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牛的传奇(三)
刚升级的那头水牛,既兴奋又疲惫。每天要吃下比平常多一点五倍的干稻草,还有我们准备的加餐。现在的猪食,地瓜秧以及长更菜,生的熟的,它都能吃。下奶也越发茂盛,随着小牛犊饮奶量的增加,一只量已经不够它吃了。于是,给它留两个,剩下的两个,每天早上,都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被挤光的:小牛犊被拴在同一个石柱上,它一边舔着小牛犊,母亲搬来小板凳,低呼一声:往后退点。它就会将左后腿往后一挪,露出了母亲的操作平台,买一个都涨的跟葫芦似的。然后,有节奏的挤奶声以奶撞到老式瓷水杯的白璧上形成不规则的自由落体完成完美汇聚到杯底。有时候,我们晨起早读结束,会在边上看着,淡淡的奶香,稍带一些骚味,冲鼻而来,还带着牛的体温,在冬日朝阳升起之前冒着热气,给人一种错觉,这奶是烧开着来的。一会儿工夫,一瓷杯满了,母亲倒在旁边准备好的塑料罐里。有次,肯定是我吞咽的声音被母亲听到了。于是挤了一小杯问我尝尝不。我当时脑子没转就说喝。第一次喝鲜奶的感觉,如今已经有些记忆模糊了,但是肯定跟现在喝的所谓鲜奶差别很大。有股草香,有些骚味,不是很烫,温温的,跟体温差不多吧。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真够胆儿大的,这完全没杀毒的鲜奶也敢直接喝。
等后两个都挤干净了,母亲将挤好的牛奶端进屋里。回头解开小牛犊的绳子,进餐开始了。由于小牛犊还未进行成人礼——即所谓的鼻孔穿洞,所以有时候,挤奶工作还没完成,小牛犊已经用它光滑的脑袋(还未长角)挣脱了绳子的束缚,然后直接冲向它的食堂。而母亲必须十分灵活地一手抓起瓷杯,一手提起塑料罐,起身远离,以免挤好的奶洒了。挤奶工作只好等待就餐完毕再进行。毕竟小牛犊的胃口太小,一口气吸不了其余的。因此,母亲需要重新冲洗一下奶头,然后接着挤完所有的奶。每次,都能挤出两斤多,一斤加水煮给小孩喝,一斤加工做成牛奶粒。
有时候,看着母亲操作挺娴熟挺简单,我也跃跃欲试。事先需要做做它的工作,别乱动,别踢。我不太敢端坐在小木凳上,而是弯下腰,按照母亲的指导:右手四指并拢握着奶头自然弯曲,大拇指弯曲后顶着奶头,缓缓边使劲边向下用力,这样奶水就出来了。母亲示范了几遍,我就上手了,呵呵第一下没出奶,它也没踢我,第二下使的劲儿稍微大了些,可能弄疼它了,左后腿往回一收,我的操作台不见了。心里一紧张不愿意再尝试了。
母亲说过这头水牛奶水比它母亲好很多。也就是那头产下它后几个月,卖给了隔壁村的人。那头老水牛,在我们家服务好些年头,恐怕是伴随着我那停课回家务农的父亲,那时候也只是个小牛犊,慢慢见识了父亲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到会耕地犁田,抡着铁锄头,摇动喷药罐等等。这都是在我未出生之前的事情了。一头小水牛陪伴者一个大男孩一起成长,承担家里的重活、体力活,吃苦耐劳。当年的小水牛在我有记忆之后,已经是有些老态龙钟了,身形魁梧,四肢比现在这头略短,但是皮毛黝黑发亮,印象中总是干干净净的。如果牛也以星座论的话,应该是处女座或者天秤座的。不像现在这头水牛,经常身上布满泥巴。两只牛角长的很随和,而现在这头牛,天生就是战斗的犄角。
很快夏天到了,虽说南方的四季不明显,但是到了夏天,雷阵雨、台风天经常遇见。可是有时候几个月也不下雨,这可苦了这头水牛。一热,就呼次呼次地喘气,跟条田园犬似的。每次放牛,先不着急吃草,而是找小水沟或者小水渠,最好是能在里面泡一会儿,然后滚一身泥,既解暑又能够防蚊虫。可是牛尾巴滚成一条泥绳的时候,一甩尾巴,好嘛,泥巴点儿都跑我身上了。我还得替它全身检查一下,揪掉吸它血的蚂蝗。心想,小时候的胆子真大,这都不怕。完毕后,才是就餐时间。隔一俩个小时,又得重复一次泥澡。
等后两个都挤干净了,母亲将挤好的牛奶端进屋里。回头解开小牛犊的绳子,进餐开始了。由于小牛犊还未进行成人礼——即所谓的鼻孔穿洞,所以有时候,挤奶工作还没完成,小牛犊已经用它光滑的脑袋(还未长角)挣脱了绳子的束缚,然后直接冲向它的食堂。而母亲必须十分灵活地一手抓起瓷杯,一手提起塑料罐,起身远离,以免挤好的奶洒了。挤奶工作只好等待就餐完毕再进行。毕竟小牛犊的胃口太小,一口气吸不了其余的。因此,母亲需要重新冲洗一下奶头,然后接着挤完所有的奶。每次,都能挤出两斤多,一斤加水煮给小孩喝,一斤加工做成牛奶粒。
有时候,看着母亲操作挺娴熟挺简单,我也跃跃欲试。事先需要做做它的工作,别乱动,别踢。我不太敢端坐在小木凳上,而是弯下腰,按照母亲的指导:右手四指并拢握着奶头自然弯曲,大拇指弯曲后顶着奶头,缓缓边使劲边向下用力,这样奶水就出来了。母亲示范了几遍,我就上手了,呵呵第一下没出奶,它也没踢我,第二下使的劲儿稍微大了些,可能弄疼它了,左后腿往回一收,我的操作台不见了。心里一紧张不愿意再尝试了。
母亲说过这头水牛奶水比它母亲好很多。也就是那头产下它后几个月,卖给了隔壁村的人。那头老水牛,在我们家服务好些年头,恐怕是伴随着我那停课回家务农的父亲,那时候也只是个小牛犊,慢慢见识了父亲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到会耕地犁田,抡着铁锄头,摇动喷药罐等等。这都是在我未出生之前的事情了。一头小水牛陪伴者一个大男孩一起成长,承担家里的重活、体力活,吃苦耐劳。当年的小水牛在我有记忆之后,已经是有些老态龙钟了,身形魁梧,四肢比现在这头略短,但是皮毛黝黑发亮,印象中总是干干净净的。如果牛也以星座论的话,应该是处女座或者天秤座的。不像现在这头水牛,经常身上布满泥巴。两只牛角长的很随和,而现在这头牛,天生就是战斗的犄角。
很快夏天到了,虽说南方的四季不明显,但是到了夏天,雷阵雨、台风天经常遇见。可是有时候几个月也不下雨,这可苦了这头水牛。一热,就呼次呼次地喘气,跟条田园犬似的。每次放牛,先不着急吃草,而是找小水沟或者小水渠,最好是能在里面泡一会儿,然后滚一身泥,既解暑又能够防蚊虫。可是牛尾巴滚成一条泥绳的时候,一甩尾巴,好嘛,泥巴点儿都跑我身上了。我还得替它全身检查一下,揪掉吸它血的蚂蝗。心想,小时候的胆子真大,这都不怕。完毕后,才是就餐时间。隔一俩个小时,又得重复一次泥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