的感觉。
晚上去吃了个火锅,饭后谈论第二天出发去亚丁的问题。包车师傅no.2隆重登场是他的弟弟,希望我们尽量赶在早上八点之前出发上路,我们当中的小伙伴这一天下来有人又感觉不舒服了,表示这时间定的太早,最后讨价还价定在了八点半出发。
第二天快到九点了,我们还在稻城县城磨磨蹭蹭地灌开水买早饭以及帮高反小伙伴灌氧气袋,出发以后也是状况不断,先是还没出县城就绕路,这地方一修路就是整个塔吊车横在路中间霸气开工;
然后刚一出城没多久,昨天晚上争论出发时间的疑云终于解开了:原来这位悲催的二号司机是众多买不起通行证的藏族司机中的其中一位,更杯具的是他的车是没牌照的……八点半以后路政上班了,果断把我们的(黑)车拦了下来,磨破了嘴皮子,最后表示下不为例,终于放行上路。然而司机神情依然没有放松下来,一路上经常停下叫住经过的骑摩托车的众多他的朋友打听前面是否还有路政的关卡,车子时慢时快,经常有牦牛横穿,盘山公路边的风景虽然不如318那么险峻,但气势也是够看的了。路上还停下来参观了一个藏族寺庙,遇到了传说中缠着游客的藏族小孩,只是来卖水果的,听司机说只要不买路边那种佛珠手串就可以了,都是假的。
到了香格里拉镇一带路况变得坑坑洼洼,前方又出现了路政,我们当中一个开过suv的朋友挺身而出冒充自驾,亲自开了一段终于渡过了难关……
到了亚丁门口,自驾和包车不能再向前了,统一买门票搭乘景区大巴进入亚丁村。进去以后的盘山公路似乎像是新修的路况特别好,但是急弯险路却多了起来,远远还可以望到三座神山中的仙乃日雪峰。
到我们抵达亚丁村住的青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两点了,老板向我们介绍了短线和长线,随便找了个藏族人家吃了点难以下咽的中饭(不知是技术还是高海拔烧不熟的原因,是米饭非藏餐),下午便开始了短线游,看着我的某几位小伙伴还在吃力地吸氧前进,感觉他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体力了……
从亚丁村搭车至扎灌崩后开始上山徒步,刚走了一会儿便感觉伴随海拔上升头上紧箍咒又来了,于是大家步步为营,边走边休息,吸氧的疲惫小伙伴被迫掉队了。来到了冲古寺,其实海拔才3880,已经是累得不行了,也许是因为连日赶路的疲劳叠加造成的吧。吃东西喝水服携氧片后勉力再上路,和队友亦步亦趋,终于在下午五点半完成了短线徒步,抵达了海拔3960的卓玛拉措,期间还见到了雨后彩虹,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彩虹显出真正自然地绚丽。海拔6032米的仙乃日雪峰就伫立在我们眼前,也倒映在湖中,峰顶云雾缭绕,开阔的意境让我和小伙伴暂时忘却了疲惫。这个季节稻城的雨季刚刚结束,雨还是时停时下,为了赶上七点半日落时分回亚丁村的末班车,我们抓紧时间下山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由于短线有栈道的缘故,海拔越走越低,下山反而显得轻松一点了。
回到了人来人往的青旅,可怜的提早撤下来的小伙伴连吃晚饭的食欲都没了,只吃泡面和零食……晚饭后帮着去卫生院加灌了氧气后,伴随着吹牛聊天声和老鼠磨牙声,我们进入了梦乡,第三天壮美的长线已迫在眉睫。
2015年9月18日,阴有时有雨,亚丁长线徒步。
早晨七点搭乘景区班车依旧是抵达扎灌崩,步行至冲古寺山脚下的电瓶车管理站,排队乘坐电瓶车至洛绒牛场的徒步出发点。电瓶车经过了一段冰蚀地貌的古冰川U形谷秀丽风光带后抵达了目的地。由于对今天的徒步地形和海拔有了事先了解,加之考虑到我们当中仍然有未能适应高原反应的队友,于是采取了相当保守的措施:每人带足食物和水,每人背一个氧气袋以备急用,另外的雨衣鞋套手套也都全副武装了。然而一路上我们每个人带的这包大大的蓝色氧气袋却成了周围游客尤其是中老年驴友围观询问的对象——相比我们的准备,这些口音大部分来自川渝地区的大伯大妈们显然不是第一次徒步这种类似的地方了,基本上一件冲锋衣,一个装水和食物的小背包,再挂上一个单反,在除我之外的队友还在控制呼吸间歇吸氧的时候,夕阳红旅者们已然捷足先登,间或谈笑风生,天呐,难道真的是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反而无法快速适应低温低氧高原地区的原因吗?
