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向群、李毅关于许志永的争论
常向群、李毅关于许某人的争论
常向群,英国社会学博士。李毅,美国社会学博士。二十年多年前,都在大陆研究马克思社会学思想。常向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李毅主编,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当年见过一面,互相送过书。现在有微信。常向群,有个微信群。李毅,有个微信群。数周前,有人把李毅拉进常向群的群,双方才知道,对方都活着。相安无事。
风云突变,起于许某人。李毅电脑、手机都玩不转。数日前,有人将李毅发表在美国华人报纸的一篇长文,做成了微信链接。李毅乐,转发到了十几个微信群。同一篇文章,三个链接。以便读者,打不开这一个,还可以打开另一个。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57088.html
在十几个群,都很平静。只有在常向群的群里,风波乍起。群主常向群本人,发了几十条,支持许某人的观点,批判李毅文章,语言很文明。接着,执行群主吴小萌,支持许某人观点,批判李毅观点,吴本人没有观点,只是不断谩骂李毅,李毅忍无可忍,遂回骂吴小萌。
在常向群的群里,常向群、吴小萌找到了许某人的全文,李毅的文章就在眼前。二百多群友里,支持许某人、批判李毅的人,显然不少,虽愤愤不平,但显然出于各种原因,欲言又止,敢明目张胆支持许某人、批判李毅的群友,迅速减少。事情好像就这样结束了。
但次日,常向群宣布:常向群本人,从未支持许某人,从未支持吴小萌骂人。但李毅回骂吴小萌,是暴力倾向。常遂写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批判李毅的暴力倾向。
李毅回复常向群:你们这些许的支持者,完全是心中有鬼,醉翁之意不在酒,驳不倒李毅的文章,咽不下这口气,就搞污蔑,就搞诽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几个月来,我在数次演讲中,每次都提到,当今中国,意识形态斗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的态势。常向群、李毅关于许某人的争论,又是一例。
常向群,英国社会学博士。李毅,美国社会学博士。二十年多年前,都在大陆研究马克思社会学思想。常向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李毅主编,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当年见过一面,互相送过书。现在有微信。常向群,有个微信群。李毅,有个微信群。数周前,有人把李毅拉进常向群的群,双方才知道,对方都活着。相安无事。
风云突变,起于许某人。李毅电脑、手机都玩不转。数日前,有人将李毅发表在美国华人报纸的一篇长文,做成了微信链接。李毅乐,转发到了十几个微信群。同一篇文章,三个链接。以便读者,打不开这一个,还可以打开另一个。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57088.html
在十几个群,都很平静。只有在常向群的群里,风波乍起。群主常向群本人,发了几十条,支持许某人的观点,批判李毅文章,语言很文明。接着,执行群主吴小萌,支持许某人观点,批判李毅观点,吴本人没有观点,只是不断谩骂李毅,李毅忍无可忍,遂回骂吴小萌。
在常向群的群里,常向群、吴小萌找到了许某人的全文,李毅的文章就在眼前。二百多群友里,支持许某人、批判李毅的人,显然不少,虽愤愤不平,但显然出于各种原因,欲言又止,敢明目张胆支持许某人、批判李毅的群友,迅速减少。事情好像就这样结束了。
但次日,常向群宣布:常向群本人,从未支持许某人,从未支持吴小萌骂人。但李毅回骂吴小萌,是暴力倾向。常遂写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批判李毅的暴力倾向。
李毅回复常向群:你们这些许的支持者,完全是心中有鬼,醉翁之意不在酒,驳不倒李毅的文章,咽不下这口气,就搞污蔑,就搞诽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几个月来,我在数次演讲中,每次都提到,当今中国,意识形态斗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的态势。常向群、李毅关于许某人的争论,又是一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