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下一个轮回的十八岁,有酒有肉有姑娘
自爆炸到现在已经48小时过去了,大火已经扑灭,搜救还在继续,安置还在进行,物资还在调运,逝去的名单还在增长。今天已经打算不再去安置点了,志愿者已经越来越多,不像爆炸当晚那么缺人手了,而且现场需要的是更多有组织的志愿者组织,自己前去反而会造成麻烦,我也就回来了。
爆炸当晚,我也是很幸运,第三声爆炸刚结束,我才到小区门口,我们小区虽然也受到波及,但是我的公寓这面正好并没有受到损坏,我站在小区门口,因为紧挨着医院,爆炸完不久,很多人便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的浑身是血,有的坐在机车后面,问医院在哪里,有的就是光着脚冲过来,我赶紧去医院,前门已经被震碎,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进去,那个时候缺人,也没有人在那里疏导,我住这附近,比较了解情况,正好知道入口,赶紧把人从急诊门带进去,刚开始的几波还行,带进去我就在外面继续把受伤的人领进去,后来在门口看见一家子外国人,妈妈报着孩子冲过来,看他们惊恐的面孔就是急需帮助,那个爸爸赶紧过来问我能不能帮助他们,我把他们带进去了之后,本来想继续出去帮忙,结果他们要我留下来做翻译,我就没有出去,一直呆在医院里面,好多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部分都是因为冲击波太大,被锋利物体扎上,尤其是玻璃,还有些是以为地震,冲出来的时候没穿鞋,街道,楼道上到处都是玻璃,扎伤的,那一家外国人就是这样受的伤,妈妈拼命护住小孩,小孩一脸恐惧,陌生人一碰就哭。刚开始还都是受伤的群众,我和本来该下班的医院的食堂工作人员一起,搬东西,推担架,帮着医生照明,就在这个时候,救护车又来了,我看见一个用消防服盖上的一个消防员,能看见的身体部分都被烧变形了,赶紧被推进了ICU,后面几个都是推着轮椅,那一瞬间,整个病房的气氛都凝固了,有些女生已经开始哭泣,可能又过了一两个小时,可能是他们战友,在那里想见受伤的战友,我看他们急切的表情,巴不得冲进去了,幸好护士过来安抚他们,还有一些家属,也被部队的指挥员劝阻着先不要见。这个时候那家外国人所在国际学校的中方联系人找了过来,我就进了病房,一直和医生聊天,我说刚刚那个战士呢,怎么样,他说凶多吉少,我说不出来话,这个时候给那个孩子的妈妈清理伤口,在给她清理之前,她一直说,“I am OK.I am OK.Please check my son.”中间有记者本来要采访她和她儿子,她以为那个录音的是摄像机,她怕吓到孩子,一直说着“Don’t!Don’t!”在给孩子检查完之后,依次给孩子爸爸还有妈妈检查,本来妈妈抱着孩子跑得飞快,我以为她应该没什么事,我也是这样跟医生说的,所以她最后检查,结果她伤得最严重,她英语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我只能跟他丈夫说,丈夫再给她翻译,我帮医生摁着她的脚,给她消毒,她特别疼,但是她却使劲抱着孩子,“I love u,my son.I love u……”后来孩子爸爸所在的国际学校的老师过来了,她跟我聊了会儿,大致情况了解了之后,妈妈怕孩子还有事,就说今晚不去酒店,坚持要留在医院,怕爆炸之后的空气污染,医生说医院毕竟有空气循环系统,还是很安全的。这个时候我才跟医生聊起来,我叫他峰哥,原来跟我一个小区,他的房间不太幸运,床边上的玻璃全部震碎,洒在了床上,他当时起来立马把玻璃渣子堆在一边,就急冲冲向医院方向跑过来,多聊一会儿,我才发现我们的阳历生日是一天,而且就是当天晚上,虽然我不过阳历生日,但是峰哥说咱俩也算是一种缘分,加了微信,这个时候我看医院已经从市里还有召回休息的医生和护士,人员已经非常充足了,光门口就有几十个,而且医院这种相对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地方,我觉得我帮得太有限了,最后查了一遍那一家外国人还有给峰哥打好招呼就撤了,出来的时候都四点多了,正好同事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样,他们五大街那边警察已经通知他们不能再住,怕二次爆炸,就往我这儿赶了,他一听说我住十八楼就不上去了,怕不安全,我后来想了想回去带了点必备的东西就下来,就去公园,躺在草坪上休息了一个多小时,被蚊子叮得实在受不了了,而且已经六点多了,我看也没有什么危险,就回去洗漱了。