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行记(一)
2015年6月26日,在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全美合法的第二天,我们和一对Gay夫妇从芝加哥飞往盐湖城,开始了一段飞奔的旅程。
这一路我们经过了大提顿-黄石公园-Zion-羚羊谷-马蹄湾-大峡谷,最后在Las Vegas画上句点。几乎纵贯美国西部一条线的旅程,途中换了三辆车,每天早晨醒来都因睡在不同的地方而不知身处何处。飞奔的路上,一路目不暇接,游记不知从何下笔。在途中,我就一直在想,“看了这么多我最喜欢哪个”。那么现在就以喜欢的顺序来记叙吧。
1、如果有个地方会让我久久回味和留恋……
那么一定是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在去美国前,我简略知道了这段行程安排,但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有黄石公园。为了避免进入时因太过无知而错过了很多美景,我看了BBC关于黄石公园的纪录片,看了一些网友的旅游攻略,以作适当的知识储备。视频上、照片上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以及奇幻的地理风貌,让我激动不已,充满期待。
然而真正踏上黄石公园的土地时,一天一夜的行程里却是时时惊喜、处处失落。这个火山口向我们展现了温泉、间歇泉、瀑布、高山、峡谷、森林、草原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其丰富的地貌和物种远远超过了我想象。在看了一个又一个地热喷泉后,我也因为赶路和天热渐渐烦躁不安,这些美景似乎也都没有照片上的美了,在一个个景点停车、观看、拍照、奔往下一个景点的时候,我多想有足够的时间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打个滚儿,多想跳下潺潺的溪水顺着河道来一场探险,多想顺着狭窄的栈道走到谷底深处,多想爬上高山去全景观看我最钟爱最期待的大棱镜温泉……
虽然有这些未实现的愿景,但黄石之行未留下任何遗憾,离开黄石的那刻我就知道,这一切所见所感必将久久震撼我,并值得长久回味。
哎呀写了这么多感受还没入正题呐!
在黄石公园里住了昂贵的一晚,第二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的开车出发。遇到第一片热气弥漫的地热温泉时,每个人都是满心激动和赞叹。
站在水雾缭绕的泉口边,我对他们说,“仙女降临,还不叩拜!”
接着各种大大小小、深深浅浅、色彩各异、或热情喷薄、或气数已尽的泉眼向我们扑面而来,你以为我们就开始视觉疲惫了吗?
怎么可能呢?这里可是黄石公园!永远会有惊喜在前端。
峡谷深处,总有几处瀑布奋不顾身地跳跃,耳边响着轰鸣声时,多想靠近悬崖边和它一起纵身一跃。
清清蓝蓝的河流,是黄石最温柔的一面。
而丰富的地貌是黄石在展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面。虽然大部分地热地貌区都有刺鼻的硫磺味儿,但一切都让人感知到与自然与时间的力量。
这一路我们努力在山林间搜寻野生动物的踪迹,遗憾的是,想象随处可见的熊啊狼啊并没有邂逅到。但是旅途中第一个惊喜也随之而来,当我们放着嗨歌在公路上疾驰时,有一头野牛慢悠悠地站在路上观望。前面的一辆车绕道飞奔而去,另一辆车停下来并伸出手通知我们前面有状况,后面的车都陆续停下,这头傲娇的野牛啊,就拖着它壮硕的身躯,缓缓从我们每辆车边走过,像是在享受我们的礼赞。虽然在黄石最常见的就是这种野牛,但是如此亲密接触的时刻真是实属不易。
哎,前面那辆飞驰赶路而去的车啊,你恐怕错过了这辈子最难遇到的一刻。
行程的最后,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等待老忠泉的喷发。虽然在黄石公园时刻都能感受到地表深处的伟大力量,但老忠泉90分钟一次的喷发,向我们真实展现了这座国家公园的独一无二之处。地球慢慢汇聚着能量,一次次把加热到沸腾的水顶出来,一次比一次高,随着汩汩而来的声音,巨大的喷薄令游客发出惊呼。随后几次连续喷发皆是万马奔腾的气势,蔚为壮观。
整个喷发过程持续仅几分钟,随后慢慢沉寂,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但我们知道,洞口下面仍是暗流涌动,正在积蓄着下一次力量。
这一刻太难得,我们全程录像,图片只好来自网络。
因为行程安排太满,来到大棱镜温泉时,只能在它身边近距离观看,而最好的观察点是要爬到它背后的山上,高处才是最佳观测点。所以我们拍到的图和航空图差异很大。虽然没看到全貌,但心里未有丝毫遗憾,因为旅行当中总要留下一点让你永久念想的。
最后的最后发现,为什么我就不能多拍几张美美的正常照片呢。
2、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奔驰在美国公路上,从一处到另一处,不知几千迈的行程被抛在身后。一路上,我一直希望能够慢下来,让旅行更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直到在最后一处自然景点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终于达到了我此行最高潮的时刻,也在惊喜中感知到旅行的意义。
