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路上,我得了减肥遗忘症(纯吃货日记)
写在开头:
至今我已旅行近半年时间(目前任在途中),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今天才突想来豆瓣更个新,对不住啦~~但是美食嘛,无所谓早晚,对不~~它们就在那里,不偏不移,等你入口!
从第一篇起我会根据行程的时间线,逐步发布。
有视频、有美图,吃货们,福利来啦!!
吃货行程概况:
西藏---尼泊尔--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
一口噎,满喉粘西藏/糌粑
4月初,吃货小兽在火车上百无聊赖40多小时后,来到了世界屋脊西藏,因三年前已有来过,看到寺庙、经幡、转经筒已不绝新奇,就直奔主题,杀进一家藏餐馆,并顺利遇见了我们这一期的主角糌粑。
“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这句歌词对大家应该早不陌生,而这两种食物到底又是怎么个味道,也许就远不如歌词熟悉了,而“糌粑”这个东西,恰好就结合了青稞和酥油两种味道。吃之前,一定要在手里先揉搓、拽紧,就像捏橡皮一样,捏实在了才更方便入口,不然就得当心满桌满衣服都是渣了,不雅观还浪费粮食,不好、不好:)。甜茶是糌粑的多年好搭档,一口糌粑一口甜茶,不然粘得满口都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哦~
具体味道咋样嘛,来来来,我已没脸见人了都,视频送上~~哦哈哈哈哈哈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2NDUyNDQ4.html?from=s1.8-1-1.2
----------------------------------------------9月11日更新-----------------------------------------------------
在拉萨的时光,总是简单却又充满乐趣,因为作为一个吃货,每天消耗脑力最多的事情中必然离不开那三样: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每餐开动前也惯例是先拍照后动筷子:),这对同行的小饿货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煎熬,下面我就选了些较有代表性的拉萨日常美味,给吃货们奉上:
藏面:和内陆大部分地区一样,小麦面粉制成、较粗、口感偏硬,配上牦牛肉熬成的汤底,3~5块/碗,大众价格大众美味。
咖喱饭:虽说西藏与印度地区相近,但是咖喱的口味却更偏日式:微微辛辣刺激,土豆煮得很软,覆盖着牦牛肉粒,令人食指大动。
牦牛肉:大块头、硬通货,吃肉吃到饱就得来这么一盘,牛肉嚼劲十足、骨肉很容易分离,个人不爱蘸酱。
炸羊肉:酥香四溢!一路看了太多的山羊,想象了太多次烤羊肉、炸羊排,终于吃到后,全然没有失望,一个字:“棒”!
拉百酸奶:拉萨百货边的一家小小酸奶店,很不起眼但是每天却能卖出300多杯,原料来自自家牧场,上有奶皮却也并不太酸。
甜茶馆的一些日常(仓姑寺甜茶馆)
牦牛肉入锅前的准备
甜茶熬制和售卖(一壶一壶的,以磅为单位计价)
美女压个箱底:)
----------------------------------------------9月12日更新-----------------------------------------------------
谈吃,应该是件简单又快乐的事情,但是这一期的话题总有些避不开的沉重在深处颤动,就像这年4月尼泊尔的大地一次次的被凌虐,宁静与幸福在两次接踵而至的7.5级大地震中,被蒙上了死亡的尘埃。
离开尼泊尔已经有些日子了,一直懒着没去着手第二期内容的整理,有太多的故事发生,也有太多的话想说,就像那些咖喱的气味,深刻、挥之不去。