在洛绒牛场的出发点,也有300元一人的骑马上山的办法可供选择,虽然说马匹数量有限,我们之前也曾考虑用这个相对简便的办法,然而不巧当我们接近马场的时候恰好目睹了紧张的一幕:一位女士刚跨上马没迈出几步,马便不明原因地受惊了将她掀翻在地!这下彻底断了我们骑行的念头。
亚丁风景区是基本未能开发过半的原生态地区,因此徒步能走的山路基本都是藏民和前人走出来的野路,加之川西地区适合旅游的时节较短,仅有5-10月适宜,9月恰逢雨季结束,因此小路泥泞不堪,虽然我们已经穿上了改良过的高帮防滑鞋套,但也只能喘着气缓慢地一步深一步浅前行。
唯一的慰藉就是在徒步之余抬头随处可见的野生动植物和雪山草地的壮丽风光,真正觉得过来人“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感受诚不欺我啊。
一两个小时后行程过半,气喘吁吁的感觉越来越厉害,前方的山路也是越来越艰难,高反的小伙伴终于坚持不住放弃了,我把我不用的氧气袋交给了他以便于他往下安全撤退(终于可以把一只手空出来了喂!)。前方甚至出现了一段乱石夹杂着高山冰泉水,坡度接近六七十度的险路,而恰好就在此时迎面而来一批藏民马队,两路人交汇的时候为了躲避马匹,我往边上挪了一下,不慎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头上滑了一跤!幸好后面的素不相识的大伯托了我一把避免了意外。惊魂未定之余,检查了一下身上东西,万幸没有少,只有衣裤和微单镜头沾了点污泥(还好装了滤镜片不然这镜头也是暂时拍不了照了)。
大约下午一点左右,前方开始有先前骑马上山的人陆续往回撤,经询问得知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大约二十分钟就能走到。不过这个时候由于海拔爬升了很多,每个人都是非常疲劳了,我们的队伍早就散了,不知道谁走在最前面,谁落在最后,我几乎每坚持向前个几分钟就要找地方坐下来吃点东西恢复体力。最崩溃的是不断有扛着单反精神矍铄的中老年游客超越我不停向前,我也真是服了。就在我几乎精疲力尽一坐不起的时候,又一位大伯超越了我,看了我一眼后,对旁边脖子上挂着两个单反的他的老伴调侃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内心的热血仿佛被这话重新激发了,都已经撑到这个地步了绝对不能放弃啊,不能留下遗憾的!于是重新站了起来,靠着那一点仅剩的意念大步向前迈去。
又过了几分钟,翻过了又一个小山头,望见了一个大湖,清澈如珍珠般的镶嵌在群山中间,没错那就是俄绒措,也就是牛奶海了,近在眼前!疲惫的身躯犹如回光返照一般重新注入了能量,使人不顾一切地往那个方向前进过去……
下午一点半多,当我最终走到牛奶海岸边,喜悦和欣慰的心情已经把身上的疲惫冲散了大半,在纯净的圣湖前很少有人立即停下来补充能量,纷纷掏出相机、单反、手机、自拍杆,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半小时后我们几个队友们总算在海拔4600米的丹真措(即五色海)圣湖顺利会合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几个队友对于仅剩的体力返程下山的地势表示担忧,于是大家一合计决意搭乘路过藏民的骡马,500一个人,在天黑前玩一次小转山返回出发点。这次骑马也刷新了我们几个都只曾经在草原地区骑过马的人的认识,骑山地马,上坡身体要前倾,下坡身体要后仰,过灌木丛还要低头避树……有几个人骑的骡子或者马品种还不是很好,藏民管不过来的时候会两匹之间斗气赛跑,让本来就没剩多少体力的我们又揪心了一把。
谢天谢地,我们最后在晚上七点日落前回到了早上乘坐电瓶车的出发点,拖着早已超负荷的疲倦身躯赶上了返回亚丁村的末班车。当我们上车的那一刻才发现,我们的手机突然蹦出了无数信息推送和未读提示,原来这一天在大自然中的徒步上下,手机早已没了信号,我们已是失联多时了。