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高原上,从中穿过的科罗拉多河几乎已枯竭。这里有亿万年形成的地质地貌,果真是“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在一处观景点,根据指示牌的介绍,我们亲眼看着眼前这处峡谷两壁清晰呈现出的岩层结构。历经海洋、沙漠、高山等等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就这么静静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在这里拍摄的照片不多,因为眼前所见大抵相似,加上因附近森林大火引起的烟雾常年弥漫,拍摄的效果也不定好。当伙伴们想乘shuttle走遍整个景区时,我终于想独自留下来,在一处悬崖边静静坐上半天了。
在我还未抛开他们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处观景平台,终于,我找了一个面朝悬崖的木椅坐了下来,等着还在后面研究景点介绍的伙伴们。
我坐在这里,来自峡谷深处的风迎面吹来,我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面对着这亿万年形成的地貌,千万人从地球各端赶来看它,而这个黄昏,我也到了。我们静静对视着,它坦诚地向我展现自己的寸毫,四周似乎宁谧无声,只有峡谷里的风仿佛要跟我对话。
就在这里,我全身触电般感受到了此行最大的意义。我不再追逐,不再漂流,我就这样被大峡谷拥入怀抱,完整接纳,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虽然已不记得那个美好的时刻,平静的脑海里可曾有想过什么,但那个场景却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大峡谷是厚待我们的。随后,我们来到一处观景点等待“美国西部最美的日落”。西边厚重的云层让我预感到今天可能看不到日落,而旅馆发出的傍晚可能有暴雨的信息更是增添了危险。
就在等待落日的时刻,我忽然注意到眼前出现了非同寻常的景象。随着乌云越来越厚,远处开始出现了一团云雾状的“气团”连接天地,观看了一会,我终于惊觉,“这是一片下雨的水柱!”
多么惊喜的领悟。大峡谷海拔约2000米左右,在这头顶云雾密集的时刻,我们离天空更加近了,而这雨柱正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缓缓移来。随后,天空开始有闪电划过,游客们惊喜地追随着闪电拍照,移动的雨团变成了两注,虽然暴风雨近在眼前,但没人愿意在这个一辈子很难遇到的时刻离去。
很幸运,我的ipad抓住了一道闪电。
随后,我们迎来了暴雨,大颗大颗的雨滴砸下来,等待shuttle“救援”我们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欢呼雀跃的,为了大自然的馈赠。
这一路我们经过了大提顿-黄石公园-Zion-羚羊谷-马蹄湾-大峡谷,最后在Las Vegas画上句点。几乎纵贯美国西部一条线的旅程,途中换了三辆车,每天早晨醒来都因睡在不同的地方而不知身处何处。飞奔的路上,一路目不暇接,游记不知从何下笔。在途中,我就一直在想,“看了这么多我最喜欢哪个”。那么现在就以喜欢的顺序来记叙吧。
1、如果有个地方会让我久久回味和留恋……
那么一定是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在去美国前,我简略知道了这段行程安排,但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有黄石公园。为了避免进入时因太过无知而错过了很多美景,我看了BBC关于黄石公园的纪录片,看了一些网友的旅游攻略,以作适当的知识储备。视频上、照片上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以及奇幻的地理风貌,让我激动不已,充满期待。
然而真正踏上黄石公园的土地时,一天一夜的行程里却是时时惊喜、处处失落。这个火山口向我们展现了温泉、间歇泉、瀑布、高山、峡谷、森林、草原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其丰富的地貌和物种远远超过了我想象。在看了一个又一个地热喷泉后,我也因为赶路和天热渐渐烦躁不安,这些美景似乎也都没有照片上的美了,在一个个景点停车、观看、拍照、奔往下一个景点的时候,我多想有足够的时间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打个滚儿,多想跳下潺潺的溪水顺着河道来一场探险,多想顺着狭窄的栈道走到谷底深处,多想爬上高山去全景观看我最钟爱最期待的大棱镜温泉……
虽然有这些未实现的愿景,但黄石之行未留下任何遗憾,离开黄石的那刻我就知道,这一切所见所感必将久久震撼我,并值得长久回味。
哎呀写了这么多感受还没入正题呐!
![]() |
在黄石公园里住了昂贵的一晚,第二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的开车出发。遇到第一片热气弥漫的地热温泉时,每个人都是满心激动和赞叹。
![]() |
站在水雾缭绕的泉口边,我对他们说,“仙女降临,还不叩拜!”
![]() |
接着各种大大小小、深深浅浅、色彩各异、或热情喷薄、或气数已尽的泉眼向我们扑面而来,你以为我们就开始视觉疲惫了吗?
