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100%黑巧
今天即将消灭完第一条纯黑巧,真的非常纯,100%的纯。但身为处女座又不禁怀疑包装上的纯是否不是噱头。
爱上黑巧是去年开始的事,但是喝咖啡从来不加糖的我应该早就酝酿好了这个吃苦的开端。鉴于UK有那么多的巧克力工厂,随处都是便宜又好吃的巧克力零食,由此外因激发了内因,开始了吃苦之旅。还有一外因是去年最要好的组员(因为是组员经常需要学习交流工作生活在一起),她非常不爱甜食,跟她一起吃甜点的时候她总会抱怨太甜,加上英国的甜点有时候真的会非常甜,最后我耳濡目染也不禁觉得都很甜。我平时也不是个会主动去买巧克力吃的人,但是到比利时玩的时候,满目都是巧克力小店,街上飘的不是华夫饼的甜就是巧克力的香。不禁买了很多,本想送人,结果都不小心收入了自己的胃中。记得有一款非常好吃的是橘子蜜饯外面裹一层黑巧,橘子的果味盖住了巧克力的腻,口感也软糯适中。还有一款是巧克力裹着一颗咖啡豆,最后在DDL的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屯了一些觉得会送人的Godiva,某一天寝室里没有囤货了我就将魔手伸向了它们。72%的黑巧,微苦但是超香,而苦感也渐渐在习惯之后变成它最动人的地方。爱上之后就会发现其他任何70%纯度以下的巧克力都过于甜。刚好一同学也爱黑巧,有共同嗜好的人总是不用客套就能直接交心,然后两个人在一起又会加强对事物的喜好程度。毕业前同学几个一起去霍华德城堡玩,出来居然在商店发现了一块99%纯度的lindt,随即就拍照炫耀给了那爱黑巧的朋友。结果这块巧克力回国后找不到了,至今还是我的心魔。当知道巧克力可以黑到99%之后,我便开始极端是追求其纯度。Godiva的黑巧最纯看到82%的,初尝觉得苦中带点酸,不是很习惯,吃完一条后,又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习惯了82的纯度后,来吃70%的又觉得过于甜了。我知道,自己就是这么BT。于是一看到卖巧克力的就会留意看下有没有99%的lindt,至今没在超市货架上看到。期间买了些超市自主品牌80%左右纯度的黑巧,馋了一口才知道不同牌子的品质真的差很多。
就当我已经放弃在超市的货架上找到99%纯度的巧克力以后,男票居然看到了一条100%的瑞士巧克力。100%的黑巧入口真的很苦,没有一丝甜味,习惯后才会觉得有一分回甘。男票是个不喜苦味的人,有一天看到黑巧含有黄烷酮对心血管有好处后,也来跟我抢巧克力。但就这样,一条巧克力也吃了两个礼拜,终于今天吃下了最后一小块,发现已经非常喜欢那股苦味和醇香。
不知道现在回去吃82%会不会嫌甜呢?
爱上黑巧是去年开始的事,但是喝咖啡从来不加糖的我应该早就酝酿好了这个吃苦的开端。鉴于UK有那么多的巧克力工厂,随处都是便宜又好吃的巧克力零食,由此外因激发了内因,开始了吃苦之旅。还有一外因是去年最要好的组员(因为是组员经常需要学习交流工作生活在一起),她非常不爱甜食,跟她一起吃甜点的时候她总会抱怨太甜,加上英国的甜点有时候真的会非常甜,最后我耳濡目染也不禁觉得都很甜。我平时也不是个会主动去买巧克力吃的人,但是到比利时玩的时候,满目都是巧克力小店,街上飘的不是华夫饼的甜就是巧克力的香。不禁买了很多,本想送人,结果都不小心收入了自己的胃中。记得有一款非常好吃的是橘子蜜饯外面裹一层黑巧,橘子的果味盖住了巧克力的腻,口感也软糯适中。还有一款是巧克力裹着一颗咖啡豆,最后在DDL的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屯了一些觉得会送人的Godiva,某一天寝室里没有囤货了我就将魔手伸向了它们。72%的黑巧,微苦但是超香,而苦感也渐渐在习惯之后变成它最动人的地方。爱上之后就会发现其他任何70%纯度以下的巧克力都过于甜。刚好一同学也爱黑巧,有共同嗜好的人总是不用客套就能直接交心,然后两个人在一起又会加强对事物的喜好程度。毕业前同学几个一起去霍华德城堡玩,出来居然在商店发现了一块99%纯度的lindt,随即就拍照炫耀给了那爱黑巧的朋友。结果这块巧克力回国后找不到了,至今还是我的心魔。当知道巧克力可以黑到99%之后,我便开始极端是追求其纯度。Godiva的黑巧最纯看到82%的,初尝觉得苦中带点酸,不是很习惯,吃完一条后,又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习惯了82的纯度后,来吃70%的又觉得过于甜了。我知道,自己就是这么BT。于是一看到卖巧克力的就会留意看下有没有99%的lindt,至今没在超市货架上看到。期间买了些超市自主品牌80%左右纯度的黑巧,馋了一口才知道不同牌子的品质真的差很多。
就当我已经放弃在超市的货架上找到99%纯度的巧克力以后,男票居然看到了一条100%的瑞士巧克力。100%的黑巧入口真的很苦,没有一丝甜味,习惯后才会觉得有一分回甘。男票是个不喜苦味的人,有一天看到黑巧含有黄烷酮对心血管有好处后,也来跟我抢巧克力。但就这样,一条巧克力也吃了两个礼拜,终于今天吃下了最后一小块,发现已经非常喜欢那股苦味和醇香。
不知道现在回去吃82%会不会嫌甜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