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情商
“不要压制,但也不要放纵。”要节制,节制的目的是平衡,而不是压抑情绪。
情绪健康的婴儿将学会按照照料者安慰他们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当个体已经处于烦躁的状态时,一旦被某种东西触发了情绪失控,不管是愤怒还是焦虑,情绪强度都会特别大。
消除愤怒
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可以消除愤怒。第一种是控制和质疑触发愤怒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获得缓和性信息,能帮助个体对激发愤怒的事件进行再次评估,但它只对一般水平的愤怒发挥很大作用,而对高水平愤怒则没有影响,因为此时个体已经“认知失能”(cognitive incapacitation));第二种是身处不可能进一步引发愤怒的环境,在生气时摆脱对方,等待生理水平恢复平常,冷静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使逐步升级的敌对想法及时刹车,同时可以做深呼吸、散步和肌肉放松。
其他方法:运用自我意识在愤怒或敌意想法刚刚萌芽时就把它们遏制住,并且把它们写下来;一旦控制了一连串敌意想法的发生,个体就可以对他们进行质疑和再次评估(不过也仍然是在升级为暴怒之前比较有效)。
宣泄愤怒对平息愤怒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愤怒爆发通常唤起情绪脑,使人感到更加愤怒,延长愤怒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终止愤怒的情绪。更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冷静下来,然后用更有建设性或自信的口吻,与对方面对面地解决争端。
舒缓焦虑
忧虑是所有焦虑的核心。
忧虑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对一个问题反复琢磨,进行建设性的反思,看起来可能像忧虑,但会产生解决方法,其基础是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是在危险出现之前进行预期,针对危机想出积极地应对措施。
问题在于慢性、反复的忧虑,循环往复,而且永远无法得出积极的解决方案。慢性忧虑具有轻度情绪失控的所有特征:似乎没有任何由来,无法控制,并引发持续的焦虑感,理智无法推到忧虑的城墙,忧虑者对其所忧虑的事物抱着一成不变的看法。持续下去将产生焦虑障碍。
解决的办法:积极主动地质疑忧虑的想法。“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肯定只有一种办法甚至没有办法阻止事情的发生吗?可以采取哪些建设性的措施?一直忧心忡忡真的有用吗?”质疑忧虑,也可以防止被忧虑劝服...
管理忧郁
不是所有的悲伤都应该逃避。由损失所导致的悲伤具有某种好处:悲伤会降低我们对娱乐和休闲的兴趣,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损失,并削弱开始新尝试的能量——至少暂时如此;悲伤相当于碌碌人生中的一种反省性撤退,让我们暂时停止追求、哀悼损失,认真思考其中的意义,最后进行生理调节并展开新的计划,让生活继续下去。
完全的抑郁则没有好处。可怕的表现:自我憎恶、无用感,令人窒息的焦虑,失去一起快乐,最后是希望的消失。
对抗轻度抑郁的两种方法:一是质疑沉思的核心想法,质问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积极的替代想法;而是积极参加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不过,如果个体在社交场合仍然对不快的事情念念不忘,社交反而会延长他的悲伤情绪)。
哭泣有时候可以终止悲伤,但也会让人对绝望的理由念念不忘,使人们越来越陷入沉思,延长悲伤的感觉。
有氧运动是摆脱轻度抑郁以及其他消极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取得小小的胜利或获得简单的成功也是改善情绪的有效方法,比如把堆积已久的家务活儿做完或完成其他有待解决的任务。提升自我形象也能让人快乐起来。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framing),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帮助有需要的人。抑郁起源于对自身的沉思和关注,如果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将会使我们摆脱对自身的痴迷。
情绪健康的婴儿将学会按照照料者安慰他们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当个体已经处于烦躁的状态时,一旦被某种东西触发了情绪失控,不管是愤怒还是焦虑,情绪强度都会特别大。
消除愤怒
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可以消除愤怒。第一种是控制和质疑触发愤怒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获得缓和性信息,能帮助个体对激发愤怒的事件进行再次评估,但它只对一般水平的愤怒发挥很大作用,而对高水平愤怒则没有影响,因为此时个体已经“认知失能”(cognitive incapacitation));第二种是身处不可能进一步引发愤怒的环境,在生气时摆脱对方,等待生理水平恢复平常,冷静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使逐步升级的敌对想法及时刹车,同时可以做深呼吸、散步和肌肉放松。
其他方法:运用自我意识在愤怒或敌意想法刚刚萌芽时就把它们遏制住,并且把它们写下来;一旦控制了一连串敌意想法的发生,个体就可以对他们进行质疑和再次评估(不过也仍然是在升级为暴怒之前比较有效)。
宣泄愤怒对平息愤怒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愤怒爆发通常唤起情绪脑,使人感到更加愤怒,延长愤怒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终止愤怒的情绪。更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冷静下来,然后用更有建设性或自信的口吻,与对方面对面地解决争端。
舒缓焦虑
忧虑是所有焦虑的核心。
忧虑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对一个问题反复琢磨,进行建设性的反思,看起来可能像忧虑,但会产生解决方法,其基础是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是在危险出现之前进行预期,针对危机想出积极地应对措施。
问题在于慢性、反复的忧虑,循环往复,而且永远无法得出积极的解决方案。慢性忧虑具有轻度情绪失控的所有特征:似乎没有任何由来,无法控制,并引发持续的焦虑感,理智无法推到忧虑的城墙,忧虑者对其所忧虑的事物抱着一成不变的看法。持续下去将产生焦虑障碍。
解决的办法:积极主动地质疑忧虑的想法。“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肯定只有一种办法甚至没有办法阻止事情的发生吗?可以采取哪些建设性的措施?一直忧心忡忡真的有用吗?”质疑忧虑,也可以防止被忧虑劝服...
管理忧郁
不是所有的悲伤都应该逃避。由损失所导致的悲伤具有某种好处:悲伤会降低我们对娱乐和休闲的兴趣,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损失,并削弱开始新尝试的能量——至少暂时如此;悲伤相当于碌碌人生中的一种反省性撤退,让我们暂时停止追求、哀悼损失,认真思考其中的意义,最后进行生理调节并展开新的计划,让生活继续下去。
完全的抑郁则没有好处。可怕的表现:自我憎恶、无用感,令人窒息的焦虑,失去一起快乐,最后是希望的消失。
对抗轻度抑郁的两种方法:一是质疑沉思的核心想法,质问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积极的替代想法;而是积极参加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不过,如果个体在社交场合仍然对不快的事情念念不忘,社交反而会延长他的悲伤情绪)。
哭泣有时候可以终止悲伤,但也会让人对绝望的理由念念不忘,使人们越来越陷入沉思,延长悲伤的感觉。
有氧运动是摆脱轻度抑郁以及其他消极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取得小小的胜利或获得简单的成功也是改善情绪的有效方法,比如把堆积已久的家务活儿做完或完成其他有待解决的任务。提升自我形象也能让人快乐起来。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framing),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帮助有需要的人。抑郁起源于对自身的沉思和关注,如果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将会使我们摆脱对自身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