鉴于担心高反的小伙伴身体状况持续低迷,大伙儿提前联系好了包车司机,连夜撤回了稻城的青旅。夜晚的公路上空无一车,敬业爱党的查车路政大叔早已下班,窗外的天空繁星点点,短暂的三日就这么过去了,又显得那么漫长那么难忘。回到稻城县城已是晚上十点多,一碗松茸炖鸡面下肚,伴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藏獒叫声,睡完了最后一个依靠电热毯才能入眠的缺氧觉。第二天清晨,我们告别了稻城亚丁飞回成都,再次走进世界第一海拔机场的时候,发现这里没有邮局也没有邮票明信片能寄给家乡朋友,但能安然走过这片净土,也并没感到有多少遗憾了。藏族人民和氧气袋们,再见了,扎西德勒。
后记感想也写一点吧:
我第一天到稻城县城的时候听说,我的小伙伴坐班车由康定来稻城的路上和两个自称也是从杭州来的学生摸样的人聊上了,他们表示还没联系包车师傅,于是我热情的小伙伴把我们的包车师傅介绍给了他们。然而之后就出了状况,他们两个怂泡在和我们的包车师傅谈妥之后觉得价钱不够便宜于是临时又找了其他包车的,,这让我们的包车师傅特别气愤,(并且有一种要把气撒到我们头上的意思)恼怒之余给他们发了短信大意是“我们藏族人不能骗说话要讲信用”之类云云,更凌乱的是他发错了号码发到了我的手机上……惊愕之余我们也是好说歹说表示钱不会少给他的才让他消气了。。唉唉到哪里都有人品坑呐,少数民族还是和气一点的好毕竟是人家地盘。
说到高原反应,我的策略是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吸氧,怕产生依赖性,由于我是直上高高原机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提早一周就开始用红景天泡的水代替开水喝(我的小伙伴就是没有提早喝红景天直到成都提早两天才开始喝后面就吃亏了),到了高原地区一有反应便立即服用携氧片2-4颗,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最多也只是头上轻微的胀痛,至少我是顶一顶就过去了。
ps:
1.出发的时候看了川渝版的lonely planet攻略上说,手机信号是移动最好电信次之联通最糟,但是在稻城亚丁三天实测发现电信的信号很给力始终可以流量上网,移动在进入亚丁村开始就无服务了;
2.我们一行人都准备了随行垃圾袋,然而路上还是能看到不少零食垃圾散落在景区,在那种几乎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也能看到有散落的,令人感到纠结啊。
3.由于这里不能上传超过5m的图,所以很多拍的更好的照片不能贴出,因为大家各自回来以后忙于工作生活,暂时没有精力上传相册了,过几天看情况吧。
在出发之前,我在微信朋友圈里问我的小伙伴们:你们都是怎么听说稻城亚丁这个地方的?结果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了神山,圣湖和高山草甸;有人说稻城机场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4411米;有人说民谣歌手马頔大约是在稻城给他女朋友写了一首求婚的歌:“傲寒我们结婚,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傲寒我们结婚,在布满星辰斑斓的黄昏”……
我说行啊,你们都厉害,咱们原生态景区相会。
