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涧
端午和张老师、点点草、山子前往龙门涧探访植物。张老师的目标植物有三种:蒙山附地菜、双果荠、小卷柏,均为北京有分布而《北京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蒙山附地菜顺利找到多处,双果荠我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估计是掉队了,小卷柏未果。)
停车场有几棵上了年纪的核桃树。景区人不多偏安静,垃圾却不少且时不时可见丢弃的花枝。溪谷两侧的崖壁非常好看。
正讨论着市面上较多红姑娘了,刚进景区门就看到本尊,花是典型的茄科样儿,绿色的果实也可爱。
此行时间紧,节奏快,拍得仓促,我还总是掉队,落下了不少植物,比如小花鬼针草、牛皮消(鹅绒藤属)、二色乌头、猪殃殃、瓦松、假卫矛草、马兜铃等。临出景区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红竹蒿、白莲蒿、大籽蒿、黄花蒿等常见蒿子。可惜没拍下来,面对各种蒿又晕了。回城路上又停下来辨识了真正的艾蒿,各自采了些回家挂起来应景。
心得:1、对于认植物,素来比较感性,基本是不开花不认识,还光喜欢漂亮的。张老师的话提醒了我,他说在他眼里没有不好看的植物。当然会有偏爱的,张老师喜欢西番莲,在单位种了好些品种。那么以后对于植物,是不是该应了那一句“万物有灵且美”,学着用开放的心走进植物。
2、辨识要点除了花、叶、植株,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摸一摸!比如球果堇菜,因过了花期不好辨认,我就是摸过之后才确认的(叶片两面密生短柔毛)。
3、作为业余爱好者,植物志之类的专业书籍根本看不下去,而许多仅看图片又难以定种,该怎么办呢?忽然想起心岱说过:“植物于我,是救赎,是治愈。”或许只有来到植物的面前,凝视它、感受它,才能真正与之产生链接。想到还有那么多植物不认识,够认好长时间,心里又高兴起来,顿觉有奔头。
停车场有几棵上了年纪的核桃树。景区人不多偏安静,垃圾却不少且时不时可见丢弃的花枝。溪谷两侧的崖壁非常好看。
正讨论着市面上较多红姑娘了,刚进景区门就看到本尊,花是典型的茄科样儿,绿色的果实也可爱。
![]() |
挂金灯(红姑娘) - 花 |
![]() |
挂金灯(红姑娘) - 果 (周作人《小孩的花草》里出现过) |
![]() |
细叶鸦葱 菊科 |
![]() |
细叶鸦葱 - 果 |
![]() |
委陵菜属 |
![]() |
牛蒡 (植株略高,叶片硕大) |
![]() |
大叶盘果菊(多裂福王草) |
![]() |
香薷属 (华北香薷?) |
![]() |
香薷属 (叶) |
![]() |
山楂叶悬钩子 |
![]() |
东亚唐松草 - 未开花就这么美 |
![]() |
两型豆? |
![]() |
接骨木 忍冬科 (丘彦明的书里有速写) |
![]() |
景天三七 (又称费菜、土三七) |
![]() |
蝎子草 (被蜇到了,火辣辣疼好久) |
![]() |
细叶唐松草(?) - 花 |
![]() |
细叶唐松草(?) - 叶 |
![]() |
鳞叶龙胆?初中读过“血凝龙胆紫”,从此对龙胆完全没有抵抗力 |
![]() |
一把伞南星 天南星科 |
![]() |
一把伞南星 - 花 |
![]() |
东北南星 + 求米草(禾本科,林下路边多见) |
![]() |
京黄芩 唇形科 (生于一定海拔的石坡、潮湿谷地或林下) |
![]() |
紫花耧斗菜 - 花&果 |
![]() |
北水苦荬 (仔细看花也精致,像婆婆纳) |
![]() |
翼果薹草 莎草科 (耐水湿,适应性强) |
![]() |
溪水薹草 |
![]() |
路边青( 叶) & 某种天牛 |
![]() |
茴茴蒜 - 花 |
![]() |
茴茴蒜 - 果 |
![]() |
房山紫堇 - 生境 |
