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之家
前 言
做酒店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你可以碰见形形色色的客人,相当于坐在家里就可以阅见不同人生。如果幸运的话,有的客人相当靠谱,短暂停驻后,双方成为朋友也是有可能的,这些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必会回来,甚至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推荐来,生意就此循环扩大。关键是和客人交谈过程可以是两相愉快的,双方都投入,都真诚,最后丰富了彼此的感情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大家都能静下心来慢慢聊天的话,双方都受益,至少是精神上的。大部分实现外出旅游的人在物质和事业上一般都比较富有成功,出门在外,也无非是寻求一份在本地刻意寻不到的安宁和心情。人都有这种花钱到外地寻找平衡的嗜好,但是结局不确定。
于是期间就有了很多喜悦、奔劳、迷茫和感触……除了自然的流露外,大部分客人在无威胁的心态下,也会慢慢的讲述自己,会探寻所处的新城市的故事,会一点点展现自己的喜好……甚至倾诉自己的苦恼。掌柜的耐心的听,慢慢的解说,再耐心的倾听……一个耐心的听众就是最好的谈话伙伴,这句话我活了半辈子并做了1/4辈子的酒店才搞明白。
因为每个客人的不同,连带着TA所停留的客房也产生了不同的故事,旖旎万千。人在旅途中更容易情绪变化不拘谨,因此每间客房所发生的故事也丰富多彩,静观、耳闻、倾听的多了,难免有将其记录的欲望。生活貌似简单枯燥,也貌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和另类,倾听别人的喜乐悲伤,对自己也是个感悟和教育。
我将以一篇一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和不同客人的故事,只要您有耐心,我会慢慢的讲给您听,终有一天,你我都会慢慢发现这个事实:红尘万丈滚滚,风云皆动我心,待见天心月明,始知般若伴身。
四口之家
平常我愿意在门前自制的木桌椅休闲区喝茶抽烟闲上网,一般到店或回店的客人我都会第一个见到,双方打个招呼,哪怕是点点头,至少是个欢迎态度。
219#房客人来时,我多看了他们几眼,因为特殊。
他们是先预订了房间然后开车来的,等到车开到门前时,才发现车很大,黑色的陆虎,开车的男士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极佳,根本不需要调度提醒,安安静静稳稳当当的就把车停在了刚刚好的车位里。
等到他下车的时候,果然是个中年帅哥,身材健硕,一身不知名的条纹T恤显得挺低调的沉稳。接着是个女孩,十五六岁的一个阳光女孩,朴素但是舒服的穿着,一出副驾驶位置就打开后备箱自己开始卸行李,两个大小不一很卡通的箱子先后被搬了出来。男子先行到总台办手续,这时车的后门也打开了,但是迟迟没有人下车,从我的角度只可以看到一只女人的脚踝斜放在后座上,久久不动。等到男人办完了所有手续,拎着自己的皮箱上楼。女孩也已经把不沉的两份行李都搬到房间里了。
这时男人重新下楼,以一种非常费力的姿势探身到后门内,似乎在接手很重的东西,等到他慢慢小心的退身出来时,怀里多了个四五岁的男孩,男孩并没有睡熟,半梦半醒的样子,自然的将手环在男子的脖子上,感觉有点耍赖闹觉儿的样子,没有醒来想下地自己走两步的意思。
然后女子缓缓的也出了车,一下车就开始活动手臂并揉着腰,很疲劳的样子,敢情这位母亲抱着孩子一路让他睡着舒服,自己也辛苦了一路。我不仅轻轻的在心里感叹了下。女子很高,甚至可以用绰约来形容,一身孔雀蓝的长裙正般配。两个眼睛很明亮,面对我的微笑问候,她也浅浅的笑了笑,然后拖着略显疲惫的步子去房间了。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如今我已越来越多的见到这种家庭,尤其是在经济富庶一点的家庭里,比例挺高。关键是如此默契和善的一家子并不多见,日常多见的往往是张扬的家长和雀跃狂呼大小不一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孩子的姐弟情深,总台跟我说两口子给女孩又单独加开了一间房间,所以等小男孩不多久彻底睡醒了后,就自己跑去找姐姐,走廊里能清晰的听到一个甜甜嫩嫩的声音反复喊“姐姐~姐姐~”,等到我循声要给他开门时,她姐姐已经自行开了房门,一看就是睡眼朦胧的样子,一把把弟弟扯进门,房门也没有关,不一会走廊里又传满了姐弟俩嘻嘻哈哈说笑声。
晚间,这一家人外出吃饭前,两个孩子就在大堂里玩耍,男孩经常像只顽皮猴子一样攀附在姐姐身上,咯咯笑着不下来,而姐姐很有耐心的样子把他一次次的抱下来,再顺手整理好他的衣服,也不心烦也不恼。
等到一家人再回到店里的时候,廊灯已经亮起,两个孩子借着灯光趴在新砌成的鱼池旁看鱼,男孩活泼点,不断的用小鱼网试图捞取水里的鱼,一边还想触摸一下正在台子上晾壳的龟。姐姐始终做出一种保护他的姿势,轻柔地制止着他幅度过大的动作,还从水中捞出水草放到弟弟手里让他观察。他们的父母,就静静的坐在我日常坐着的木桌椅上,看着一对儿女戏耍,并不干涉。
等我开始和他们搭讪时,很快就发现夫妻两人都很健谈,也很有素质,属于成功的事业人士。当谈话转移到他们所超生的小男孩身上时,女子解释说主要是想给孩子在将来多个说话的伴儿。男子则更为透彻的调侃:多个孩子,比钱放在银行里或投资什么的实惠多了!