早上去公司,一会儿就通知不上班,回来开始挨个回昨晚没时间回大家的消息,收到太多关心和问候,没有时间回复,只是发了几条状态和朋友圈报平安。回来补觉的路上,看见消防车上的官兵,一脸疲惫,昨夜应该不只是疲惫,他们还经历了失去战友的痛。
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离一个公共事件这么近,陡然想起08年的时候,还在高中,发生512的时候自己很想尽绵薄之力,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状态,现在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其实能做的也很少。
今天很多人已经去安置点或者撤到市区了,明显滨海新区人少了不少,对面的电影院今天也重新开业了,虽然好多餐厅还是未营业,但是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
昨天刷着微博,看到了那个牺牲的不满十八岁的消防员牺牲的消息,看她姐姐的微博,定位就在我楼下,可是弟弟却没能见到你的到来。请记住他的名字:袁海。
十八岁,我们在干嘛呢,还在和朋友KTV里high歌还是奋战在高考,这会儿应该是拿着通知书等着入学最后的疯狂,或者正在追着某个姑娘,然后他已经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切了,他把他的18定格在了这里。
伊拉克同事问我,你们中国人信仰宗教吗,我说反正我不信啊,他说那你相信来生吗,我说可能有吧,我也不知道,他告诉我他们相信有来生,因为做过好事,承受今生的苦难的人,才能在来生享受更好的生活。
袁海,愿你下一个轮回的十八岁,有酒有肉有姑娘。
爆炸当晚,我也是很幸运,第三声爆炸刚结束,我才到小区门口,我们小区虽然也受到波及,但是我的公寓这面正好并没有受到损坏,我站在小区门口,因为紧挨着医院,爆炸完不久,很多人便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的浑身是血,有的坐在机车后面,问医院在哪里,有的就是光着脚冲过来,我赶紧去医院,前门已经被震碎,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进去,那个时候缺人,也没有人在那里疏导,我住这附近,比较了解情况,正好知道入口,赶紧把人从急诊门带进去,刚开始的几波还行,带进去我就在外面继续把受伤的人领进去,后来在门口看见一家子外国人,妈妈报着孩子冲过来,看他们惊恐的面孔就是急需帮助,那个爸爸赶紧过来问我能不能帮助他们,我把他们带进去了之后,本来想继续出去帮忙,结果他们要我留下来做翻译,我就没有出去,一直呆在医院里面,好多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部分都是因为冲击波太大,被锋利物体扎上,尤其是玻璃,还有些是以为地震,冲出来的时候没穿鞋,街道,楼道上到处都是玻璃,扎伤的,那一家外国人就是这样受的伤,妈妈拼命护住小孩,小孩一脸恐惧,陌生人一碰就哭。刚开始还都是受伤的群众,我和本来该下班的医院的食堂工作人员一起,搬东西,推担架,帮着医生照明,就在这个时候,救护车又来了,我看见一个用消防服盖上的一个消防员,能看见的身体部分都被烧变形了,赶紧被推进了ICU,后面几个都是推着轮椅,那一瞬间,整个病房的气氛都凝固了,有些女生已经开始哭泣,可能又过了一两个小时,可能是他们战友,在那里想见受伤的战友,我看他们急切的表情,巴不得冲进去了,幸好护士过来安抚他们,还有一些家属,也被部队的指挥员劝阻着先不要见。