![]() |
房山紫堇 - 花 (一般4、5月开花,此见真是意外之喜) |
![]() |
薄皮木 茜草科 |
![]() |
豆瓣菜 (西洋菜) - 广东民间多作时蔬 |
![]() |
一叶荻(?) 大戟科 |
![]() |
雀儿舌头 大戟科 |
![]() |
墙草 荨麻科 |
![]() |
蒙山附地菜 - 紫草科 |
![]() |
钝萼附地菜 (路边发现粉色花,第一次见可惜手机相机都没电了) |
![]() |
钝萼附地菜 (手机拍的也不错啊) |
![]() |
钩叶委陵菜 蔷薇科 |
![]() |
某种酸模 - 作家丘彦明在荷兰过日子,春采酸模嫩苗炒吃 |
![]() |
某种蜻蜓(蜕) |
![]() |
太平花 虎耳草科 |
![]() |
短毛独活 |
![]() |
独根草 - 花 (干花也很美啊) |
![]() |
崖壁上的独根草 |
![]() |
毛绣线菊 |
![]() |
华北野葡萄? |
![]() |
房山堇菜 |
![]() |
小花草玉梅 银莲花属 |
![]() |
小花草玉梅 (银莲花属都是仙女啊) |
![]() |
白屈菜 罂粟科 |
![]() |
支柱蓼 |
![]() |
日本蹄盖蕨 & 鹿蛾 |
![]() |
日本蹄盖蕨 (背面) |
![]() |
某种野豌豆 |
![]() |
小花溲疏 虎耳草科 |
![]() |
党参 - 反面呈灰白色 |
![]() |
党参 - 叶 |
![]() |
卷柏属 |
![]() |
白首乌 - 花 (花冠白色,区别于羊角子草之红色) |
![]() |
白首乌 - 叶 |
![]() |
峨参 - 花 |
![]() |
峨参 - 果 |
![]() |
野大豆? |
![]() |
茵陈 -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
![]() |
?茜草科? |
![]() |
荆条 - 加上酸枣(古称棘)就可以组成光荣的荆棘路了 |
![]() |
草问荆 木贼科 (感觉像节节草) |
![]() |
山丹 - 路上看到盛开的,说每年开花递增一朵,真可爱呀 |
![]() |
水蓼 (老家呼为辣蓼,院子角落很多,夏天傍晚点燃驱蚊) |
![]() |
日本续断 川续断属 |
![]() |
日本续断 - 宿果 (Photo by 点点草) |
![]() |
荫生鼠尾草 唇形科鼠尾草属 |
![]() |
地稍瓜 (老师是北京人,说儿时常食其果) 萝藦科 鹅绒藤属 |
![]() |
紫花苜蓿 |
![]() |
感谢张老师一路耐心讲解 |
此行时间紧,节奏快,拍得仓促,我还总是掉队,落下了不少植物,比如小花鬼针草、牛皮消(鹅绒藤属)、二色乌头、猪殃殃、瓦松、假卫矛草、马兜铃等。临出景区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红竹蒿、白莲蒿、大籽蒿、黄花蒿等常见蒿子。可惜没拍下来,面对各种蒿又晕了。回城路上又停下来辨识了真正的艾蒿,各自采了些回家挂起来应景。
心得:1、对于认植物,素来比较感性,基本是不开花不认识,还光喜欢漂亮的。张老师的话提醒了我,他说在他眼里没有不好看的植物。当然会有偏爱的,张老师喜欢西番莲,在单位种了好些品种。那么以后对于植物,是不是该应了那一句“万物有灵且美”,学着用开放的心走进植物。
2、辨识要点除了花、叶、植株,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摸一摸!比如球果堇菜,因过了花期不好辨认,我就是摸过之后才确认的(叶片两面密生短柔毛)。
3、作为业余爱好者,植物志之类的专业书籍根本看不下去,而许多仅看图片又难以定种,该怎么办呢?忽然想起心岱说过:“植物于我,是救赎,是治愈。”或许只有来到植物的面前,凝视它、感受它,才能真正与之产生链接。想到还有那么多植物不认识,够认好长时间,心里又高兴起来,顿觉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