他们所说的我懂,甚至对此我也曾经强烈动心过,但时至今日,当我再感触这件事情时,对我们夫妻而言,只剩下了懊恼和后悔,貌似严酷的经济问题反而成了最不残酷的障碍,年龄的极限反而成为了如今不可逾越的沟壑。你问我前几年干嘛去了,日子无非是在诅咒操蛋的计生国策中荒废着度过了。
那晚我们间杂着聊了不少,很开心,尤其是这对夫妻。感觉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特别充实,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而导致了生活的美满,还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导致了经济生活的顺利,还是因为他们这种特殊又正常的家庭构成给予了自身更多的乐趣支撑,我实在是不确定。我确定的是相比之下我的家庭略有缺憾,且这一短板此生无法弥补了。我还知道自己本来有权利完整,但是被剥夺了,这种感觉让人痛恨和沮丧。而我眼前的这对夫妇,他们用年轻、财力,最重要的是勇气冲破了阻碍,实现了他们的圆满,我羡慕他们,并因此记住了他们。
他们在我店里住了三晚,踏踏实实的玩了三天,爬崂山一整天,去西部看老区风格建筑一天,在市内沿海一线游玩后接受我的建议晚间去洗海澡又是一天。从容不迫的三天。
临走的时候,女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询问我能否把门前种植的一种花草分她一点带回家里,“看你养的这么茂盛,真羡慕,也想回家栽一些”。我答应了她这个举手之劳的小要求。女子接过包装好的花草,再次表示感谢,两个孩子依次和我道别,然后姐姐牵着弟弟上车。
他们带走的是一种叫“铜钱莲”的蔓生植物,很好养活,只要一点点肥土和充沛的水,有阳光和流动的风,就会疯长起来,最后郁郁葱葱的摆占满整个阳台或门前。我相信每当他们看到这一眼绿色时,就会想起青岛想起我的店。我也不会忘记他们这四口之家,因为他们的和睦影像。
如是我言,当我试图对客人进行服务和沟通时,客人也以其自己的方式很好的影响了我,人对人的友善就是如此的微妙和美好。
做酒店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你可以碰见形形色色的客人,相当于坐在家里就可以阅见不同人生。如果幸运的话,有的客人相当靠谱,短暂停驻后,双方成为朋友也是有可能的,这些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必会回来,甚至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推荐来,生意就此循环扩大。关键是和客人交谈过程可以是两相愉快的,双方都投入,都真诚,最后丰富了彼此的感情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大家都能静下心来慢慢聊天的话,双方都受益,至少是精神上的。大部分实现外出旅游的人在物质和事业上一般都比较富有成功,出门在外,也无非是寻求一份在本地刻意寻不到的安宁和心情。人都有这种花钱到外地寻找平衡的嗜好,但是结局不确定。
于是期间就有了很多喜悦、奔劳、迷茫和感触……除了自然的流露外,大部分客人在无威胁的心态下,也会慢慢的讲述自己,会探寻所处的新城市的故事,会一点点展现自己的喜好……甚至倾诉自己的苦恼。掌柜的耐心的听,慢慢的解说,再耐心的倾听……一个耐心的听众就是最好的谈话伙伴,这句话我活了半辈子并做了1/4辈子的酒店才搞明白。
因为每个客人的不同,连带着TA所停留的客房也产生了不同的故事,旖旎万千。人在旅途中更容易情绪变化不拘谨,因此每间客房所发生的故事也丰富多彩,静观、耳闻、倾听的多了,难免有将其记录的欲望。生活貌似简单枯燥,也貌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和另类,倾听别人的喜乐悲伤,对自己也是个感悟和教育。
我将以一篇一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和不同客人的故事,只要您有耐心,我会慢慢的讲给您听,终有一天,你我都会慢慢发现这个事实:红尘万丈滚滚,风云皆动我心,待见天心月明,始知般若伴身。
四口之家
平常我愿意在门前自制的木桌椅休闲区喝茶抽烟闲上网,一般到店或回店的客人我都会第一个见到,双方打个招呼,哪怕是点点头,至少是个欢迎态度。
219#房客人来时,我多看了他们几眼,因为特殊。
他们是先预订了房间然后开车来的,等到车开到门前时,才发现车很大,黑色的陆虎,开车的男士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极佳,根本不需要调度提醒,安安静静稳稳当当的就把车停在了刚刚好的车位里。
