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奇葩说
奇葩说教会我蛮多的。第二季结束的时候决定写点东西。纯粹是给自己看的,以防以后忘记。
1 多读书。
忘了在哪个视频里,马东说,他认为阅读是能让人受益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读书这件事在中国的打开方式我觉得是很有问题。
功利化,目的化,让很多原本能够好好读书的人却对读书这件事产生非常大的排斥心理。负心总是读书人这种话也一直存在,确实也见过太多的读书人在生活中差得让人恶心,这又转而让人更排斥读书这件事,望而却步。真怕读傻掉。
这个节目有马东,有蔡康永,有高晓松,有邱晨。他们在综艺节目上讨人喜欢,他们的背后是隐形的满腹诗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知识之美,知识不是工具,(相比而言比较不喜欢陈铭或者马薇薇,他们会为了论证一个观点去查资料然后拿出来用,看得出来背后通宵达旦赶工谷歌百度的场景,知识的工具感又跃然屏幕上,纸上谈兵,让人不服)。我认为读的背后应该配合思考,直面自己对书本的疑惑,然后思考,然后踏踏实实成为你自己的内核,大概这才是完整的一个阅读过程。比阅读--接受,这种模式要费神很多。但这可能才是所谓“探索”,而不是“臣服”
其实高中读到后面我对学习这件事几乎没有了乐趣,大家都在赶,一轮又一轮,很多时候如果你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会鄙视你不务正业,“这个不考”
在马东为数不多的辩论里,他对一些大家辩到烂都辨不出个所以然的题目,进行了拆解,“丑闻明星是不是活该被万人虐”,他拆解出了丑闻。活该。万人虐。
金星说自己变性在二十年前就是个丑闻。马东说,所谓丑闻,就有他做错的地方,才叫丑闻,其他的都只能说是某个社会条件和时期下的偏见,不是丑闻。(大意大意)这时候我真想高呼bravo,他没有乖巧地避开丑闻,将多种情况混为一谈,他敢去想。
很多人质疑,读书就一定是让你赚大钱的道路吗,读书不一定能赚大钱,赚大钱不一定一定要读书。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对自己人生状态的选择。纯粹是偏好设置。而且错误的读书方法让人不舒服,希望你能舒服的阅读。
2 聆听。
看这个节目才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不会听的人。很多话听不明白,第二遍,第三遍才听懂,而且是很平常的话,但是就是无法很快get那个点。我觉得这是一种能力。
3 尝试。
艾力是一个发挥不稳定的人,大概十场里面成功两次,失败八次。大家都很爱黑他,几乎场场黑,他总笑笑接受。有一次我突然觉得,艾力来奇葩说挺受苦的,在一群比他鬼的人里面,总是要受打击,一点自信也没有,一直在抗压力。但是突然又觉得,他是赢的,他至少挤进了那样的一个圈子里。在当下,可能比他在新东方当名师辛苦,可在他整个人生里面,也许是个好事儿
在穷游值不值得骄傲那期,如晶提出了舒适圈这种说法。穷游值得骄傲,因为我们走出了我们生活里的那个舒适圈,住很差的宾馆,坐很脏的火车,我们愿意去改变,愿意踏出那一步,这个是值得骄傲的。她把骄傲点立在了“踏出门”上,不讨论穷游让你得到什么,鬼知道得到什么,但迈出去这一步值得骄傲。
是,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是拖延症患者最怕的事,我们喜欢安定,喜欢重复,非常怕变化,怕改变,怕陌生的不安。我也曾经因为不喜欢而没有勉强自己做很多事,也因为非要做,而硬着头皮去做一些事。这些东西时时刻刻发生在生活中,比如我现在很不想给一个阿姨打一通电话,可是我还是要打,硬着头皮跟自己说就五分钟,捱一下就过去了,然后摁下号码拨出去,五分钟过去后,至少遂了心里的一件事。幸运的话,可能还会跟阿姨聊得挺开心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干掉它了。
4 接受。
肖骁教会我我一件事,叫接受不完美以及dont care。这件事我觉得对于我一个上升处女太阳天蝎的紧张型变态完美主义人格来说,也许会受益终身。
在万人指责他整容整成蛇精男的时候,他说我整容是为了我自己开心,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所以他不care
在小时候他爸生病的时候,他边看动画片,边打120
我怀疑在多脏的环境里他也能生存,只要找到一个干净的点。
他不需要精卫填海对抗整个世界,只需要一个岛,就能安安静静贴着地面当他的美男子
5 逻辑。
刚开始很多逻辑的辩论我听不明白。后来发现打辩论太靠逻辑了。刚好考试也需要学逻辑,现在觉得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他可以减轻你很多不必要烦恼。知识真好。
6 正。
我现在的手机屏保是邱晨。因为我觉得她能避邪……
她好正,心里敞亮,稳当,舒服。
啊写到这里好累不写了~剩下一些小标题
