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名人故事——唯品会沈亚:世上本无“妖股” 全凭顺势而为
![]() |
![]() |
(文 l 华商韬略)
2012年3月23日,上线近四年的唯品会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并因其开盘后,股价的奇特变化曲线,被市场称为“第一妖股”。
其实,唯品会上市前8天,其创始人沈亚就带队一众高管飞抵美国。当时沈亚怀着平常心,向投资者推销公司。然而唯品会作为中国概念股,并不被当时沉浸在低迷氛围中的投资者看好,最终发行价从8.5美元~10.5美元/股下调至6.5美元/股,并在开盘后一度跌至4美元/股,被业界称为“流血上市”。
这种低迷持续了近半年时间,之后,唯品会仿佛奇迹般开始逆袭。
上市后的第四季度,由于公司盈利状况好转,唯品会股价垂直升空,截至2014年3月,即唯品会上市两年,公司股价约170美元/股,暴涨26倍。而这并不是顶点。2014唯品会股价一度冲高至229美元/股,被市场称为“第一妖股”。
彼时个人身家已破百亿元人民币的唯品会董事长沈亚,却并不喜欢这个说法。他从不认可“妖股”之说,在他看来,唯品会赢在顺势。
他说,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就是顺势。
唯品会这几年一直专注于做时尚消费品牌的特卖。首先从生意时机来说,中国分布严重不均的零售环境,使得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很难就近购买到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时尚精品,这种现实,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唯品会的起飞。其跨越地域的网络平台,以及深度折扣的特卖模式,都生逢其时。
其次,尽管唯品会专注特卖,被一些人定位为“垂直电商”,但其提供的线上商品品类,却绝不单一,绝不“垂直”。理由很简单,这群由女性主导的消费人群,不仅会给自己添置新衣服、新包包,也会给孩子买奶粉,给老公买领带,给公婆买休闲鞋。
而沈亚只是顺势贴合这群人的消费习惯,让唯品会覆盖服饰、美妆、母婴、居家等诸多品类,确立起唯品会如今的商品架构,开启了“向一群人做所有的生意,而不是向所有人做一种生意”的商业模式,用唯品会做“世界上最好做的生意”。■
![]() |
(敬请搜索关注“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华商名人堂APP”,阅读华人商界更多“有价值的人物、事件与思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