Dal bhat,尼泊尔饮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铜盘盛的一碗碗菜肴几乎全是咖喱烹调:咖喱扁豆汤、咖喱烤土豆、咖喱煮鸡肉、咖喱蘸酱,当味觉被十多种香料高度刺激后,用一点素菜来清口再合适不过,当地人不用任何餐具,直接用手把菜和米饭混合后送到嘴里,这是大街小巷里平常的一餐,也是我在ABC徒步路上又爱又恨的餐食:
每天5~6小时的负重行走是对体力和精神极大的考验,Dal bhat因可加饭加菜绝对管饱,所以价钱相对实惠、每天必吃,而一层不变的咖喱味也让我和小伙伴们顿顿煎熬,不过,就是这么单一又重复的食物,却成为了同行所有人记忆最深、也时常谈及的东西,它就像一种饮食图腾,代表了尼泊尔甚至南亚地区独有的味道,通过手的温度将食物传递到身体、信仰和灵魂,如同一种生活的力量,让那些看似贫苦的当地人却又幸福的活着。
具体味道嘛,小兽还是暴露个吃相,随意挑了家当地小餐馆,又吃了一顿“"难忘的"咖喱大餐,还是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0Nzk1NzI4.html?from=s1.8-1-1.2
----------------------------------------------9月11日更新-----------------------------------------------------
“离开拉萨,那里下大雪了;离开博卡拉,那里下冰雹了;离开加都,那里地震了,离开ABC大本营,那里有人失踪了;走过318,那里中断了;路过珠峰,那里雪崩了;去了杜巴广场,那里倒塌了;住了喜马拉雅Guesthouse,那里消失了,这一路,我们玩坏了太多东西太多人,我们在途中遭遇“尼囧”,也没有看到安纳普尔那壮丽的日出,冰川峡谷也在云雾笼罩种未能见得真颜……”
——摘自同行小吃货的朋友圈
不是所有吃货都是享受主义,也有我这样没事找虐的。
在拉萨尼泊尔大使馆被捡,忽忽悠悠踏上了喜马拉雅安纳普尔那地区的徒步行程,一丢丢装备都没有,用半天时间在加都的A货小店里淘到衣服和鞋子,就背上包跟着刚认识的伙伴进山了。
ABC环线,成熟到多数时间都是在爬石阶,不论是低海拔雨林还是高海拔苔原,总能有大大小小的村落供人歇脚,但这也并不代表它能轻松征服。
在4月的雨季,冒雨前进已是家常便饭,冲锋衣一透,贴身的衣服也就分不清是雨是汗,两眼专注在脚下的每一步,因为一旦扭伤或是摔倒都将成为噩梦:不通车的深山里没有医务所更不会有救护车,上行下撤都得继续虐完,除非大事故才会有直升机来救援。
8个人在7天时间里,每天都以两三个小时走完别人五六个小时路程的速度暴走,然后无所事事、早早睡觉、早早起床,却没有一天按时早早出发,在别人为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我们却在温泉、宿醉、各种high。
从未见任何事可以如此迅速的驱散陌生,让所有人拽成一团相互体谅、鼓励,甚至在途中遇见雪崩和大地震也能庆幸有你我在身边,用无比乐观的心情一路疾行,一路幸运。
----------------------------------------------9月14日更新-----------------------------------------------------
【胡吃海喝IN马来西亚】
马六甲地区从来都是远洋交通中的明星,仙女散花般的各种航线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美味,同时也引来了众多像我一样的超级吃货,且不说那些名扬在外的西洋大餐,光是马来本土食物就已经让人口水直冒,何况还有数万华裔撑起的各条吃货街,用成都话来说:“那简直不摆了!!”
这次因为只是过境中转,只有120h签证时间,小兽可是不顾变成胖兽的节奏疯狂觅食(减肥真的很痛苦啊==),从飞机落地开始就没再体验过“饿”是什么感觉,这期特选了一家餐厅和几个代表性的吃货街给大家介绍:
PappaRich