这个时候那家外国人所在国际学校的中方联系人找了过来,我就进了病房,一直和医生聊天,我说刚刚那个战士呢,怎么样,他说凶多吉少,我说不出来话,这个时候给那个孩子的妈妈清理伤口,在给她清理之前,她一直说,“I am OK.I am OK.Please check my son.”中间有记者本来要采访她和她儿子,她以为那个录音的是摄像机,她怕吓到孩子,一直说着“Don’t!Don’t!”在给孩子检查完之后,依次给孩子爸爸还有妈妈检查,本来妈妈抱着孩子跑得飞快,我以为她应该没什么事,我也是这样跟医生说的,所以她最后检查,结果她伤得最严重,她英语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我只能跟他丈夫说,丈夫再给她翻译,我帮医生摁着她的脚,给她消毒,她特别疼,但是她却使劲抱着孩子,“I love u,my son.I love u……”后来孩子爸爸所在的国际学校的老师过来了,她跟我聊了会儿,大致情况了解了之后,妈妈怕孩子还有事,就说今晚不去酒店,坚持要留在医院,怕爆炸之后的空气污染,医生说医院毕竟有空气循环系统,还是很安全的。这个时候我才跟医生聊起来,我叫他峰哥,原来跟我一个小区,他的房间不太幸运,床边上的玻璃全部震碎,洒在了床上,他当时起来立马把玻璃渣子堆在一边,就急冲冲向医院方向跑过来,多聊一会儿,我才发现我们的阳历生日是一天,而且就是当天晚上,虽然我不过阳历生日,但是峰哥说咱俩也算是一种缘分,加了微信,这个时候我看医院已经从市里还有召回休息的医生和护士,人员已经非常充足了,光门口就有几十个,而且医院这种相对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地方,我觉得我帮得太有限了,最后查了一遍那一家外国人还有给峰哥打好招呼就撤了,出来的时候都四点多了,正好同事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样,他们五大街那边警察已经通知他们不能再住,怕二次爆炸,就往我这儿赶了,他一听说我住十八楼就不上去了,怕不安全,我后来想了想回去带了点必备的东西就下来,就去公园,躺在草坪上休息了一个多小时,被蚊子叮得实在受不了了,而且已经六点多了,我看也没有什么危险,就回去洗漱了。早上去公司,一会儿就通知不上班,回来开始挨个回昨晚没时间回大家的消息,收到太多关心和问候,没有时间回复,只是发了几条状态和朋友圈报平安。回来补觉的路上,看见消防车上的官兵,一脸疲惫,昨夜应该不只是疲惫,他们还经历了失去战友的痛。
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离一个公共事件这么近,陡然想起08年的时候,还在高中,发生512的时候自己很想尽绵薄之力,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状态,现在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其实能做的也很少。
今天很多人已经去安置点或者撤到市区了,明显滨海新区人少了不少,对面的电影院今天也重新开业了,虽然好多餐厅还是未营业,但是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
昨天刷着微博,看到了那个牺牲的不满十八岁的消防员牺牲的消息,看她姐姐的微博,定位就在我楼下,可是弟弟却没能见到你的到来。请记住他的名字:袁海。
十八岁,我们在干嘛呢,还在和朋友KTV里high歌还是奋战在高考,这会儿应该是拿着通知书等着入学最后的疯狂,或者正在追着某个姑娘,然后他已经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切了,他把他的18定格在了这里。
伊拉克同事问我,你们中国人信仰宗教吗,我说反正我不信啊,他说那你相信来生吗,我说可能有吧,我也不知道,他告诉我他们相信有来生,因为做过好事,承受今生的苦难的人,才能在来生享受更好的生活。
袁海,愿你下一个轮回的十八岁,有酒有肉有姑娘。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