等到他下车的时候,果然是个中年帅哥,身材健硕,一身不知名的条纹T恤显得挺低调的沉稳。接着是个女孩,十五六岁的一个阳光女孩,朴素但是舒服的穿着,一出副驾驶位置就打开后备箱自己开始卸行李,两个大小不一很卡通的箱子先后被搬了出来。男子先行到总台办手续,这时车的后门也打开了,但是迟迟没有人下车,从我的角度只可以看到一只女人的脚踝斜放在后座上,久久不动。等到男人办完了所有手续,拎着自己的皮箱上楼。女孩也已经把不沉的两份行李都搬到房间里了。
这时男人重新下楼,以一种非常费力的姿势探身到后门内,似乎在接手很重的东西,等到他慢慢小心的退身出来时,怀里多了个四五岁的男孩,男孩并没有睡熟,半梦半醒的样子,自然的将手环在男子的脖子上,感觉有点耍赖闹觉儿的样子,没有醒来想下地自己走两步的意思。
然后女子缓缓的也出了车,一下车就开始活动手臂并揉着腰,很疲劳的样子,敢情这位母亲抱着孩子一路让他睡着舒服,自己也辛苦了一路。我不仅轻轻的在心里感叹了下。女子很高,甚至可以用绰约来形容,一身孔雀蓝的长裙正般配。两个眼睛很明亮,面对我的微笑问候,她也浅浅的笑了笑,然后拖着略显疲惫的步子去房间了。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如今我已越来越多的见到这种家庭,尤其是在经济富庶一点的家庭里,比例挺高。关键是如此默契和善的一家子并不多见,日常多见的往往是张扬的家长和雀跃狂呼大小不一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孩子的姐弟情深,总台跟我说两口子给女孩又单独加开了一间房间,所以等小男孩不多久彻底睡醒了后,就自己跑去找姐姐,走廊里能清晰的听到一个甜甜嫩嫩的声音反复喊“姐姐~姐姐~”,等到我循声要给他开门时,她姐姐已经自行开了房门,一看就是睡眼朦胧的样子,一把把弟弟扯进门,房门也没有关,不一会走廊里又传满了姐弟俩嘻嘻哈哈说笑声。
晚间,这一家人外出吃饭前,两个孩子就在大堂里玩耍,男孩经常像只顽皮猴子一样攀附在姐姐身上,咯咯笑着不下来,而姐姐很有耐心的样子把他一次次的抱下来,再顺手整理好他的衣服,也不心烦也不恼。
等到一家人再回到店里的时候,廊灯已经亮起,两个孩子借着灯光趴在新砌成的鱼池旁看鱼,男孩活泼点,不断的用小鱼网试图捞取水里的鱼,一边还想触摸一下正在台子上晾壳的龟。姐姐始终做出一种保护他的姿势,轻柔地制止着他幅度过大的动作,还从水中捞出水草放到弟弟手里让他观察。他们的父母,就静静的坐在我日常坐着的木桌椅上,看着一对儿女戏耍,并不干涉。
等我开始和他们搭讪时,很快就发现夫妻两人都很健谈,也很有素质,属于成功的事业人士。当谈话转移到他们所超生的小男孩身上时,女子解释说主要是想给孩子在将来多个说话的伴儿。男子则更为透彻的调侃:多个孩子,比钱放在银行里或投资什么的实惠多了!
他们所说的我懂,甚至对此我也曾经强烈动心过,但时至今日,当我再感触这件事情时,对我们夫妻而言,只剩下了懊恼和后悔,貌似严酷的经济问题反而成了最不残酷的障碍,年龄的极限反而成为了如今不可逾越的沟壑。你问我前几年干嘛去了,日子无非是在诅咒操蛋的计生国策中荒废着度过了。
那晚我们间杂着聊了不少,很开心,尤其是这对夫妻。感觉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特别充实,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而导致了生活的美满,还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导致了经济生活的顺利,还是因为他们这种特殊又正常的家庭构成给予了自身更多的乐趣支撑,我实在是不确定。我确定的是相比之下我的家庭略有缺憾,且这一短板此生无法弥补了。我还知道自己本来有权利完整,但是被剥夺了,这种感觉让人痛恨和沮丧。而我眼前的这对夫妇,他们用年轻、财力,最重要的是勇气冲破了阻碍,实现了他们的圆满,我羡慕他们,并因此记住了他们。
他们在我店里住了三晚,踏踏实实的玩了三天,爬崂山一整天,去西部看老区风格建筑一天,在市内沿海一线游玩后接受我的建议晚间去洗海澡又是一天。从容不迫的三天。
临走的时候,女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询问我能否把门前种植的一种花草分她一点带回家里,“看你养的这么茂盛,真羡慕,也想回家栽一些”。我答应了她这个举手之劳的小要求。女子接过包装好的花草,再次表示感谢,两个孩子依次和我道别,然后姐姐牵着弟弟上车。
他们带走的是一种叫“铜钱莲”的蔓生植物,很好养活,只要一点点肥土和充沛的水,有阳光和流动的风,就会疯长起来,最后郁郁葱葱的摆占满整个阳台或门前。我相信每当他们看到这一眼绿色时,就会想起青岛想起我的店。我也不会忘记他们这四口之家,因为他们的和睦影像。
如是我言,当我试图对客人进行服务和沟通时,客人也以其自己的方式很好的影响了我,人对人的友善就是如此的微妙和美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