挺好玩的名字,“老爸有钱”实在是壕味十足,但其实价格并不算贵,两人餐一般也就100块能饱,想多尝点别的也顶多150块搞定。Pappa年生并不久远,2005年才有了第一家店,但目前在大马就已有70家分店,澳洲也遍地开花,可见人气NB。餐厅采用全无烟厨房形式,与食客亲近无比,这点到和日本多数食事处挺像,用餐环境对我这样的屌丝来说已算高大上,食物本身怎样嘛,我还是直接上图吧:)
Pappa's绵绵冰
我的最爱(谁说爱吃甜食就不man了,举个手看我不塞你几口99%纯黑巧克力),就是爱它合着椰浆溶在我嘴里的感觉,一口冰一口布丁根本听不来。
海南鸡
关于这道菜,我在后来的行程中真没少吃,但如果不到新加坡,在这里还是可以体验到相对正点的海南鸡味,肌肉纤维细腻可口。
炸鱼豆腐
鱼豆腐这种东西,谈不上爱与不爱,但在大马的不少餐馆中还是很容易见其踪影,QQ弹弹略带甜味,当作饭前小菜还是很能唤起食欲。
椰汁豆腐脑
还在争论豆腐脑吃甜还是吃咸的朋友们,椰奶味儿的豆腐脑吃过吗?大马人民真是钟爱椰子啊,正餐、甜点、小吃里都爱加点,好在味道确实喜人,小小一勺心情就晴朗了呢~
怡宝汤粉
此怡宝非彼怡宝,不是纯净水哦,这是靠近吉隆坡的一个地名。汤清、粉略粗,焦葱油的加入把汤汁的鲜甜提升不少,顿顿都在吃香喝辣的盆友们,来一碗换个口味呗。
马来沙爹套饭(忘了,瞎起的)
沙爹串、辣酱小鱼干、煎蛋、咖喱炒饭......东西挺全,都是马来味,用大片叶子盛着(著名马来椰浆饭,就是用大叶子包裹的哦,路边看到像个大粽子的东西,千万别错过)
这是Pappa的官网,吃货们可以去饱个眼福:
http://papparich.com.my
明天来更新吉隆坡的著名美食街部分~~~
----------------------------------------------9月14日更新-----------------------------------------------------
下面就该吉隆坡最为著名的吃货街登场了!
在这些街上,美食多价钱也便宜,你要担心的只有“吃不下了,还想吃”这样的问题,哎,可怜天下吃货心:)
唐人街-茨厂街
china town其实是个小区域的统称,这里四处都是华人餐馆和各种中国风纪念品店,但是要说吃的话还是得去茨厂街,在这里不会一句英语也能吃到饱腹。小兽我肚量实在有限,就选了两家尝尝,各位亲访务必参考自助餐攻略,哈哈。
明记粤式烧腊
港真,我也不知道他家是否很有名,但光在茨厂街上就能见到数家分店,小小的摊位里坐满港剧长相的人,烧鹅、脆皮五花、叉烧什么的随意拼盘,味道嘛,夹一块烧鹅咬下,满嘴冒油,555,写到这我好饿==
冬瓜茶
这家铺面真的很小,小到不是专门去买就要直接无视,但他们家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这里就足已体现它是有多有名了。玻璃柜下面放着炖品原料:罗汉果、龙眼,上面就是冰镇冬瓜茶了,好些老人一手牵着小孩儿一手拎个水杯专程来买,小抿一口,是茶,更是儿时记忆。
阿罗街-黄亚华烤翅
这里白天安安静静,各家食店一律关门,一到晚上可说灯火辉煌堪比庙会,而这样的盛况已持续50余年。让众多吃货慕名的黄亚华小食店就在这条街的末端,四间铺面连成一片,那阵仗完全就是包场,他们家最出名的必然是烤鸡翅了:
啰啰啰,成百个鸡翅一起烤,就这么豪放!可怜我当时已狂吃了整整一天,两对翅膀就是极限,如果不是,一定来个5、6对,因为那味道,啧啧啧,酱汁浓香、甜中带辣,蜂蜜中的花香和腌料的香草气味贴合的十分到位,就着一杯冰柠檬红茶下肚,一个字:爽!
咸蛋苏东
苏东就是鱿鱼,咸蛋裹成得外衣炸得酥脆,里面的鱿鱼谈不上新鲜却也并无腥味,但一定咬趁热了吃,吃多了也会腻。
阿罗街旁H&M负一层---十号胡同
十号胡同是个美食城的名字,而它不同于我们熟见的是,里面当真汇聚了各路美食高手,每一家都声誉满满。小兽选了家肉骨茶开启了这道名小吃的初体验。
品芊肉骨茶
真真就是卤大骨啊!!!不想吐槽了,估计会遭到千人白眼,但不管是第一口,还是啃完最后一根骨,它就是酱卤大骨,额,还是有些药材的味道,好吧就这样,我虽然吐槽它,但并不代表它难吃,港真还是不错了,除了咸= =(另外,肉骨茶店有很多选择,比如猪蹄等)
ps:新加坡的松发肉骨茶,确实不错,但这已是两个派系的问题了,或者是我个人口味= =???
