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修片之磨皮 &换装
在网上参考过N个版本,经过历次实践,大致总结了一个套路,留待以后修片用。
所谓磨皮,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嫩化皮肤,二是美白。
打开要修的照片,按alt双击背景层,解锁。ctrl+j 复制图层,命名嫩化。
在复制的图层上,用修复画笔工具或污点修复工具,将痘痘、痣等去掉,完成皮肤的第一步细化。
复制该图层,命名纹理。
在嫩化图层上,使用表面模糊,另皮肤更光滑,注意调整半径和阙值的大小。另外,可以用套锁工具,细致的模糊局部,使过度部分更加自然。
对纹理图层使用“高反差保留”滤镜,凸显皮肤纹理,然后将图层设置为点线光,再降低透明度,或者将图层模式设置为叠加。
将嫩化、纹理图层创建一个组,然后按住alt 添加黑色蒙版。使用白色画笔,降低透明度、流量皆为20%左右,对皮肤部分进行涂抹,这样皮肤部分是磨过的,背景则保留原状,比较自然。
至此,磨皮完成了一半。
嫩化后的皮肤光泽度更好了,但是不够白,一些阴影部分影响图片效果。
这时可以将所有图层合并,再复制图层,进行美白。
复制的图层,可以命名为美白。
在美白图层上,新建两个空白图层,用油漆桶工具填充为黑色。最上边的图层模式设置为叠加,下边设置为颜色。
在美白图层上,两个黑色图层下,建两个曲线图层。靠上的命名提亮,下边的命名压暗。
将“提亮”图层的曲线向上提,“压暗”图层的曲线往下拉。
然后用油漆桶将两个图层的蒙版填充为黑色。
用白色画笔,透明度和流量皆为15%左右,涂抹“黑色的皮肤”,注意不要一点一点抹,尽量整体的抹,这样美白得比较均匀。太亮的地方,可以在“压暗"图层上进行压暗。
这样,大概抹几次后,美白效果就达到了。
这时,皮肤已经很细嫩了,像芙蓉豆腐,又像剥了壳的鸡蛋。可以再用曲线调下对比度,或者不处理也行。
如果想给衣服换布料怎么办?也是比较容易的。
打开想要替换的布料背景图。将其拉入人物的图中。
复制布料图,上班的模式设为叠加,下边的设为柔光。两个图层创建一个组,按住alt 添加黑色蒙版,然后用白色画笔涂抹衣服部分,衣服原有的布料图案就被逐渐替换掉了。【还有其他方法,但貌似这个比较简单】
做好的图片,还可以用钢笔路径,填充颜色,再模糊,上个唇彩,提高气色。
美美的图片就修好了!
所谓磨皮,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嫩化皮肤,二是美白。
打开要修的照片,按alt双击背景层,解锁。ctrl+j 复制图层,命名嫩化。
在复制的图层上,用修复画笔工具或污点修复工具,将痘痘、痣等去掉,完成皮肤的第一步细化。
复制该图层,命名纹理。
在嫩化图层上,使用表面模糊,另皮肤更光滑,注意调整半径和阙值的大小。另外,可以用套锁工具,细致的模糊局部,使过度部分更加自然。
对纹理图层使用“高反差保留”滤镜,凸显皮肤纹理,然后将图层设置为点线光,再降低透明度,或者将图层模式设置为叠加。
将嫩化、纹理图层创建一个组,然后按住alt 添加黑色蒙版。使用白色画笔,降低透明度、流量皆为20%左右,对皮肤部分进行涂抹,这样皮肤部分是磨过的,背景则保留原状,比较自然。
至此,磨皮完成了一半。
嫩化后的皮肤光泽度更好了,但是不够白,一些阴影部分影响图片效果。
这时可以将所有图层合并,再复制图层,进行美白。
复制的图层,可以命名为美白。
在美白图层上,新建两个空白图层,用油漆桶工具填充为黑色。最上边的图层模式设置为叠加,下边设置为颜色。
在美白图层上,两个黑色图层下,建两个曲线图层。靠上的命名提亮,下边的命名压暗。
将“提亮”图层的曲线向上提,“压暗”图层的曲线往下拉。
然后用油漆桶将两个图层的蒙版填充为黑色。
用白色画笔,透明度和流量皆为15%左右,涂抹“黑色的皮肤”,注意不要一点一点抹,尽量整体的抹,这样美白得比较均匀。太亮的地方,可以在“压暗"图层上进行压暗。
这样,大概抹几次后,美白效果就达到了。
这时,皮肤已经很细嫩了,像芙蓉豆腐,又像剥了壳的鸡蛋。可以再用曲线调下对比度,或者不处理也行。
如果想给衣服换布料怎么办?也是比较容易的。
打开想要替换的布料背景图。将其拉入人物的图中。
复制布料图,上班的模式设为叠加,下边的设为柔光。两个图层创建一个组,按住alt 添加黑色蒙版,然后用白色画笔涂抹衣服部分,衣服原有的布料图案就被逐渐替换掉了。【还有其他方法,但貌似这个比较简单】
做好的图片,还可以用钢笔路径,填充颜色,再模糊,上个唇彩,提高气色。
美美的图片就修好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