讲话的目的。表达。全面。切实。稳当。平等和紧张。共鸣。两个周一。
1 多读书。
忘了在哪个视频里,马东说,他认为阅读是能让人受益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读书这件事在中国的打开方式我觉得是很有问题。
功利化,目的化,让很多原本能够好好读书的人却对读书这件事产生非常大的排斥心理。负心总是读书人这种话也一直存在,确实也见过太多的读书人在生活中差得让人恶心,这又转而让人更排斥读书这件事,望而却步。真怕读傻掉。
这个节目有马东,有蔡康永,有高晓松,有邱晨。他们在综艺节目上讨人喜欢,他们的背后是隐形的满腹诗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知识之美,知识不是工具,(相比而言比较不喜欢陈铭或者马薇薇,他们会为了论证一个观点去查资料然后拿出来用,看得出来背后通宵达旦赶工谷歌百度的场景,知识的工具感又跃然屏幕上,纸上谈兵,让人不服)。我认为读的背后应该配合思考,直面自己对书本的疑惑,然后思考,然后踏踏实实成为你自己的内核,大概这才是完整的一个阅读过程。比阅读--接受,这种模式要费神很多。但这可能才是所谓“探索”,而不是“臣服”
其实高中读到后面我对学习这件事几乎没有了乐趣,大家都在赶,一轮又一轮,很多时候如果你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会鄙视你不务正业,“这个不考”
在马东为数不多的辩论里,他对一些大家辩到烂都辨不出个所以然的题目,进行了拆解,“丑闻明星是不是活该被万人虐”,他拆解出了丑闻。活该。万人虐。
金星说自己变性在二十年前就是个丑闻。马东说,所谓丑闻,就有他做错的地方,才叫丑闻,其他的都只能说是某个社会条件和时期下的偏见,不是丑闻。(大意大意)这时候我真想高呼bravo,他没有乖巧地避开丑闻,将多种情况混为一谈,他敢去想。
很多人质疑,读书就一定是让你赚大钱的道路吗,读书不一定能赚大钱,赚大钱不一定一定要读书。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对自己人生状态的选择。纯粹是偏好设置。而且错误的读书方法让人不舒服,希望你能舒服的阅读。
2 聆听。
看这个节目才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不会听的人。很多话听不明白,第二遍,第三遍才听懂,而且是很平常的话,但是就是无法很快get那个点。我觉得这是一种能力。
3 尝试。
艾力是一个发挥不稳定的人,大概十场里面成功两次,失败八次。大家都很爱黑他,几乎场场黑,他总笑笑接受。有一次我突然觉得,艾力来奇葩说挺受苦的,在一群比他鬼的人里面,总是要受打击,一点自信也没有,一直在抗压力。但是突然又觉得,他是赢的,他至少挤进了那样的一个圈子里。在当下,可能比他在新东方当名师辛苦,可在他整个人生里面,也许是个好事儿
在穷游值不值得骄傲那期,如晶提出了舒适圈这种说法。穷游值得骄傲,因为我们走出了我们生活里的那个舒适圈,住很差的宾馆,坐很脏的火车,我们愿意去改变,愿意踏出那一步,这个是值得骄傲的。她把骄傲点立在了“踏出门”上,不讨论穷游让你得到什么,鬼知道得到什么,但迈出去这一步值得骄傲。
是,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是拖延症患者最怕的事,我们喜欢安定,喜欢重复,非常怕变化,怕改变,怕陌生的不安。我也曾经因为不喜欢而没有勉强自己做很多事,也因为非要做,而硬着头皮去做一些事。这些东西时时刻刻发生在生活中,比如我现在很不想给一个阿姨打一通电话,可是我还是要打,硬着头皮跟自己说就五分钟,捱一下就过去了,然后摁下号码拨出去,五分钟过去后,至少遂了心里的一件事。幸运的话,可能还会跟阿姨聊得挺开心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干掉它了。
4 接受。
肖骁教会我我一件事,叫接受不完美以及dont care。这件事我觉得对于我一个上升处女太阳天蝎的紧张型变态完美主义人格来说,也许会受益终身。
在万人指责他整容整成蛇精男的时候,他说我整容是为了我自己开心,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所以他不care
在小时候他爸生病的时候,他边看动画片,边打120
我怀疑在多脏的环境里他也能生存,只要找到一个干净的点。
他不需要精卫填海对抗整个世界,只需要一个岛,就能安安静静贴着地面当他的美男子
5 逻辑。
刚开始很多逻辑的辩论我听不明白。后来发现打辩论太靠逻辑了。刚好考试也需要学逻辑,现在觉得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他可以减轻你很多不必要烦恼。知识真好。
6 正。
我现在的手机屏保是邱晨。因为我觉得她能避邪……
她好正,心里敞亮,稳当,舒服。
啊写到这里好累不写了~剩下一些小标题
讲话的目的。表达。全面。切实。稳当。平等和紧张。共鸣。两个周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