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哲学
我所理解的哲学
我所理解的哲学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个不好定义的词汇。搜狗百科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说了这么多,就一个感觉:空,空无一物!其实也就是这一个空,道出的是哲学的真正内涵。何处此言呢?早在亚里士多德哪儿,他就把他《物理学》之后的东西称为“物理学之后”,也叫“形而上学”。“形而上学”高于具体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哲学研究的是形而上的东西,不是具体的物体事件,所以这哲学内涵的见解用“空无一物”来解释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
哲学有何用处?
既然空无一物,学习哲学有何用处?效用问题本来不是一个哲学人该考虑的问题,哲学人考虑的是“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而不是条件句“我们做了有何用?”或者“如果,那么”。但一定要有一个回答的话,我想很多哲学家说过:哲学的学习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第欧根尼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第欧根尼,曾多次派人去请他。孤傲的第欧根尼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当时第欧根尼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第欧根尼。”
这样的故事很多,关于泰勒斯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关于阿基米德的等等。正如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所讲,哲学家并非没有能力赚取钱财,只是兴趣并未在此!
什么人适合玩哲学?
纵观西方哲学史(学哲学首先要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我没有贬低中国哲学的意思,这儿也不比较中西哲学),从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起,几千年来哲学家们的家庭出生不是一般的好。就如上文提到的第欧根尼,就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马克思、恩格斯不用多说;之后还有维特根斯坦之辈家庭都属于富可敌国。平民哲学家就那么寥寥几个,康德、卢梭等。
之所以说这么多关于哲学家家庭背景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普遍是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而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讲,学习哲学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闲暇、惊异、自由。这三样东西不是一般人都具备的,归结起来只有一种人可以拥有:闲暇、惊异和自由。那就是生来有钱且有着好奇心的富二代,对就是富二代(目前对于富二代很多人不满,但不得不说世界的进步真的就是由很多有为的富二代创造的,富二代身上的能量不是我等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正是这部分有着良好基础家底的人,以家底为支撑去攀登精神的高峰,很多哲学的思想达到了当时人类精神的顶点,但他们最后都有一个相似的情况就是人还活着钱用完了,穷困潦倒的过活。我们敬爱的马克思爷爷,几个月都没上过街,只因为没有裤子穿。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哲学的定位和复位
目前的哲学口碑处境担忧,甚至一些人报以歧视的态度。我想原因在于哲学的定位缺失。
上文所讲也大概所讲,哲学的定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娱乐方式,这一学科从来不是人人都要必修精通的科目;而且这一部分人还应该定位定得很高,高而雅。本人认为哲学是一种庸俗的哲学,鸡汤型的哲学,失去了原本本该有“高大上”。“高大上”才是哲学应有的定位,成为社会中的一种奢侈品,一种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现实中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很深,一听到哲学就有想嘲笑的感觉。当然这背后有着很多现实的原因,在这儿不去深究,我只讲事实。
对于哲学的未来,说实在的,我也很迷茫。我只求像豆瓣小组这样的哲学圈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想这样一步一步的就会有未来。
读行者
喜不喜欢我都请关注
我所理解的哲学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个不好定义的词汇。搜狗百科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说了这么多,就一个感觉:空,空无一物!其实也就是这一个空,道出的是哲学的真正内涵。何处此言呢?早在亚里士多德哪儿,他就把他《物理学》之后的东西称为“物理学之后”,也叫“形而上学”。“形而上学”高于具体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哲学研究的是形而上的东西,不是具体的物体事件,所以这哲学内涵的见解用“空无一物”来解释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
哲学有何用处?
既然空无一物,学习哲学有何用处?效用问题本来不是一个哲学人该考虑的问题,哲学人考虑的是“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而不是条件句“我们做了有何用?”或者“如果,那么”。但一定要有一个回答的话,我想很多哲学家说过:哲学的学习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第欧根尼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第欧根尼,曾多次派人去请他。孤傲的第欧根尼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当时第欧根尼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第欧根尼。”
这样的故事很多,关于泰勒斯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关于阿基米德的等等。正如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所讲,哲学家并非没有能力赚取钱财,只是兴趣并未在此!
什么人适合玩哲学?
纵观西方哲学史(学哲学首先要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我没有贬低中国哲学的意思,这儿也不比较中西哲学),从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起,几千年来哲学家们的家庭出生不是一般的好。就如上文提到的第欧根尼,就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马克思、恩格斯不用多说;之后还有维特根斯坦之辈家庭都属于富可敌国。平民哲学家就那么寥寥几个,康德、卢梭等。
之所以说这么多关于哲学家家庭背景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普遍是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而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讲,学习哲学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闲暇、惊异、自由。这三样东西不是一般人都具备的,归结起来只有一种人可以拥有:闲暇、惊异和自由。那就是生来有钱且有着好奇心的富二代,对就是富二代(目前对于富二代很多人不满,但不得不说世界的进步真的就是由很多有为的富二代创造的,富二代身上的能量不是我等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正是这部分有着良好基础家底的人,以家底为支撑去攀登精神的高峰,很多哲学的思想达到了当时人类精神的顶点,但他们最后都有一个相似的情况就是人还活着钱用完了,穷困潦倒的过活。我们敬爱的马克思爷爷,几个月都没上过街,只因为没有裤子穿。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哲学的定位和复位
目前的哲学口碑处境担忧,甚至一些人报以歧视的态度。我想原因在于哲学的定位缺失。
上文所讲也大概所讲,哲学的定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娱乐方式,这一学科从来不是人人都要必修精通的科目;而且这一部分人还应该定位定得很高,高而雅。本人认为哲学是一种庸俗的哲学,鸡汤型的哲学,失去了原本本该有“高大上”。“高大上”才是哲学应有的定位,成为社会中的一种奢侈品,一种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现实中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很深,一听到哲学就有想嘲笑的感觉。当然这背后有着很多现实的原因,在这儿不去深究,我只讲事实。
对于哲学的未来,说实在的,我也很迷茫。我只求像豆瓣小组这样的哲学圈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想这样一步一步的就会有未来。
读行者
喜不喜欢我都请关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