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极意义=快乐
前言
最近看了《我的第一本哲学书》,觉得思考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也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思考让我解决了心中某些困惑,而这让我可以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我也认为,明智的人生,还是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关于思考的观点,我和另一篇豆瓣书评观点差不多:http://book.douban.com/review/6487988/
正文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日志里记录的一次思考,一是记录一下,二是希望能为看到的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全下为日志部分内容】
。。。。。。
生命的意义——这个是在高中就开始思考的,却得出了一个自己不太坚定的答案——为了快乐。不坚定是因为它未经过我内心深刻地思考,只是参考网上别人的想法,我得到的这答案太过简单与笼统,今天,经过自己思考,或许可以更加坚定。
才发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不需要原因的,为事物寻找“原因”是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还是更小的微生物,总是有“原因”来驱动的,但是谁又能说世上的万事万物都需要一个原因呢?比如空间的存在有“原因”吗?(或许有,但至少作为人,是理解不了了)
“原因”与“意义”都是生命体内部行为的范畴的。
我们可以为自己做的许多事情找出意义与解释,我们的整体生活就是有这些巨细的目的组成。【但是跳出自己生命来看,把生活当成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意义。】
怎么看待上面的最后一句话呢?能不能最终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呢?如果可以,或许那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了。
要得出答案,我想我必须自己对上面这句话做出尽量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什么是思考?为什么人要思考?
我认为思考从根本上来说是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的自发性的生物反应。它是生命体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命过程。而人为什么而思考呢?为了满足生物趋利避害的需要,作为人,为的是满足自己所谓“快乐”的需要。比如饿了不“思考”怎样才能吃到饭,身体的反应会让人很“不快乐”;又比如我思考前面(日志前面)的哲学有关的话题,对我来说,不“思考”它们我心中就会存在困惑,而这些困惑让想要理性的我很不快乐。所以“思考”是为了满足人“快乐”的需要。
其次,什么是“意义”?
我认为“意义”是属于生命之内行为的范畴的。说一件事情有意义本质上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执行这件事的人感到“快乐”(这里的快乐不是你“应该”感到快乐,而是实实在在真的发生在体内的“快乐”)。比如吃饭会“快乐”,玩会“快乐”,帮助别人也可能会“快乐”。
再者,跳出生命来思考,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为什么看起来没有意义呢?
这是由“意义”的本质决定的,“意义”本来就属于生命之内,“意义”的受影响主体是持有生命的个体。如果跳出生命来思考,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与“意义”对应等价的“快乐”就不是属于持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了,对个体来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或许我不必再困惑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了。
我要的终极意义,是跳出生命来思考的意义,而我对于这,永远也得不到答案。我应该明确地站在生命之内来思考我追寻的意义的答案,如果有上帝,站在上帝的角度,以“上帝视角”来想问题,(比如决定论,又比如从生命之外来看生命)或许才是完美的。然而,作为人,我们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我们无法苛求对生命的意义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们唯有得到生命之内的意义。
既然无法得到“上帝”的“快乐”,我们就只能去追求生命之内的终极意义。在有生之年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快乐。
那怎么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快乐呢?
我想起了方励的一段话:“对于你可以分配的任何一个时段,一定要算个百分比,每天百分之多少是属于我的快乐和百分之多少是属于不得不,这不得不也是为我未来更快乐服务的。最后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关于方法】
又想起了史蒂芬·乔布斯的话:“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关于方法】
而关于“内心的声音”,方励和乔布斯都有类似的观点。方励——“最希望做什么,从心里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最重要的。钱是顺带的。” 乔布斯——“‘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来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吧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关于对象】
理清思路后,我要的原来仅仅是获得一份简单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
所以,我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继续思考——思考自己现在能拥有的快和未来我能争取的快乐,以及我我该如何去分配我的时间。
。。。。。。
最近看了《我的第一本哲学书》,觉得思考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也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思考让我解决了心中某些困惑,而这让我可以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我也认为,明智的人生,还是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关于思考的观点,我和另一篇豆瓣书评观点差不多:http://book.douban.com/review/6487988/
正文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日志里记录的一次思考,一是记录一下,二是希望能为看到的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全下为日志部分内容】
。。。。。。
生命的意义——这个是在高中就开始思考的,却得出了一个自己不太坚定的答案——为了快乐。不坚定是因为它未经过我内心深刻地思考,只是参考网上别人的想法,我得到的这答案太过简单与笼统,今天,经过自己思考,或许可以更加坚定。
才发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不需要原因的,为事物寻找“原因”是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还是更小的微生物,总是有“原因”来驱动的,但是谁又能说世上的万事万物都需要一个原因呢?比如空间的存在有“原因”吗?(或许有,但至少作为人,是理解不了了)
“原因”与“意义”都是生命体内部行为的范畴的。
我们可以为自己做的许多事情找出意义与解释,我们的整体生活就是有这些巨细的目的组成。【但是跳出自己生命来看,把生活当成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意义。】
怎么看待上面的最后一句话呢?能不能最终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呢?如果可以,或许那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了。
要得出答案,我想我必须自己对上面这句话做出尽量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什么是思考?为什么人要思考?
我认为思考从根本上来说是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的自发性的生物反应。它是生命体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命过程。而人为什么而思考呢?为了满足生物趋利避害的需要,作为人,为的是满足自己所谓“快乐”的需要。比如饿了不“思考”怎样才能吃到饭,身体的反应会让人很“不快乐”;又比如我思考前面(日志前面)的哲学有关的话题,对我来说,不“思考”它们我心中就会存在困惑,而这些困惑让想要理性的我很不快乐。所以“思考”是为了满足人“快乐”的需要。
其次,什么是“意义”?
我认为“意义”是属于生命之内行为的范畴的。说一件事情有意义本质上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执行这件事的人感到“快乐”(这里的快乐不是你“应该”感到快乐,而是实实在在真的发生在体内的“快乐”)。比如吃饭会“快乐”,玩会“快乐”,帮助别人也可能会“快乐”。
再者,跳出生命来思考,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为什么看起来没有意义呢?
这是由“意义”的本质决定的,“意义”本来就属于生命之内,“意义”的受影响主体是持有生命的个体。如果跳出生命来思考,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与“意义”对应等价的“快乐”就不是属于持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了,对个体来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或许我不必再困惑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了。
我要的终极意义,是跳出生命来思考的意义,而我对于这,永远也得不到答案。我应该明确地站在生命之内来思考我追寻的意义的答案,如果有上帝,站在上帝的角度,以“上帝视角”来想问题,(比如决定论,又比如从生命之外来看生命)或许才是完美的。然而,作为人,我们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我们无法苛求对生命的意义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们唯有得到生命之内的意义。
既然无法得到“上帝”的“快乐”,我们就只能去追求生命之内的终极意义。在有生之年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快乐。
那怎么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快乐呢?
我想起了方励的一段话:“对于你可以分配的任何一个时段,一定要算个百分比,每天百分之多少是属于我的快乐和百分之多少是属于不得不,这不得不也是为我未来更快乐服务的。最后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关于方法】
又想起了史蒂芬·乔布斯的话:“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关于方法】
而关于“内心的声音”,方励和乔布斯都有类似的观点。方励——“最希望做什么,从心里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最重要的。钱是顺带的。” 乔布斯——“‘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来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吧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关于对象】
理清思路后,我要的原来仅仅是获得一份简单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
所以,我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继续思考——思考自己现在能拥有的快和未来我能争取的快乐,以及我我该如何去分配我的时间。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