[双子塔压压口水]
今儿更新就酱,客官记得明日再来哦~~
----------------------------------------------9月18日更新-----------------------------------------------------
【一场有关天/地/人的精髓之合--------斯里兰卡红茶】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多么爱茶懂茶的人,不管是绿茶/红茶/花茶,平时也不会特地去茶铺像父辈们一样买个几两存着,直到为了做这期节目,特意来到斯里兰卡的红茶庄园,我才开始留心去观察和了解这些叶子。
覆盖整个斯里兰卡中部高地的大大小小的种植园里,密集又整齐的茶树把群岭山丘染绿,在偶尔出现的村落中,庞大的茶庄厂房尤为显眼,而这次我来到的便是位于Nuwara Eliya(努瓦拉艾利亚)地区的两家百年茶庄(Blue field&Mackwoods),从茶园到工厂,亲睹了一杯茶的诞生。
天/地/人
不是所有热带地区都能种出好咖啡,锡兰恰好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倒霉”的小岛在被大英帝国殖民多年后,惨淡的咖啡种植业状况,终于在19世纪中叶被一个名为James Taylor的爵士彻底转变,从中国带去的古茶树经改良后,让锡兰成为了名扬全球的产茶宝库(即便现在,红茶的出口也占据了整个斯里兰卡出口额的1/4)。
平均2000米海拔的绵延丘陵,贴近赤道的充足光照以及四面环海的湿润气候可以说是锡兰红茶得天独厚的生长优势,当初被大量引入的印度泰米尔劳工,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山岭采茶、制茶,其工艺与传统依旧延用至今(立顿除外,虽说也是名扬世界,但定位不同,这里暂且不提),以下就是一些简单易了的制茶过程:
啊,动力不足了啊,豆瓣上关注率怎么破?码字好累的伐!
明天接着更吧,正式进入《斯里兰卡篇》
至今我已旅行近半年时间(目前任在途中),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今天才突想来豆瓣更个新,对不住啦~~但是美食嘛,无所谓早晚,对不~~它们就在那里,不偏不移,等你入口!
从第一篇起我会根据行程的时间线,逐步发布。
有视频、有美图,吃货们,福利来啦!!
吃货行程概况:
西藏---尼泊尔--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
一口噎,满喉粘西藏/糌粑
![]() |
4月初,吃货小兽在火车上百无聊赖40多小时后,来到了世界屋脊西藏,因三年前已有来过,看到寺庙、经幡、转经筒已不绝新奇,就直奔主题,杀进一家藏餐馆,并顺利遇见了我们这一期的主角糌粑。
![]() |
“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这句歌词对大家应该早不陌生,而这两种食物到底又是怎么个味道,也许就远不如歌词熟悉了,而“糌粑”这个东西,恰好就结合了青稞和酥油两种味道。吃之前,一定要在手里先揉搓、拽紧,就像捏橡皮一样,捏实在了才更方便入口,不然就得当心满桌满衣服都是渣了,不雅观还浪费粮食,不好、不好:)。甜茶是糌粑的多年好搭档,一口糌粑一口甜茶,不然粘得满口都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哦~
![]() |
具体味道咋样嘛,来来来,我已没脸见人了都,视频送上~~哦哈哈哈哈哈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2NDUyNDQ4.html?from=s1.8-1-1.2
----------------------------------------------9月11日更新-----------------------------------------------------
![]() |
在拉萨的时光,总是简单却又充满乐趣,因为作为一个吃货,每天消耗脑力最多的事情中必然离不开那三样: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每餐开动前也惯例是先拍照后动筷子:),这对同行的小饿货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煎熬,下面我就选了些较有代表性的拉萨日常美味,给吃货们奉上:
![]() |
藏面:和内陆大部分地区一样,小麦面粉制成、较粗、口感偏硬,配上牦牛肉熬成的汤底,3~5块/碗,大众价格大众美味。
![]() |
咖喱饭:虽说西藏与印度地区相近,但是咖喱的口味却更偏日式:微微辛辣刺激,土豆煮得很软,覆盖着牦牛肉粒,令人食指大动。
![]() |
牦牛肉:大块头、硬通货,吃肉吃到饱就得来这么一盘,牛肉嚼劲十足、骨肉很容易分离,个人不爱蘸酱。
![]() |
炸羊肉:酥香四溢!一路看了太多的山羊,想象了太多次烤羊肉、炸羊排,终于吃到后,全然没有失望,一个字:“棒”!