怎么可能呢?这里可是黄石公园!永远会有惊喜在前端。
![]() |
![]() |
峡谷深处,总有几处瀑布奋不顾身地跳跃,耳边响着轰鸣声时,多想靠近悬崖边和它一起纵身一跃。
![]() |
![]() |
清清蓝蓝的河流,是黄石最温柔的一面。
![]() |
![]() |
而丰富的地貌是黄石在展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面。虽然大部分地热地貌区都有刺鼻的硫磺味儿,但一切都让人感知到与自然与时间的力量。
这一路我们努力在山林间搜寻野生动物的踪迹,遗憾的是,想象随处可见的熊啊狼啊并没有邂逅到。但是旅途中第一个惊喜也随之而来,当我们放着嗨歌在公路上疾驰时,有一头野牛慢悠悠地站在路上观望。前面的一辆车绕道飞奔而去,另一辆车停下来并伸出手通知我们前面有状况,后面的车都陆续停下,这头傲娇的野牛啊,就拖着它壮硕的身躯,缓缓从我们每辆车边走过,像是在享受我们的礼赞。虽然在黄石最常见的就是这种野牛,但是如此亲密接触的时刻真是实属不易。
哎,前面那辆飞驰赶路而去的车啊,你恐怕错过了这辈子最难遇到的一刻。
![]() |
行程的最后,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等待老忠泉的喷发。虽然在黄石公园时刻都能感受到地表深处的伟大力量,但老忠泉90分钟一次的喷发,向我们真实展现了这座国家公园的独一无二之处。地球慢慢汇聚着能量,一次次把加热到沸腾的水顶出来,一次比一次高,随着汩汩而来的声音,巨大的喷薄令游客发出惊呼。随后几次连续喷发皆是万马奔腾的气势,蔚为壮观。
整个喷发过程持续仅几分钟,随后慢慢沉寂,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但我们知道,洞口下面仍是暗流涌动,正在积蓄着下一次力量。
这一刻太难得,我们全程录像,图片只好来自网络。
因为行程安排太满,来到大棱镜温泉时,只能在它身边近距离观看,而最好的观察点是要爬到它背后的山上,高处才是最佳观测点。所以我们拍到的图和航空图差异很大。虽然没看到全貌,但心里未有丝毫遗憾,因为旅行当中总要留下一点让你永久念想的。
![]() |
![]() |
![]() |
最后的最后发现,为什么我就不能多拍几张美美的正常照片呢。
2、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奔驰在美国公路上,从一处到另一处,不知几千迈的行程被抛在身后。一路上,我一直希望能够慢下来,让旅行更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直到在最后一处自然景点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终于达到了我此行最高潮的时刻,也在惊喜中感知到旅行的意义。
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高原上,从中穿过的科罗拉多河几乎已枯竭。这里有亿万年形成的地质地貌,果真是“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在一处观景点,根据指示牌的介绍,我们亲眼看着眼前这处峡谷两壁清晰呈现出的岩层结构。历经海洋、沙漠、高山等等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就这么静静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在这里拍摄的照片不多,因为眼前所见大抵相似,加上因附近森林大火引起的烟雾常年弥漫,拍摄的效果也不定好。当伙伴们想乘shuttle走遍整个景区时,我终于想独自留下来,在一处悬崖边静静坐上半天了。
在我还未抛开他们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处观景平台,终于,我找了一个面朝悬崖的木椅坐了下来,等着还在后面研究景点介绍的伙伴们。
我坐在这里,来自峡谷深处的风迎面吹来,我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面对着这亿万年形成的地貌,千万人从地球各端赶来看它,而这个黄昏,我也到了。我们静静对视着,它坦诚地向我展现自己的寸毫,四周似乎宁谧无声,只有峡谷里的风仿佛要跟我对话。
就在这里,我全身触电般感受到了此行最大的意义。我不再追逐,不再漂流,我就这样被大峡谷拥入怀抱,完整接纳,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虽然已不记得那个美好的时刻,平静的脑海里可曾有想过什么,但那个场景却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 |
大峡谷是厚待我们的。随后,我们来到一处观景点等待“美国西部最美的日落”。西边厚重的云层让我预感到今天可能看不到日落,而旅馆发出的傍晚可能有暴雨的信息更是增添了危险。
就在等待落日的时刻,我忽然注意到眼前出现了非同寻常的景象。随着乌云越来越厚,远处开始出现了一团云雾状的“气团”连接天地,观看了一会,我终于惊觉,“这是一片下雨的水柱!”
多么惊喜的领悟。大峡谷海拔约2000米左右,在这头顶云雾密集的时刻,我们离天空更加近了,而这雨柱正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缓缓移来。随后,天空开始有闪电划过,游客们惊喜地追随着闪电拍照,移动的雨团变成了两注,虽然暴风雨近在眼前,但没人愿意在这个一辈子很难遇到的时刻离去。
![]() |
很幸运,我的ipad抓住了一道闪电。
随后,我们迎来了暴雨,大颗大颗的雨滴砸下来,等待shuttle“救援”我们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欢呼雀跃的,为了大自然的馈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