小伙伴们纷纷请好了假,飞向成都后乘车向稻城进发,以期用海拔逐渐升高来逐步适应高原反应。而我由于工作与假期时间的原因,在一出发就迎来了人生中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平原地区直飞世界海拔第一机场。从杭州到西安转机,在咸阳机场起飞后,我心里的一个疑惑还是没有解开,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去过高原地区的江南人民,查了网上的天气预报发现稻城县城温度只有六度,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什么时候要加衣服呢,是飞机快落地的时候还是飞机落地以后还是有什么别的办法?环顾四周同机的旅客,好像暂时也跟我一样都穿着春秋装而已。再等等看吧,也许什么时候空乘就会有提醒了呢。
飞机开始下降了,好地方,果然是崇山峻岭,望向舷窗外,雪山上冰川融化的流水在绿色的山坡上犹如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然而心里还是在想,我到底什么时候多穿衣服呢,外面一定很冷了啊。
![]() |
稻城亚丁机场航站楼 |
终于落地了,飞机停稳以后,空姐终于淡淡地来了一句:由于稻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请及时增加衣物保暖……下了飞机后大家纷纷涌向机场洗手间穿上冬装。啊,果真是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我来之前按照网上的攻略提早一星期每天红景天泡水喝预防高反,从飞碟型的航站楼走出来的时候头还是开始变得隐隐作痛了。爬上去往稻城县城的车子以后,掏出包里的智能手环测了一下心率:120多,几乎是平时的1.5倍了。摸包的时候还摸到了一包鼓鼓囊囊的东西——哈哈,从杭州带来的饼干到了高海拔地区已经完全膨胀了……尽管一路上外面的风景和路边藏民放羊的牦牛看得我目不转睛,但是仍然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头顶上仿佛套了一个紧箍咒,于是又找出准备好的携氧片吃了几颗,感觉似乎好了那么一点,也许又只是心理作用吧。
![]() |
直上4000海拔刚下飞机后的心率 |
车子到达了稻城县城。一路上微信群里问我身体状况和聊天的始终只有一两个队友,这让我感到有点疑惑,难道其他人还在睡懒觉?都快十点多了。我走向我们住的青年旅社,只有两个小伙伴走了出来,其中一个还面如土色……走进去一看还有一个可怜的小伙伴在大口地吸氧,看来就算是海拔逐级爬升的办法,高原反应和身体素质也并不是存在必然联系的,我已经够幸运了。
![]() |
稻城海子山周边 |
中午大家找了个饺子店随便对付了一下,那里面用的是类似山西醋一样的重口味醋……到下午等大家都恢复适应得稍好些了以后,我们包车出发,前往稻城周边的海子山。正当我们欣赏着窗外波澜壮阔的群山和流云之时,车子拐进了一条土路。路况坑坑洼洼,大家的肠胃都有点翻江倒海了,这个地方开始随着我们车的前进旁边的植被也开始逐渐减少,最终车子驶进了一片充满了乱石堆的荒漠地区,在一个名叫兴伊措的湖前停了下来。高原的湖泊也许只有微生物能生存吧,看上去特别纯净,在冷风的吹拂中泛起阵阵波涛。周边望去只有滚滚乱石横七竖八地在山坡上躺着,耳边安静得只剩下风声呼啸,有一种无比苍凉的感觉。
![]() |
兴伊措 |
晚上去吃了个火锅,饭后谈论第二天出发去亚丁的问题。包车师傅no.2隆重登场是他的弟弟,希望我们尽量赶在早上八点之前出发上路,我们当中的小伙伴这一天下来有人又感觉不舒服了,表示这时间定的太早,最后讨价还价定在了八点半出发。
第二天快到九点了,我们还在稻城县城磨磨蹭蹭地灌开水买早饭以及帮高反小伙伴灌氧气袋,出发以后也是状况不断,先是还没出县城就绕路,这地方一修路就是整个塔吊车横在路中间霸气开工;
![]() |
一开工就是一夫当关 |
