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子,豪爽的豪
“他是你的兄弟吗?”一旁的小黑阿不说。
在非洲,黑人之间动不动就说这个BROTHER、那个BROTHER的,起初信以为然,后来方知,这个词在非洲既可以是亲兄弟,也可以是只见过一面的人,很浅。我觉得这个词很深,所以我的兄弟不多,但每个都很好,有时候让我觉得,因为是我欠他们的,才是了兄弟。
豪子便是兄弟中的一个。
不记得高中刚进一个班时第一次认识的情形了。但就高一的那个夏天,黄河百年大旱,我去豪子家,然后去黄河滩,河床龟裂,百草焦黄,曾经的滔滔河水只是片片水坑。突然发现竟然有棵向日葵,虽然只至膝盖,但花葵仍傲然迎向毒日。我们兴致大发,见方圆百里无人,于是裸奔,见水坑便跳,好不尽兴。后来我还写了首长诗,洋洋洒洒五百行,抒情裸奔和那课向日葵,以至于确立了我高中时代的诗人地位。
豪子的哥哥在县土地局,就是县里最热闹的地方,有书摊,也有播放杂七杂八影视的录像厅。那个时候我们最喜欢看的是诗歌,最喜欢吃的是烩面。一碗烩面加个烧饼,以胡侃做佐料,真是美味。
有段时间我头痛的厉害,豪子给我介绍了村里的退休老军医,在眼珠和眼眶之间扎了一针,竟然就好了。有段时间我俩争论的很厉害,或者说是辩论,年轻时候轻狂,聊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级别的政治,或者大师们笔下的哲学,那时我们是有不同“政见”的人,不过争论归争论,脸红脖子粗一番后,还是一块找烩面馆填肚子。
有段时间我病的很厉害,思想病的更厉害。好像那段时间豪子学习还挺上心的,特别是在他有个女同桌的时候。高中那时候大家都是较着劲儿的,和同学,和朋友,和自己,很多人还会在多年后做和高考相关的噩梦。高考倒计时100多天的时候,我在如今并入郑大的河南医科大学的老乡的宿舍里养病,豪子和鬼子几个竟然从学校跑过来看我。我忘了对他们而言,到郑州是不是第一次。
大学时不在一个城市。豪子找过我一次,他给我女友带了一袋棒棒糖。那次我俩喝光了10多瓶啤酒,把话都埋到酒里了。大四那年从广西狼狈而归,深夜在郑州下的火车,豪子接待了我,还因为我在车上认识了一个去新疆上学的学生因转火车要呆一天,也顺便把他接待了。
豪子有些事情算是传奇了。大一做班长、学生会主席,但太专注于社会活动,学习挂了几门红灯,差点儿留级。毕业时做了海尔的片区销售代表,后来却毅然辞职回县城创业。那会儿我在洛阳过着小记者的朝九晚五生活,他鼓动我回去一块儿干。我看好他这个人,但不看好他代学校招生这个项目,而且他也有合伙人了,于是提醒他风险。
其间看过他的创业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长凳,在县城车站旁边,生意不说怎么样了,倒是成了同学回家探亲的中转站了。那次喝了个够,当然是豪子请客,在我母校教画画、我的大学好友曹君也喝的面红耳赤。
在非洲,黑人之间动不动就说这个BROTHER、那个BROTHER的,起初信以为然,后来方知,这个词在非洲既可以是亲兄弟,也可以是只见过一面的人,很浅。我觉得这个词很深,所以我的兄弟不多,但每个都很好,有时候让我觉得,因为是我欠他们的,才是了兄弟。
豪子便是兄弟中的一个。
不记得高中刚进一个班时第一次认识的情形了。但就高一的那个夏天,黄河百年大旱,我去豪子家,然后去黄河滩,河床龟裂,百草焦黄,曾经的滔滔河水只是片片水坑。突然发现竟然有棵向日葵,虽然只至膝盖,但花葵仍傲然迎向毒日。我们兴致大发,见方圆百里无人,于是裸奔,见水坑便跳,好不尽兴。后来我还写了首长诗,洋洋洒洒五百行,抒情裸奔和那课向日葵,以至于确立了我高中时代的诗人地位。
豪子的哥哥在县土地局,就是县里最热闹的地方,有书摊,也有播放杂七杂八影视的录像厅。那个时候我们最喜欢看的是诗歌,最喜欢吃的是烩面。一碗烩面加个烧饼,以胡侃做佐料,真是美味。
有段时间我头痛的厉害,豪子给我介绍了村里的退休老军医,在眼珠和眼眶之间扎了一针,竟然就好了。有段时间我俩争论的很厉害,或者说是辩论,年轻时候轻狂,聊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级别的政治,或者大师们笔下的哲学,那时我们是有不同“政见”的人,不过争论归争论,脸红脖子粗一番后,还是一块找烩面馆填肚子。
有段时间我病的很厉害,思想病的更厉害。好像那段时间豪子学习还挺上心的,特别是在他有个女同桌的时候。高中那时候大家都是较着劲儿的,和同学,和朋友,和自己,很多人还会在多年后做和高考相关的噩梦。高考倒计时100多天的时候,我在如今并入郑大的河南医科大学的老乡的宿舍里养病,豪子和鬼子几个竟然从学校跑过来看我。我忘了对他们而言,到郑州是不是第一次。
大学时不在一个城市。豪子找过我一次,他给我女友带了一袋棒棒糖。那次我俩喝光了10多瓶啤酒,把话都埋到酒里了。大四那年从广西狼狈而归,深夜在郑州下的火车,豪子接待了我,还因为我在车上认识了一个去新疆上学的学生因转火车要呆一天,也顺便把他接待了。
豪子有些事情算是传奇了。大一做班长、学生会主席,但太专注于社会活动,学习挂了几门红灯,差点儿留级。毕业时做了海尔的片区销售代表,后来却毅然辞职回县城创业。那会儿我在洛阳过着小记者的朝九晚五生活,他鼓动我回去一块儿干。我看好他这个人,但不看好他代学校招生这个项目,而且他也有合伙人了,于是提醒他风险。
其间看过他的创业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长凳,在县城车站旁边,生意不说怎么样了,倒是成了同学回家探亲的中转站了。那次喝了个够,当然是豪子请客,在我母校教画画、我的大学好友曹君也喝的面红耳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