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之死——女人什么时候最绝望?
更多原创好文,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葱姜蒜的七七八八
![]() |
看过《甄嬛传》的人大多记得华妃那句“贱人就是矫情!”她飞扬跋扈,心狠手辣,直接死在她手下的人也不在少数。只是个人觉得,抛开所有那些罪恶的行径,华妃的爱情观却是最接近现代女子的了。
与善解人意的甄嬛相比,她在爱情当中表现除了极端的排他性,即便是对追随自己的嫔妃,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嫉恨,对于那些分得了自己多年宠爱的甄嬛们,她更是毫不留情,“敢跟我争宠的女人就都得死!”“就赏她一丈红吧!”。 她从来不会像甄嬛那样,理性的清楚明白皇帝从来不属于某一个人,并把此看法表达给皇帝以此换得皇帝更多的赞誉。只是若能如此理性,那么爱的成分究竟还能有几何?所以华妃直到死都在坚称自己是最爱皇帝的那一个人,只是这种爱注定了不会得到她最想要的回报。
在《甄嬛传》中,因为帝王后宫的基调就决定了,爱情肯定不是其中的主旋律,所以幸运如甄嬛,虽然刚进宫便被皇帝喜欢,但是却鲜有关于她与他之间共同爱情片段的描述与回顾。但是华妃,自从失宠的开端,便在她的言语与神情之间表达出了太多的内容。她多次提到刚进王府时候他们的感情深厚,皇帝带她去骑马,和她有过诸多的美好回忆。在她心里,更多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感情吧!在她心里,一直以为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夫妻之情,所以她无法容忍和那么多的女人去共享一个男人。
她也曾努力勉强自己去接受冷酷的现实,比如把自己最信赖的侍女送给皇帝,但送去之后又内心希望皇帝能够拒绝接受,“本宫多希望颂芝能回来,说皇上不喜欢她……”。或许对于她来说,更难接受的是自己要做出最大的妥协,而这种妥协同时也意味着绝望的时刻即将到来。
所以这种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就是必死的结局。因为你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东西,当其他人追求的仅仅是宠爱的时候,你想要的更多,超越了当时当地传统的看法与理解,而且执迷不悟,不死能怎样呢?
最终当她听了甄嬛讲完欢宜香事件之后,华妃选择撞墙而死,足够的惨烈。个人觉得这种死法作者选的极好。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苦苦追寻的东西永远不可得,自己曾经以为的真情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骗局,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了这种冲击与震撼。唯有这样死去,才能表达出她内心极度的不甘。其他如三尺白绫也好,鶴顶红也好,都过于温和,刚烈如她,定是不会选择的了。
只是,死了又能怎样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