然后刚一出城没多久,昨天晚上争论出发时间的疑云终于解开了:原来这位悲催的二号司机是众多买不起通行证的藏族司机中的其中一位,更杯具的是他的车是没牌照的……八点半以后路政上班了,果断把我们的(黑)车拦了下来,磨破了嘴皮子,最后表示下不为例,终于放行上路。然而司机神情依然没有放松下来,一路上经常停下叫住经过的骑摩托车的众多他的朋友打听前面是否还有路政的关卡,车子时慢时快,经常有牦牛横穿,盘山公路边的风景虽然不如318那么险峻,但气势也是够看的了。路上还停下来参观了一个藏族寺庙,遇到了传说中缠着游客的藏族小孩,只是来卖水果的,听司机说只要不买路边那种佛珠手串就可以了,都是假的。
![]() |
牦牛比较淡定。 |
到了香格里拉镇一带路况变得坑坑洼洼,前方又出现了路政,我们当中一个开过suv的朋友挺身而出冒充自驾,亲自开了一段终于渡过了难关……
![]() |
路过香格里拉镇一个学校 |
到了亚丁门口,自驾和包车不能再向前了,统一买门票搭乘景区大巴进入亚丁村。进去以后的盘山公路似乎像是新修的路况特别好,但是急弯险路却多了起来,远远还可以望到三座神山中的仙乃日雪峰。
![]() |
往亚丁村的沿途 |
到我们抵达亚丁村住的青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两点了,老板向我们介绍了短线和长线,随便找了个藏族人家吃了点难以下咽的中饭(不知是技术还是高海拔烧不熟的原因,是米饭非藏餐),下午便开始了短线游,看着我的某几位小伙伴还在吃力地吸氧前进,感觉他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体力了……
![]() |
亚丁概略图 |
从亚丁村搭车至扎灌崩后开始上山徒步,刚走了一会儿便感觉伴随海拔上升头上紧箍咒又来了,于是大家步步为营,边走边休息,吸氧的疲惫小伙伴被迫掉队了。来到了冲古寺,其实海拔才3880,已经是累得不行了,也许是因为连日赶路的疲劳叠加造成的吧。吃东西喝水服携氧片后勉力再上路,和队友亦步亦趋,终于在下午五点半完成了短线徒步,抵达了海拔3960的卓玛拉措,期间还见到了雨后彩虹,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彩虹显出真正自然地绚丽。海拔6032米的仙乃日雪峰就伫立在我们眼前,也倒映在湖中,峰顶云雾缭绕,开阔的意境让我和小伙伴暂时忘却了疲惫。这个季节稻城的雨季刚刚结束,雨还是时停时下,为了赶上七点半日落时分回亚丁村的末班车,我们抓紧时间下山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由于短线有栈道的缘故,海拔越走越低,下山反而显得轻松一点了。
![]() |
卓玛拉措与仙乃日雪峰 |
![]() |
其实彩虹在当地还是很常见的,只有我们这种城里人才会稀奇啊啊啊 |
回到了人来人往的青旅,可怜的提早撤下来的小伙伴连吃晚饭的食欲都没了,只吃泡面和零食……晚饭后帮着去卫生院加灌了氧气后,伴随着吹牛聊天声和老鼠磨牙声,我们进入了梦乡,第三天壮美的长线已迫在眉睫。
2015年9月18日,阴有时有雨,亚丁长线徒步。
早晨七点搭乘景区班车依旧是抵达扎灌崩,步行至冲古寺山脚下的电瓶车管理站,排队乘坐电瓶车至洛绒牛场的徒步出发点。电瓶车经过了一段冰蚀地貌的古冰川U形谷秀丽风光带后抵达了目的地。由于对今天的徒步地形和海拔有了事先了解,加之考虑到我们当中仍然有未能适应高原反应的队友,于是采取了相当保守的措施:每人带足食物和水,每人背一个氧气袋以备急用,另外的雨衣鞋套手套也都全副武装了。然而一路上我们每个人带的这包大大的蓝色氧气袋却成了周围游客尤其是中老年驴友围观询问的对象——相比我们的准备,这些口音大部分来自川渝地区的大伯大妈们显然不是第一次徒步这种类似的地方了,基本上一件冲锋衣,一个装水和食物的小背包,再挂上一个单反,在除我之外的队友还在控制呼吸间歇吸氧的时候,夕阳红旅者们已然捷足先登,间或谈笑风生,天呐,难道真的是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反而无法快速适应低温低氧高原地区的原因吗?
