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
抬头看看钟,下午茶的时间刚过。
每天都是这么忙忙叨叨的,又没有人给小红花,这是图什么呢?
我是有饮下午茶的习惯的。说起这个习惯,在东方恐怕只有讲粤语的地方会多一些。北方不算多,当然除了我家乡这种充满着丧权辱国味道,充满着九国租界的地方有这个习惯外。那也是从西方过来的舶来品。
我品尝过的好的下午茶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西式的,一种是粤式的。
西式下午茶,我几乎不会喝咖啡,总觉得咖啡是用来提神的,应该是在我最没有精神又需要精神头儿的时候出现,比如早上,比如深夜。剩下一种选择就是红茶了,最适合有些慵懒,又能产生灵感的下午时刻。
我对西式下午茶的茶点没什么要求,因为他们做来做去无非就那么几样,而且那种不够细致的不尽心,总让我觉得是什么自助或者宴会剩下来的。
我不太爱吃甜,但甜品总是吃过不少的,因为甜食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多巴胺,这个估计跟谈恋爱的理论差不多。所以,甜食莫名地就会让人心情很好。
唯一我不大挑的,就是利顺德饭店的下午茶了。小时候总是在花园里面,最近很偶然在大厅用了一次,才发现原来那里是电影《万物生长》的取景地。
心中不禁窃喜,果然是我喜欢的导演,品味总是有的。
不过,还是想吐槽下茶点。哪怕只是简单的cookie 也好啊,不要那些所谓流行的cheese cake,或者Macaron 只是漂亮,在口味上却没什么趣味。马蹄酥不好吗!?madeleines 不好吗!?
粤式下午茶,讲真的,好吃的只在广州和香港。
广州的点,因为时间久远,我忘记叫什么了。只记得是在老城区里面,旧社会的窗棂依稀都在的那么一个地方。而且,还记得一对爷孙俩的对话。
爷爷,“点心好吃吗?”
小孙子,“好吃。我每天都要吃。”
“每天吃?那么贵!”
“贵怕什么,吃得开心就好啦!”
“你开心我不开心呐!”
香港这个地方,我真心不喜欢。但是我悲哀地发现,往往我不喜欢的东西在我的生活里面出镜率会变得高起来。我不喜欢香港,却总是有需要去的理由。
在香港的时候,埋头吃,会变得开心一点。好吃的东西还是会有一些。比如我爱的檀岛。当然最让我开心的是,现在北京也有了!好啦,不用跑那么远去喝个下午茶了。
檀岛也是在电影中出现过的取景地,好像我喜欢的地方都会跟电影有关系。
她出现的电影是《月满轩尼诗》,我女神和歌神主演的。导演是岸西,我记得也是多年前许鞍华《男人四十》的编剧。总之是懂得香港,了解香港,深爱香港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电影里面,满满都是小人物的生活。如果按照戏剧理论来说,那都是具有悲剧因素在的。因为有抗争,人物总是扛着生活。现实中,我们又何不是如此呢。
话题有点深沉了,这样不好。还是聊开心的下午茶吧。
你想喝下午茶的时候,可以约我哦。
每天都是这么忙忙叨叨的,又没有人给小红花,这是图什么呢?
我是有饮下午茶的习惯的。说起这个习惯,在东方恐怕只有讲粤语的地方会多一些。北方不算多,当然除了我家乡这种充满着丧权辱国味道,充满着九国租界的地方有这个习惯外。那也是从西方过来的舶来品。
我品尝过的好的下午茶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西式的,一种是粤式的。
西式下午茶,我几乎不会喝咖啡,总觉得咖啡是用来提神的,应该是在我最没有精神又需要精神头儿的时候出现,比如早上,比如深夜。剩下一种选择就是红茶了,最适合有些慵懒,又能产生灵感的下午时刻。
我对西式下午茶的茶点没什么要求,因为他们做来做去无非就那么几样,而且那种不够细致的不尽心,总让我觉得是什么自助或者宴会剩下来的。
我不太爱吃甜,但甜品总是吃过不少的,因为甜食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多巴胺,这个估计跟谈恋爱的理论差不多。所以,甜食莫名地就会让人心情很好。
唯一我不大挑的,就是利顺德饭店的下午茶了。小时候总是在花园里面,最近很偶然在大厅用了一次,才发现原来那里是电影《万物生长》的取景地。
心中不禁窃喜,果然是我喜欢的导演,品味总是有的。
![]() |
不过,还是想吐槽下茶点。哪怕只是简单的cookie 也好啊,不要那些所谓流行的cheese cake,或者Macaron 只是漂亮,在口味上却没什么趣味。马蹄酥不好吗!?madeleines 不好吗!?
粤式下午茶,讲真的,好吃的只在广州和香港。
广州的点,因为时间久远,我忘记叫什么了。只记得是在老城区里面,旧社会的窗棂依稀都在的那么一个地方。而且,还记得一对爷孙俩的对话。
爷爷,“点心好吃吗?”
小孙子,“好吃。我每天都要吃。”
“每天吃?那么贵!”
“贵怕什么,吃得开心就好啦!”
“你开心我不开心呐!”
香港这个地方,我真心不喜欢。但是我悲哀地发现,往往我不喜欢的东西在我的生活里面出镜率会变得高起来。我不喜欢香港,却总是有需要去的理由。
在香港的时候,埋头吃,会变得开心一点。好吃的东西还是会有一些。比如我爱的檀岛。当然最让我开心的是,现在北京也有了!好啦,不用跑那么远去喝个下午茶了。
檀岛也是在电影中出现过的取景地,好像我喜欢的地方都会跟电影有关系。
她出现的电影是《月满轩尼诗》,我女神和歌神主演的。导演是岸西,我记得也是多年前许鞍华《男人四十》的编剧。总之是懂得香港,了解香港,深爱香港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电影里面,满满都是小人物的生活。如果按照戏剧理论来说,那都是具有悲剧因素在的。因为有抗争,人物总是扛着生活。现实中,我们又何不是如此呢。
话题有点深沉了,这样不好。还是聊开心的下午茶吧。
你想喝下午茶的时候,可以约我哦。
唱大鼓的卡夫卡
(Helsinki (Helsingfors), Finland)
Sans la liberté de blâ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 et...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