![]() |
拉百酸奶:拉萨百货边的一家小小酸奶店,很不起眼但是每天却能卖出300多杯,原料来自自家牧场,上有奶皮却也并不太酸。
甜茶馆的一些日常(仓姑寺甜茶馆)
![]() |
牦牛肉入锅前的准备
![]() |
甜茶熬制和售卖(一壶一壶的,以磅为单位计价)
![]() |
美女压个箱底:)
----------------------------------------------9月12日更新-----------------------------------------------------
![]() |
谈吃,应该是件简单又快乐的事情,但是这一期的话题总有些避不开的沉重在深处颤动,就像这年4月尼泊尔的大地一次次的被凌虐,宁静与幸福在两次接踵而至的7.5级大地震中,被蒙上了死亡的尘埃。
离开尼泊尔已经有些日子了,一直懒着没去着手第二期内容的整理,有太多的故事发生,也有太多的话想说,就像那些咖喱的气味,深刻、挥之不去。
![]() |
Dal bhat,尼泊尔饮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铜盘盛的一碗碗菜肴几乎全是咖喱烹调:咖喱扁豆汤、咖喱烤土豆、咖喱煮鸡肉、咖喱蘸酱,当味觉被十多种香料高度刺激后,用一点素菜来清口再合适不过,当地人不用任何餐具,直接用手把菜和米饭混合后送到嘴里,这是大街小巷里平常的一餐,也是我在ABC徒步路上又爱又恨的餐食:
![]() |
每天5~6小时的负重行走是对体力和精神极大的考验,Dal bhat因可加饭加菜绝对管饱,所以价钱相对实惠、每天必吃,而一层不变的咖喱味也让我和小伙伴们顿顿煎熬,不过,就是这么单一又重复的食物,却成为了同行所有人记忆最深、也时常谈及的东西,它就像一种饮食图腾,代表了尼泊尔甚至南亚地区独有的味道,通过手的温度将食物传递到身体、信仰和灵魂,如同一种生活的力量,让那些看似贫苦的当地人却又幸福的活着。
![]() |
具体味道嘛,小兽还是暴露个吃相,随意挑了家当地小餐馆,又吃了一顿“"难忘的"咖喱大餐,还是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0Nzk1NzI4.html?from=s1.8-1-1.2
----------------------------------------------9月11日更新-----------------------------------------------------
![]() |
“离开拉萨,那里下大雪了;离开博卡拉,那里下冰雹了;离开加都,那里地震了,离开ABC大本营,那里有人失踪了;走过318,那里中断了;路过珠峰,那里雪崩了;去了杜巴广场,那里倒塌了;住了喜马拉雅Guesthouse,那里消失了,这一路,我们玩坏了太多东西太多人,我们在途中遭遇“尼囧”,也没有看到安纳普尔那壮丽的日出,冰川峡谷也在云雾笼罩种未能见得真颜……”
——摘自同行小吃货的朋友圈
![]() |
不是所有吃货都是享受主义,也有我这样没事找虐的。
在拉萨尼泊尔大使馆被捡,忽忽悠悠踏上了喜马拉雅安纳普尔那地区的徒步行程,一丢丢装备都没有,用半天时间在加都的A货小店里淘到衣服和鞋子,就背上包跟着刚认识的伙伴进山了。
![]() |
ABC环线,成熟到多数时间都是在爬石阶,不论是低海拔雨林还是高海拔苔原,总能有大大小小的村落供人歇脚,但这也并不代表它能轻松征服。
![]() |
![]() |
在4月的雨季,冒雨前进已是家常便饭,冲锋衣一透,贴身的衣服也就分不清是雨是汗,两眼专注在脚下的每一步,因为一旦扭伤或是摔倒都将成为噩梦:不通车的深山里没有医务所更不会有救护车,上行下撤都得继续虐完,除非大事故才会有直升机来救援。
![]() |
![]() |
![]() |
8个人在7天时间里,每天都以两三个小时走完别人五六个小时路程的速度暴走,然后无所事事、早早睡觉、早早起床,却没有一天按时早早出发,在别人为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我们却在温泉、宿醉、各种high。
![]() |
从未见任何事可以如此迅速的驱散陌生,让所有人拽成一团相互体谅、鼓励,甚至在途中遇见雪崩和大地震也能庆幸有你我在身边,用无比乐观的心情一路疾行,一路幸运。
![]() |
----------------------------------------------9月14日更新-----------------------------------------------------
【胡吃海喝IN马来西亚】
马六甲地区从来都是远洋交通中的明星,仙女散花般的各种航线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美味,同时也引来了众多像我一样的超级吃货,且不说那些名扬在外的西洋大餐,光是马来本土食物就已经让人口水直冒,何况还有数万华裔撑起的各条吃货街,用成都话来说:“那简直不摆了!!”
