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会议?
![]() |
【编者按】头脑风暴是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之一,虽然人人都有参与过头脑风暴,但是如何引导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会议,这里面还是有不少学问的。近几期的主题,我们就来谈一谈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种常见的激发创新思维的会议形式,旨在就某一课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及论证决策。
在传统的头脑风暴会议中,我们往往一上来就开始会议,没有做足事前的准备工作,并且缺乏对会议的有效引导,对于风暴出来的idea也多是文字记录而没有视觉化呈现等等,使得头脑风暴产出的质量不高。如何引导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呢?
Before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需要参与的每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限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产出idea,如果拿竞技体育打比方,头脑风暴有点类似于脑力竞技活动。竞技之前必有热身,在头脑风暴会议之前,也需要有Stoke activities(“点火”活动),通过“点火”能够帮助参与者放松,保持精神和身体双方面的积极准备,使得每个脑细胞处于“热激”的状态。
什么才是好的“点火”活动?好的“点火”,不只是通过热身增加能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每个人积极地投入进来,去听,去想,去做动作。通过精心设计的“思维瑜伽”,让每个人的心脑合一,思维跳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头脑风暴做好最佳竞技状态的准备。
来看一个“点火”活动的例子:
游戏名称:SoundBall(声音传球)
游戏描述:参与者站成一个圈,用想象中的一个球在人群中传递。首先,从一个传球者开始,找到想要把球传给的那个人,跟他目光接触,当传球者传球的时候,嘴里发出一些声音(例如:啾..啪!)接球者接球的同时也要重复传球者发出的这个声音,然后接球者再传给另外一个人,同时嘴里发出另外一种声音,就这样用声音传递想象中的球。当参与者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尝试加快传球的速度。还可以尝试再增加一个“球”,即同时在这个圈子里传两个想象中的球,以此来强化参与者的注意力和意识。
Brainstorm Rules
![]() |
好的头脑风暴会议需要遵守以下约定:
OneConversation at a Time 一次只能一个人发言
Encouragewild ideas 鼓励疯狂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Gofor Quantity 追求数量
BeVisual 想法视觉化
Headline!标题式概括
Stayon the Topic 不要跑题
Buildon the Ideas of Others 在其他人想法的基础上去延展扩张
DeferJudgment-No Blocking 延迟做判断,不要打断他人发言
How to Facilitate Brainstorm
为了使头脑风暴有更好的产出,需要一个好的会议引导者。
作为会议引导者,主要职责就是keep the ideas flowing(保持想法始终是在流动的状态),一个好的种子问题对于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是非常重要。同时引导者也要注意保持团队能量的节奏,在能量慢下来或中断的时候做适时调整。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引导者可运用How-Might-We(HMW)这样的引导式问题(这类问题也称之为trigger question,可以在头脑风暴会议前就把这些问题卡准备好)发问,激起参与者多维度的思想火花。例如:
这个问题最糟糕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如果不受预算限制,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拥有超能量,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在正式头脑风暴之前通过“思维瑜伽”热身,还需要通过在过程中设置一些约束条件来营造一种高度投入的氛围,例如:限定时间在15-30分钟,限定20分钟产生50个创意等。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强调space(空间), 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做头脑风暴,对于最终的产出也是有影响的。通常需要有足够大的立面书写空间,保证能够展示参与者足够多的idea,同时又要把握好平衡,如果给到的空间过大,会让参与者有疏离感。在实际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团队高度参与的状态,应当让他们比较集中地围坐在圆桌前,保持上身直立的坐姿,或者集体聚集站立在一块白板前。每个人距离白板的距离应在两步之内,同时要为每个人准备好报事贴和马克笔,便于参与者更好地扑捉到想法并记录下来,然后将写着想法的报事贴触手可及地贴出来。相比较直接用文字记录,用报事贴的好处更多,其可移动性便于接下来的idea归类管理,视觉化呈现的效果也更好。
此外,还需要引导者或参与者每个人把产生的idea大声念出来,让所有人了解,方便大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加工。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鼓励跨领域的团队协作,因此头脑风暴的参与者,也鼓励来于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这样更有利于多维的视角碰撞。
After Brainstorming
在所有的创意都产出来后,接下来要立即做的一个事情是归类、筛选。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快地对这些想法进行收聚,也不要马上就担心可行性,有些貌似没有道理的想法,也许有它有用和有意义的一面。可以逐步聚焦在团队感到很兴奋、很好奇的想法上面。
做出筛选的方法有三种:
1、可以通过独立投票方式筛选,每个人拥有三票,投给最吸引人的三个创意;
2、用四格分类法,分类的标准是:最合理的选择,最让人感到欣喜的选择,最受人们喜爱的选择,以及风险最大的选择。为这四个方格各选出一到两个创意;
3、赌博式游戏选择法,有点类似上面所述四格分类法,但更强调看到预见潜在的创新,只需要找出能够激发你做出不同种快速原型(实物原型、数字原型、体验原型)的创意。
总结:引导一场高效头脑风暴会议的关键因素
• 能量与空间的营造
• 鼓励跨领域团队参与
• 追求创意的数量
• 探索可能性
• 想法视觉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凌燕老师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InnoFace创新志协商解决,谢谢!
张凌燕,InnoFace设计思维与创新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设计思维创新工作坊引导师。热衷于跨界探索和思想传播,拥有心理学、教育、组织管理、商业设计等多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背景,研究领域包括设计思维、管理创新、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创新领导力培育,以及创新型组织文化的营造等。是2013年国内少数几个全程参与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课堂的学员之一。过往曾在零售、互联网、管理咨询等行业任职人力资源经理、人才测评师、咨询顾问等。曾在《职业》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著作:《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
译作:《简单法则》《迈上目的之路》《混合式学习》
联系方式:张凌燕助教(芳芳)QQ号码:3105537905
![]() |
扫二维码关注“InnoFace创新志”了解前沿创新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