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证人、书店与伍尔夫
今天一整天都请了假,静静地读读书、看看电影。
微博电影博主给出了关于犯罪、关于法庭的电影名单,我选取了其中的《控方证人》来观看。这是一部黑白片,由推理悬疑小说界的大师阿加莎的作品改编而成。整体来说,电影的观赏性是比较强的,节奏把握得不错,故事随着冲突和疑点展开着。
主角是一名患上了心脏病、刚刚出院的大律师,他有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陋习”,忍受不了护士啰嗦劝告时的无奈咆哮,不顾身体健康偷偷抽雪茄,并且又因怕护士责怪而采取一些狡猾的小手段。面对雪茄的诱惑如此不坚定之人,却又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当事人坚定地进行辩护的律师。虽然有时他胸有成竹的得意表情让我很想发生了点什么来挫挫他的气焰,但也不影响他在我心中的整体的可爱的形象。而另一名角色,克里斯汀,其实按片名来说,她才是主角。她出场时冷静的神情、冷硬的语言都让我印象深刻,并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她的表现。在影片前半部分,我都在等待着她带来一些惊人的线索或有趣的故事。不过在后半部分,当她作为控方证人出庭时,我就开始怀疑,她是否为了帮助被告人即她的“丈夫”而为控方作证。因为进行到后半部分,克里斯汀背后的故事并没有得到多少展开,也没有挖掘她的状态,我相信这样一部高分电影,不会像那种拙劣的、在影片主体部分不展现任何信息或线索、只在结尾将所有的背后的“隐情”摊在观众面前的电影。所以如果前面没有暗示克里斯汀的故事走向,那么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可能性了——克里斯汀在帮助被告人。当然结尾也揭示了,她这么做就了因为爱,因为深爱她的“丈夫”,所以愿意充当一个作伪证的控方证人,使控方的证据链断裂,令被告人得以被判无罪。看到这里,我又是感慨又是无奈。又是爱。这个缘由实在老土却又永恒。总有些复杂的案子,你挖到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为了爱,因为有爱,所以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你会感叹,哦,难怪这样。但是看得多了,就希望能够出现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将人性探究得更深层、丰富一些。
电影结尾的节奏我认为过快了。相比前面的循序渐进,快慢有度,结尾就显得有点仓促,似乎就是为了把事实说出来就够了。因此被告人的角色就只有那样一点变化,那位黑发姑娘的表现又显得奇奇怪怪,律师的复杂心境赏未表现足够,克里斯汀的怒火还没上升到杀人的程度,然后就如同电影呈现的那个样子了。最后不免有些可惜。不过,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英国法庭的风格使人印象深刻,控辩双方和法官的表现都使我对英国庭审的方式有了更深、更生动的认知。所以还是推荐的。
下午又不幸地头痛了,于是想看看关于书或书店的纪录片来放松一下大脑。我是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我对书和书店的那一种微妙又深情的感受的。无论看什么,我都容易较真,从而陷入“思考”状态,这样一来,就不得不用脑,头痛就愈发难耐。但是如果看一些与书或书店相关的东西,我就会比较容易进入享受的状态,能够放松心情,就让思维顺着节奏流淌,像静静的河流一样,并且没有任何阻碍,没有停滞。
我找到了一部NHK拍的、名为《纪伊国屋书店 漫步书林》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由摄制人员在纪伊国屋书店逗留了24小时拍摄完成的。它采取的方式是,截取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观察在那个时间点或段,书店内读者的主要构成人员,然后进行采访。我个人觉得镜头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刚开始那一段,镜头摇晃得很厉害,
微博电影博主给出了关于犯罪、关于法庭的电影名单,我选取了其中的《控方证人》来观看。这是一部黑白片,由推理悬疑小说界的大师阿加莎的作品改编而成。整体来说,电影的观赏性是比较强的,节奏把握得不错,故事随着冲突和疑点展开着。
主角是一名患上了心脏病、刚刚出院的大律师,他有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陋习”,忍受不了护士啰嗦劝告时的无奈咆哮,不顾身体健康偷偷抽雪茄,并且又因怕护士责怪而采取一些狡猾的小手段。面对雪茄的诱惑如此不坚定之人,却又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当事人坚定地进行辩护的律师。虽然有时他胸有成竹的得意表情让我很想发生了点什么来挫挫他的气焰,但也不影响他在我心中的整体的可爱的形象。而另一名角色,克里斯汀,其实按片名来说,她才是主角。她出场时冷静的神情、冷硬的语言都让我印象深刻,并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她的表现。在影片前半部分,我都在等待着她带来一些惊人的线索或有趣的故事。不过在后半部分,当她作为控方证人出庭时,我就开始怀疑,她是否为了帮助被告人即她的“丈夫”而为控方作证。因为进行到后半部分,克里斯汀背后的故事并没有得到多少展开,也没有挖掘她的状态,我相信这样一部高分电影,不会像那种拙劣的、在影片主体部分不展现任何信息或线索、只在结尾将所有的背后的“隐情”摊在观众面前的电影。所以如果前面没有暗示克里斯汀的故事走向,那么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可能性了——克里斯汀在帮助被告人。当然结尾也揭示了,她这么做就了因为爱,因为深爱她的“丈夫”,所以愿意充当一个作伪证的控方证人,使控方的证据链断裂,令被告人得以被判无罪。看到这里,我又是感慨又是无奈。又是爱。这个缘由实在老土却又永恒。总有些复杂的案子,你挖到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为了爱,因为有爱,所以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你会感叹,哦,难怪这样。但是看得多了,就希望能够出现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将人性探究得更深层、丰富一些。
电影结尾的节奏我认为过快了。相比前面的循序渐进,快慢有度,结尾就显得有点仓促,似乎就是为了把事实说出来就够了。因此被告人的角色就只有那样一点变化,那位黑发姑娘的表现又显得奇奇怪怪,律师的复杂心境赏未表现足够,克里斯汀的怒火还没上升到杀人的程度,然后就如同电影呈现的那个样子了。最后不免有些可惜。不过,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英国法庭的风格使人印象深刻,控辩双方和法官的表现都使我对英国庭审的方式有了更深、更生动的认知。所以还是推荐的。
下午又不幸地头痛了,于是想看看关于书或书店的纪录片来放松一下大脑。我是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我对书和书店的那一种微妙又深情的感受的。无论看什么,我都容易较真,从而陷入“思考”状态,这样一来,就不得不用脑,头痛就愈发难耐。但是如果看一些与书或书店相关的东西,我就会比较容易进入享受的状态,能够放松心情,就让思维顺着节奏流淌,像静静的河流一样,并且没有任何阻碍,没有停滞。
我找到了一部NHK拍的、名为《纪伊国屋书店 漫步书林》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由摄制人员在纪伊国屋书店逗留了24小时拍摄完成的。它采取的方式是,截取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观察在那个时间点或段,书店内读者的主要构成人员,然后进行采访。我个人觉得镜头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刚开始那一段,镜头摇晃得很厉害,
-
豆友16371393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7 21: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