这次因为只是过境中转,只有120h签证时间,小兽可是不顾变成胖兽的节奏疯狂觅食(减肥真的很痛苦啊==),从飞机落地开始就没再体验过“饿”是什么感觉,这期特选了一家餐厅和几个代表性的吃货街给大家介绍:
PappaRich
![]() |
挺好玩的名字,“老爸有钱”实在是壕味十足,但其实价格并不算贵,两人餐一般也就100块能饱,想多尝点别的也顶多150块搞定。Pappa年生并不久远,2005年才有了第一家店,但目前在大马就已有70家分店,澳洲也遍地开花,可见人气NB。餐厅采用全无烟厨房形式,与食客亲近无比,这点到和日本多数食事处挺像,用餐环境对我这样的屌丝来说已算高大上,食物本身怎样嘛,我还是直接上图吧:)
![]() |
Pappa's绵绵冰
我的最爱(谁说爱吃甜食就不man了,举个手看我不塞你几口99%纯黑巧克力),就是爱它合着椰浆溶在我嘴里的感觉,一口冰一口布丁根本听不来。
![]() |
海南鸡
关于这道菜,我在后来的行程中真没少吃,但如果不到新加坡,在这里还是可以体验到相对正点的海南鸡味,肌肉纤维细腻可口。
![]() |
炸鱼豆腐
鱼豆腐这种东西,谈不上爱与不爱,但在大马的不少餐馆中还是很容易见其踪影,QQ弹弹略带甜味,当作饭前小菜还是很能唤起食欲。
![]() |
椰汁豆腐脑
还在争论豆腐脑吃甜还是吃咸的朋友们,椰奶味儿的豆腐脑吃过吗?大马人民真是钟爱椰子啊,正餐、甜点、小吃里都爱加点,好在味道确实喜人,小小一勺心情就晴朗了呢~
![]() |
怡宝汤粉
此怡宝非彼怡宝,不是纯净水哦,这是靠近吉隆坡的一个地名。汤清、粉略粗,焦葱油的加入把汤汁的鲜甜提升不少,顿顿都在吃香喝辣的盆友们,来一碗换个口味呗。
![]() |
马来沙爹套饭(忘了,瞎起的)
沙爹串、辣酱小鱼干、煎蛋、咖喱炒饭......东西挺全,都是马来味,用大片叶子盛着(著名马来椰浆饭,就是用大叶子包裹的哦,路边看到像个大粽子的东西,千万别错过)
这是Pappa的官网,吃货们可以去饱个眼福:
http://papparich.com.my
明天来更新吉隆坡的著名美食街部分~~~
----------------------------------------------9月14日更新-----------------------------------------------------
下面就该吉隆坡最为著名的吃货街登场了!