在洛绒牛场的出发点,也有300元一人的骑马上山的办法可供选择,虽然说马匹数量有限,我们之前也曾考虑用这个相对简便的办法,然而不巧当我们接近马场的时候恰好目睹了紧张的一幕:一位女士刚跨上马没迈出几步,马便不明原因地受惊了将她掀翻在地!这下彻底断了我们骑行的念头。
亚丁风景区是基本未能开发过半的原生态地区,因此徒步能走的山路基本都是藏民和前人走出来的野路,加之川西地区适合旅游的时节较短,仅有5-10月适宜,9月恰逢雨季结束,因此小路泥泞不堪,虽然我们已经穿上了改良过的高帮防滑鞋套,但也只能喘着气缓慢地一步深一步浅前行。
![]() |
徒步沿途美景 |
唯一的慰藉就是在徒步之余抬头随处可见的野生动植物和雪山草地的壮丽风光,真正觉得过来人“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感受诚不欺我啊。
一两个小时后行程过半,气喘吁吁的感觉越来越厉害,前方的山路也是越来越艰难,高反的小伙伴终于坚持不住放弃了,我把我不用的氧气袋交给了他以便于他往下安全撤退(终于可以把一只手空出来了喂!)。前方甚至出现了一段乱石夹杂着高山冰泉水,坡度接近六七十度的险路,而恰好就在此时迎面而来一批藏民马队,两路人交汇的时候为了躲避马匹,我往边上挪了一下,不慎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头上滑了一跤!幸好后面的素不相识的大伯托了我一把避免了意外。惊魂未定之余,检查了一下身上东西,万幸没有少,只有衣裤和微单镜头沾了点污泥(还好装了滤镜片不然这镜头也是暂时拍不了照了)。
大约下午一点左右,前方开始有先前骑马上山的人陆续往回撤,经询问得知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大约二十分钟就能走到。不过这个时候由于海拔爬升了很多,每个人都是非常疲劳了,我们的队伍早就散了,不知道谁走在最前面,谁落在最后,我几乎每坚持向前个几分钟就要找地方坐下来吃点东西恢复体力。最崩溃的是不断有扛着单反精神矍铄的中老年游客超越我不停向前,我也真是服了。就在我几乎精疲力尽一坐不起的时候,又一位大伯超越了我,看了我一眼后,对旁边脖子上挂着两个单反的他的老伴调侃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内心的热血仿佛被这话重新激发了,都已经撑到这个地步了绝对不能放弃啊,不能留下遗憾的!于是重新站了起来,靠着那一点仅剩的意念大步向前迈去。
又过了几分钟,翻过了又一个小山头,望见了一个大湖,清澈如珍珠般的镶嵌在群山中间,没错那就是俄绒措,也就是牛奶海了,近在眼前!疲惫的身躯犹如回光返照一般重新注入了能量,使人不顾一切地往那个方向前进过去……
![]() |
远观牛奶海 |
下午一点半多,当我最终走到牛奶海岸边,喜悦和欣慰的心情已经把身上的疲惫冲散了大半,在纯净的圣湖前很少有人立即停下来补充能量,纷纷掏出相机、单反、手机、自拍杆,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半小时后我们几个队友们总算在海拔4600米的丹真措(即五色海)圣湖顺利会合了。
![]() |
山地马(骡)因为体型小坐起来感觉还是有点颠的 |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几个队友对于仅剩的体力返程下山的地势表示担忧,于是大家一合计决意搭乘路过藏民的骡马,500一个人,在天黑前玩一次小转山返回出发点。这次骑马也刷新了我们几个都只曾经在草原地区骑过马的人的认识,骑山地马,上坡身体要前倾,下坡身体要后仰,过灌木丛还要低头避树……有几个人骑的骡子或者马品种还不是很好,藏民管不过来的时候会两匹之间斗气赛跑,让本来就没剩多少体力的我们又揪心了一把。
