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1 汤包的研究
不对付,今早难得自己蒸了一笼汤包来吃。
说是一笼,我却并没有蒸笼。
不锈钢蒸锅下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很像铁锈的水垢,很想用钢丝球刮掉来着,但其实想想对汤包没什么影响——蒸锅把水纯净的部分蒸了上去,传给了食物,自己完整地藏下了这些污垢。
无私奉献、大无畏地牺牲。
但主要原因,乃是家里没有钢丝球。
加水是一门功夫,水多了话,很难煮沸,耽误时间不说,过多还可能会喷得到处都是,影响厨房干净整洁,也会给汤包增加过多的水分。而过多的水分子将破坏汤包表皮丰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从而导致汤包鲜美味道的流失,影响@#¥@……%#¥……#
乱讲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是什么?
若是水少的话,水容易煮干,锅容易煮穿,汤包吃不到不说,灶也会因此报销,实在是废了汤包又赔灶。
时间很宝贵,我把水放少一些,不至于没心没肺没脑到锅煮穿都不知道的地步。
何时放入汤包又是有讲究的。
然而我完全不知道是怎样的讲究:应该凉水时就放入汤包吗?还是应该等水煮沸,或是温水呢?
本着一气呵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原则,我一开始就把汤包放入蒸锅,这样接下来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哈哈哈哈哈。
等待汤包。
我在这时间里看这样一本叫做《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的小说。
日本人写小说已经非常不地道了,大多都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那样差不多厚度的小册子,拿在手中很没存在感。
可中国人的做法更加不地道,一个厚得令人发指的封皮,前后加起来大概有全书纸张一般的厚度。排版也更是令人发指,举例来讲,“如果猫从世上消失了,你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黑洞吗?”这一行字,就占了整整一页,意即正面上写着这一行字,反面则是一片空白。同理诸如“星期一,魔鬼来了”、“星期天,再见这个世界”这样的几个字,也都是如此排版的。
暂且不说它的字体有多大,行间距、页边距有多宽。
加之不节制的换行、空行和每篇伊始占页面一半的留白……不仔细看,你会以为这是本诗集。
粗略估计一下,空白应该占了纸张厚度的五分之三。
真是一本空虚的书啊。
就像正好看到书中所描写的,主人公观看空白电影的桥段,我正在看的,是一本几乎空白的书。
还没看完,有些幼稚,但有些动人,可以的话,会推荐一下。
等待汤包的过程中,我已经看完全书的五分之二了。当然,其中包括占据全书五分之三的空白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我看完了全书二十五分之六的空白。
由此可得,蒸汤包的时长,大概就是这么多:只消拿起这本《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看完五分之二,则汤包就蒸好了。不尽然准确,却饱含经验,经得起实践推敲。
我揭开蒸锅,热气蒸腾。
古人诚不欺我,是热胀冷缩啊。放进去时冷冻的雪白汤包,如今大了一圈,也变黄了一些。
天热的时候,人显得胖,并且容易变黑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我用酱油和醋调了一个味碟。
味碟的调法也是很有讲究的,然而大道至简,相信我,多放醋少放酱油是不会错的。
人生就像这一锅汤包,如果在出生的时候,没有人在你屁股下面铺上纱布或者松枝,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出锅时会不会破。
一锅大约10个,我应该只吃到了两只汤包,其余的都是包。甚至边看书边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只包吃起来很寡淡没有味道。等我再伸出筷子找第二只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刚才那只汤包的馅儿还在锅里。
洗完锅,刮完汤包们留在锅里的屁股,树哥又给我打电话提醒我今晚去撸串。
树哥前天晚上连夜赶回家,我说那么晚没高铁了吧,他说我打黑的回的。我说为什么不干脆住一晚再回,他说我一个人住一晚划不来啊,女朋友明天还要上班。说着,外放出了他女友娇滴滴的语音,然后很甜蜜、憨厚地回了过去,说的什么我忘了,我估计他自己也忘了。
“今晚去撸串啊,我想很久了,找家好吃的。”我擦着手,树哥在电话那头说。
大爷的,这么热天的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留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就不谈了。我一个异乡人,哪里去给你找串啊。
“不如,吃汤包吧。”我很想说。
说是一笼,我却并没有蒸笼。
不锈钢蒸锅下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很像铁锈的水垢,很想用钢丝球刮掉来着,但其实想想对汤包没什么影响——蒸锅把水纯净的部分蒸了上去,传给了食物,自己完整地藏下了这些污垢。
无私奉献、大无畏地牺牲。
但主要原因,乃是家里没有钢丝球。
加水是一门功夫,水多了话,很难煮沸,耽误时间不说,过多还可能会喷得到处都是,影响厨房干净整洁,也会给汤包增加过多的水分。而过多的水分子将破坏汤包表皮丰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从而导致汤包鲜美味道的流失,影响@#¥@……%#¥……#
乱讲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是什么?
