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3、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1 规范实施综合农业措施 综合采取农业措施培养健壮树体,提高抗病力,营造不利于病虫繁殖和传播蔓延的田间环境。可采用双篱架或V型架单行小拱棚简易避雨栽培,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主要农业措施标准是:行距2.5—3.0 米,3年以上园株距宜调整到1.5-2.0 米。排灌水系统必须保证50 厘米深土层范围内能满足根系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结果部位距地面高于70厘米以上,采用干高1.2-1.3米的高宽垂架式更佳,生长势较弱、叶片偏小品种的梢间距不低于15厘米,生长势较旺叶片较大品种的梢间距不低于18厘米。果实着色前疏除过多果穗,将每亩产量控制在1250—1500公斤,及时进行果穗套袋。对容易发生日灼病的品种,在5月下旬用遮阳网遮挡果穗部位,能有效减轻日灼病发生。冬 季清园时,彻底消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
3.2适时进行常规喷药 ①葡萄萌芽绒球期(2月下旬)选择晴朗天气喷一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②新梢2—3叶期喷一次杀菌剂(3月中旬),重点预防黑痘病,兼防褐斑病。③花前3—5天喷一次杀菌剂( 4月下旬)重点预防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黑症病和霜霉病等。④谢花末期喷一次杀菌、杀虫剂(5月上旬末期),重点预防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蓟马和介壳虫等。⑤果实套袋前喷一次杀菌剂(6月上中旬),重点预防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房枯病、蓟马和介壳虫等。⑥果实着色初期喷一次杀菌剂(6月上旬至7 月下旬,视品种情况),重点预防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房枯病和介壳虫等。⑦“立秋”前后(8月上旬)遇降雨前喷一次,杀菌剂,重点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和树体安全的前提下,具体农药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主要防治病虫害和需要兼防病虫害种类,合理混用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喷药次数。套袋前的农药选择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在果面留下药斑而影响外观。
防治黑症病,兼防褐斑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不能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使用)和1:0.5:200波尔多液等喷雾。
防治灰霉病:可选用40%施加乐(嘧霉胺)悬浮剂1OOO—1 500倍液、或22.2%戴挫霉乳油1000—1500倍液和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霜霉病:可选用1:0.7:200波尔多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等喷雾。
防治白腐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水乳剂1500—2000倍液和22.2%戴挫霉乳油1000—1200倍液等喷雾。
防治炭疽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和25%阿米西达水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房枯病: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和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等喷雾。 防治介壳虫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和40%杀扑磷1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和 2.5%三氟氯氰菊醋(功夫)2500倍液等喷雾。
3.3及时采取应急性措施
在规范实施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对果园勤观察,发现病虫为害及时对症处理,避免扩展蔓延,一方面,在受害叶枝及果穗较少时及时,及时剪除带病虫枝叶、果穗;另一方面,对症选择前述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或杀虫剂,及时对病虫害发生中心及附近区域或全园啧雾1—2次。
www.jsogl.com
3.1 规范实施综合农业措施 综合采取农业措施培养健壮树体,提高抗病力,营造不利于病虫繁殖和传播蔓延的田间环境。可采用双篱架或V型架单行小拱棚简易避雨栽培,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主要农业措施标准是:行距2.5—3.0 米,3年以上园株距宜调整到1.5-2.0 米。排灌水系统必须保证50 厘米深土层范围内能满足根系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结果部位距地面高于70厘米以上,采用干高1.2-1.3米的高宽垂架式更佳,生长势较弱、叶片偏小品种的梢间距不低于15厘米,生长势较旺叶片较大品种的梢间距不低于18厘米。果实着色前疏除过多果穗,将每亩产量控制在1250—1500公斤,及时进行果穗套袋。对容易发生日灼病的品种,在5月下旬用遮阳网遮挡果穗部位,能有效减轻日灼病发生。冬 季清园时,彻底消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
3.2适时进行常规喷药 ①葡萄萌芽绒球期(2月下旬)选择晴朗天气喷一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②新梢2—3叶期喷一次杀菌剂(3月中旬),重点预防黑痘病,兼防褐斑病。③花前3—5天喷一次杀菌剂( 4月下旬)重点预防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黑症病和霜霉病等。④谢花末期喷一次杀菌、杀虫剂(5月上旬末期),重点预防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蓟马和介壳虫等。⑤果实套袋前喷一次杀菌剂(6月上中旬),重点预防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房枯病、蓟马和介壳虫等。⑥果实着色初期喷一次杀菌剂(6月上旬至7 月下旬,视品种情况),重点预防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房枯病和介壳虫等。⑦“立秋”前后(8月上旬)遇降雨前喷一次,杀菌剂,重点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和树体安全的前提下,具体农药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主要防治病虫害和需要兼防病虫害种类,合理混用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喷药次数。套袋前的农药选择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在果面留下药斑而影响外观。
防治黑症病,兼防褐斑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不能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使用)和1:0.5:200波尔多液等喷雾。
防治灰霉病:可选用40%施加乐(嘧霉胺)悬浮剂1OOO—1 500倍液、或22.2%戴挫霉乳油1000—1500倍液和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霜霉病:可选用1:0.7:200波尔多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等喷雾。
防治白腐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水乳剂1500—2000倍液和22.2%戴挫霉乳油1000—1200倍液等喷雾。
防治炭疽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00倍液和25%阿米西达水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房枯病: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和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等喷雾。 防治介壳虫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和40%杀扑磷1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和 2.5%三氟氯氰菊醋(功夫)2500倍液等喷雾。
3.3及时采取应急性措施
在规范实施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对果园勤观察,发现病虫为害及时对症处理,避免扩展蔓延,一方面,在受害叶枝及果穗较少时及时,及时剪除带病虫枝叶、果穗;另一方面,对症选择前述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或杀虫剂,及时对病虫害发生中心及附近区域或全园啧雾1—2次。
www.jsogl.com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