![]() |
转山沿途无人区景色很棒 |
谢天谢地,我们最后在晚上七点日落前回到了早上乘坐电瓶车的出发点,拖着早已超负荷的疲倦身躯赶上了返回亚丁村的末班车。当我们上车的那一刻才发现,我们的手机突然蹦出了无数信息推送和未读提示,原来这一天在大自然中的徒步上下,手机早已没了信号,我们已是失联多时了。
鉴于担心高反的小伙伴身体状况持续低迷,大伙儿提前联系好了包车司机,连夜撤回了稻城的青旅。夜晚的公路上空无一车,敬业爱党的查车路政大叔早已下班,窗外的天空繁星点点,短暂的三日就这么过去了,又显得那么漫长那么难忘。回到稻城县城已是晚上十点多,一碗松茸炖鸡面下肚,伴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藏獒叫声,睡完了最后一个依靠电热毯才能入眠的缺氧觉。第二天清晨,我们告别了稻城亚丁飞回成都,再次走进世界第一海拔机场的时候,发现这里没有邮局也没有邮票明信片能寄给家乡朋友,但能安然走过这片净土,也并没感到有多少遗憾了。藏族人民和氧气袋们,再见了,扎西德勒。
![]() |
9月18号的微信运动步数到目前为止还是最高纪录。 |
后记感想也写一点吧:
我第一天到稻城县城的时候听说,我的小伙伴坐班车由康定来稻城的路上和两个自称也是从杭州来的学生摸样的人聊上了,他们表示还没联系包车师傅,于是我热情的小伙伴把我们的包车师傅介绍给了他们。然而之后就出了状况,他们两个怂泡在和我们的包车师傅谈妥之后觉得价钱不够便宜于是临时又找了其他包车的,,这让我们的包车师傅特别气愤,(并且有一种要把气撒到我们头上的意思)恼怒之余给他们发了短信大意是“我们藏族人不能骗说话要讲信用”之类云云,更凌乱的是他发错了号码发到了我的手机上……惊愕之余我们也是好说歹说表示钱不会少给他的才让他消气了。。唉唉到哪里都有人品坑呐,少数民族还是和气一点的好毕竟是人家地盘。
说到高原反应,我的策略是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吸氧,怕产生依赖性,由于我是直上高高原机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提早一周就开始用红景天泡的水代替开水喝(我的小伙伴就是没有提早喝红景天直到成都提早两天才开始喝后面就吃亏了),到了高原地区一有反应便立即服用携氧片2-4颗,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最多也只是头上轻微的胀痛,至少我是顶一顶就过去了。
![]() |
(五色海)相信以后亚丁进一步开发后会更好,有机会还会再来玩! |
ps:
1.出发的时候看了川渝版的lonely planet攻略上说,手机信号是移动最好电信次之联通最糟,但是在稻城亚丁三天实测发现电信的信号很给力始终可以流量上网,移动在进入亚丁村开始就无服务了;
2.我们一行人都准备了随行垃圾袋,然而路上还是能看到不少零食垃圾散落在景区,在那种几乎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也能看到有散落的,令人感到纠结啊。
3.由于这里不能上传超过5m的图,所以很多拍的更好的照片不能贴出,因为大家各自回来以后忙于工作生活,暂时没有精力上传相册了,过几天看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