在这些街上,美食多价钱也便宜,你要担心的只有“吃不下了,还想吃”这样的问题,哎,可怜天下吃货心:)
![]() |
唐人街-茨厂街
china town其实是个小区域的统称,这里四处都是华人餐馆和各种中国风纪念品店,但是要说吃的话还是得去茨厂街,在这里不会一句英语也能吃到饱腹。小兽我肚量实在有限,就选了两家尝尝,各位亲访务必参考自助餐攻略,哈哈。
![]() |
明记粤式烧腊
港真,我也不知道他家是否很有名,但光在茨厂街上就能见到数家分店,小小的摊位里坐满港剧长相的人,烧鹅、脆皮五花、叉烧什么的随意拼盘,味道嘛,夹一块烧鹅咬下,满嘴冒油,555,写到这我好饿==
![]() |
冬瓜茶
这家铺面真的很小,小到不是专门去买就要直接无视,但他们家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这里就足已体现它是有多有名了。玻璃柜下面放着炖品原料:罗汉果、龙眼,上面就是冰镇冬瓜茶了,好些老人一手牵着小孩儿一手拎个水杯专程来买,小抿一口,是茶,更是儿时记忆。
![]() |
阿罗街-黄亚华烤翅
这里白天安安静静,各家食店一律关门,一到晚上可说灯火辉煌堪比庙会,而这样的盛况已持续50余年。让众多吃货慕名的黄亚华小食店就在这条街的末端,四间铺面连成一片,那阵仗完全就是包场,他们家最出名的必然是烤鸡翅了:
![]() |
![]() |
啰啰啰,成百个鸡翅一起烤,就这么豪放!可怜我当时已狂吃了整整一天,两对翅膀就是极限,如果不是,一定来个5、6对,因为那味道,啧啧啧,酱汁浓香、甜中带辣,蜂蜜中的花香和腌料的香草气味贴合的十分到位,就着一杯冰柠檬红茶下肚,一个字:爽!
![]() |
咸蛋苏东
苏东就是鱿鱼,咸蛋裹成得外衣炸得酥脆,里面的鱿鱼谈不上新鲜却也并无腥味,但一定咬趁热了吃,吃多了也会腻。
阿罗街旁H&M负一层---十号胡同
十号胡同是个美食城的名字,而它不同于我们熟见的是,里面当真汇聚了各路美食高手,每一家都声誉满满。小兽选了家肉骨茶开启了这道名小吃的初体验。
![]() |
![]() |
![]() |
品芊肉骨茶
真真就是卤大骨啊!!!不想吐槽了,估计会遭到千人白眼,但不管是第一口,还是啃完最后一根骨,它就是酱卤大骨,额,还是有些药材的味道,好吧就这样,我虽然吐槽它,但并不代表它难吃,港真还是不错了,除了咸= =(另外,肉骨茶店有很多选择,比如猪蹄等)
ps:新加坡的松发肉骨茶,确实不错,但这已是两个派系的问题了,或者是我个人口味= =???
[双子塔压压口水]
![]() |
今儿更新就酱,客官记得明日再来哦~~
----------------------------------------------9月18日更新-----------------------------------------------------
【一场有关天/地/人的精髓之合--------斯里兰卡红茶】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多么爱茶懂茶的人,不管是绿茶/红茶/花茶,平时也不会特地去茶铺像父辈们一样买个几两存着,直到为了做这期节目,特意来到斯里兰卡的红茶庄园,我才开始留心去观察和了解这些叶子。
![]() |
覆盖整个斯里兰卡中部高地的大大小小的种植园里,密集又整齐的茶树把群岭山丘染绿,在偶尔出现的村落中,庞大的茶庄厂房尤为显眼,而这次我来到的便是位于Nuwara Eliya(努瓦拉艾利亚)地区的两家百年茶庄(Blue field&Mackwoods),从茶园到工厂,亲睹了一杯茶的诞生。
![]() |
天/地/人
不是所有热带地区都能种出好咖啡,锡兰恰好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倒霉”的小岛在被大英帝国殖民多年后,惨淡的咖啡种植业状况,终于在19世纪中叶被一个名为James Taylor的爵士彻底转变,从中国带去的古茶树经改良后,让锡兰成为了名扬全球的产茶宝库(即便现在,红茶的出口也占据了整个斯里兰卡出口额的1/4)。
平均2000米海拔的绵延丘陵,贴近赤道的充足光照以及四面环海的湿润气候可以说是锡兰红茶得天独厚的生长优势,当初被大量引入的印度泰米尔劳工,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山岭采茶、制茶,其工艺与传统依旧延用至今(立顿除外,虽说也是名扬世界,但定位不同,这里暂且不提),以下就是一些简单易了的制茶过程:
啊,动力不足了啊,豆瓣上关注率怎么破?码字好累的伐!
明天接着更吧,正式进入《斯里兰卡篇》
-
噢 、pumpk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1 17:11:24
-
吃货小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07 12: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