若是水少的话,水容易煮干,锅容易煮穿,汤包吃不到不说,灶也会因此报销,实在是废了汤包又赔灶。
时间很宝贵,我把水放少一些,不至于没心没肺没脑到锅煮穿都不知道的地步。
何时放入汤包又是有讲究的。
然而我完全不知道是怎样的讲究:应该凉水时就放入汤包吗?还是应该等水煮沸,或是温水呢?
本着一气呵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原则,我一开始就把汤包放入蒸锅,这样接下来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哈哈哈哈哈。
等待汤包。
我在这时间里看这样一本叫做《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的小说。
日本人写小说已经非常不地道了,大多都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那样差不多厚度的小册子,拿在手中很没存在感。
可中国人的做法更加不地道,一个厚得令人发指的封皮,前后加起来大概有全书纸张一般的厚度。排版也更是令人发指,举例来讲,“如果猫从世上消失了,你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黑洞吗?”这一行字,就占了整整一页,意即正面上写着这一行字,反面则是一片空白。同理诸如“星期一,魔鬼来了”、“星期天,再见这个世界”这样的几个字,也都是如此排版的。
暂且不说它的字体有多大,行间距、页边距有多宽。
加之不节制的换行、空行和每篇伊始占页面一半的留白……不仔细看,你会以为这是本诗集。
粗略估计一下,空白应该占了纸张厚度的五分之三。
真是一本空虚的书啊。
就像正好看到书中所描写的,主人公观看空白电影的桥段,我正在看的,是一本几乎空白的书。
还没看完,有些幼稚,但有些动人,可以的话,会推荐一下。
等待汤包的过程中,我已经看完全书的五分之二了。当然,其中包括占据全书五分之三的空白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我看完了全书二十五分之六的空白。
由此可得,蒸汤包的时长,大概就是这么多:只消拿起这本《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看完五分之二,则汤包就蒸好了。不尽然准确,却饱含经验,经得起实践推敲。
我揭开蒸锅,热气蒸腾。
古人诚不欺我,是热胀冷缩啊。放进去时冷冻的雪白汤包,如今大了一圈,也变黄了一些。
天热的时候,人显得胖,并且容易变黑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我用酱油和醋调了一个味碟。
味碟的调法也是很有讲究的,然而大道至简,相信我,多放醋少放酱油是不会错的。
人生就像这一锅汤包,如果在出生的时候,没有人在你屁股下面铺上纱布或者松枝,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出锅时会不会破。
一锅大约10个,我应该只吃到了两只汤包,其余的都是包。甚至边看书边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只包吃起来很寡淡没有味道。等我再伸出筷子找第二只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刚才那只汤包的馅儿还在锅里。
洗完锅,刮完汤包们留在锅里的屁股,树哥又给我打电话提醒我今晚去撸串。
树哥前天晚上连夜赶回家,我说那么晚没高铁了吧,他说我打黑的回的。我说为什么不干脆住一晚再回,他说我一个人住一晚划不来啊,女朋友明天还要上班。说着,外放出了他女友娇滴滴的语音,然后很甜蜜、憨厚地回了过去,说的什么我忘了,我估计他自己也忘了。
“今晚去撸串啊,我想很久了,找家好吃的。”我擦着手,树哥在电话那头说。
大爷的,这么热天的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留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就不谈了。我一个异乡人,哪里去给你找串啊。
“不如,吃汤包吧。”我很想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