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可耻 – 致《建筑创作》 杂志社
《建筑中国六十年》是由《建筑创作》 杂志社组织编写、《建筑创作》 杂志社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联合出版,该丛书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在学界业界影响很大,是了解我国建筑设计院发展的必读作品。
最近,我的学生捧来此书,指着某段说,这段蛮有新意的。我一看,这好像是我写的东西,想来想去,可能是2004年的一篇文章,翻出来看,果不其然,这一整页加上前一页的末段,全是抄的,并且一字不漏。再翻阅下去,发现该书竟有 8处整段整页抄袭我的文章。
如果他改头换面,我倒不大好说,这位作者,却是一字不改的抄。此书参考文献列出25篇(本),作者抄袭了近2千字的文章,竟然不在参考文献内。
咱也是码字人,知道写作和写书的不易,天下文章本来一大抄,但还得在学术规范之内,例如直接引文或间接参考,写出来自何处。这本是抄者和被抄者的双赢好事。该书的前言说,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发展成博士论文 (大意)。如果博士论文这般抄袭,这个博士学位应该取消。
这本书来头大,编委会顾问委员会里挂着院士、院长、大师、总工、总编、博导的几十个人名。我无意针对任何个人,学术规范应是对事不对人,请观者也勿针对个人。 对方是大集团大公司“国家队”,位高权重;我只是一个打工仔。我按该社网上的电邮,发出以下信件,对方诚恳道歉一声,也就可以。但未见任何回音。再给他的主管单位发电邮,也是石沉大海。在中guo,老百姓的一点小事,常常是没地方诉说的。
这里将《建筑中国六十年 - 机构卷》抄袭的纸页附上,因为不是我的书,我只能将那些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划上颜色,如果整段划颜色,有些页上会是满纸彩色。
我和《时代建筑》及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支社长沟通了此事,支社长给予正义的支持。如果披露的话,会得罪一批人,也可能影响了我在内地的一些机会。如果我不为自己声张,也就继续容忍了中国的学术不正之风、让一些作者整版整段地剽窃他人作品而不知所耻。恳请关心中国学术之风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转发此信,声讨不道德的剽窃行为。
-----------------------------------------------------------------------------------
建筑创作 杂志社
社长 大鉴:
贵社于2009年9月出版《建筑中国六十年》,该丛书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在业界受到广泛欢迎。我最近翻阅《建筑中国六十年 – 机构卷》,发现该书有 8 处或整段或整页抄袭了本人发表于《时代建筑》杂志2004年第1期第27-31页的文章 《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院》。 具体情况如下:
1. 《建筑中国六十年- 机构卷》(以下简称《建》书)第18页第1段 “20世纪50年代起的建筑设计院… ”, 抄自《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中》文)27页第 1列倒数第二段。
2.《建》书第18页最后一段 “这篇‘反击右派’的文章… ” ,抄自《中》文27页第1列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两行。
3.《建》书第19页第一段 “当时的国内行政区域… ” ,抄自《中》文27页第1列倒数第一段。
4.《建》书第19页第四段 “在计划经济年代… ”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第三段。
5.《建》书第19页倒数第二段 “传统的建筑设计院…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最后一段。
6.《建》书第19页最后一段 “另外,20世纪50年代…”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第一段。
7.《建》书第55页“例如深圳市建筑设计院… ”,抄自《中》文29页第1列最后一段。
8.《建》书第56页最后一段 和第57页整页, 抄自《中》文28页之 “四 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
现附上该书有关页码和本人文章的复印件。该书的参考文献中,没有列出本人文章。即使列出,在未说明原作者情况下,也不应该整段整页搬到该书。
贵社乃国内著名杂志社,出版物公然抄袭他人著作而不加说明,违反了学术道德,令本人的权益和《时代建筑》杂志的版权受到侵犯,请贵社查处此事,并公开向作者和《时代建筑》杂志社道歉。本人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此致,
敬礼!
最近,我的学生捧来此书,指着某段说,这段蛮有新意的。我一看,这好像是我写的东西,想来想去,可能是2004年的一篇文章,翻出来看,果不其然,这一整页加上前一页的末段,全是抄的,并且一字不漏。再翻阅下去,发现该书竟有 8处整段整页抄袭我的文章。
如果他改头换面,我倒不大好说,这位作者,却是一字不改的抄。此书参考文献列出25篇(本),作者抄袭了近2千字的文章,竟然不在参考文献内。
咱也是码字人,知道写作和写书的不易,天下文章本来一大抄,但还得在学术规范之内,例如直接引文或间接参考,写出来自何处。这本是抄者和被抄者的双赢好事。该书的前言说,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发展成博士论文 (大意)。如果博士论文这般抄袭,这个博士学位应该取消。
这本书来头大,编委会顾问委员会里挂着院士、院长、大师、总工、总编、博导的几十个人名。我无意针对任何个人,学术规范应是对事不对人,请观者也勿针对个人。 对方是大集团大公司“国家队”,位高权重;我只是一个打工仔。我按该社网上的电邮,发出以下信件,对方诚恳道歉一声,也就可以。但未见任何回音。再给他的主管单位发电邮,也是石沉大海。在中guo,老百姓的一点小事,常常是没地方诉说的。
这里将《建筑中国六十年 - 机构卷》抄袭的纸页附上,因为不是我的书,我只能将那些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划上颜色,如果整段划颜色,有些页上会是满纸彩色。
我和《时代建筑》及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支社长沟通了此事,支社长给予正义的支持。如果披露的话,会得罪一批人,也可能影响了我在内地的一些机会。如果我不为自己声张,也就继续容忍了中国的学术不正之风、让一些作者整版整段地剽窃他人作品而不知所耻。恳请关心中国学术之风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转发此信,声讨不道德的剽窃行为。
-----------------------------------------------------------------------------------
建筑创作 杂志社
社长 大鉴:
贵社于2009年9月出版《建筑中国六十年》,该丛书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在业界受到广泛欢迎。我最近翻阅《建筑中国六十年 – 机构卷》,发现该书有 8 处或整段或整页抄袭了本人发表于《时代建筑》杂志2004年第1期第27-31页的文章 《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院》。 具体情况如下:
1. 《建筑中国六十年- 机构卷》(以下简称《建》书)第18页第1段 “20世纪50年代起的建筑设计院… ”, 抄自《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中》文)27页第 1列倒数第二段。
2.《建》书第18页最后一段 “这篇‘反击右派’的文章… ” ,抄自《中》文27页第1列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两行。
3.《建》书第19页第一段 “当时的国内行政区域… ” ,抄自《中》文27页第1列倒数第一段。
4.《建》书第19页第四段 “在计划经济年代… ”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第三段。
5.《建》书第19页倒数第二段 “传统的建筑设计院…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最后一段。
6.《建》书第19页最后一段 “另外,20世纪50年代…” ,抄自《中》文27页第2列第一段。
7.《建》书第55页“例如深圳市建筑设计院… ”,抄自《中》文29页第1列最后一段。
8.《建》书第56页最后一段 和第57页整页, 抄自《中》文28页之 “四 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
现附上该书有关页码和本人文章的复印件。该书的参考文献中,没有列出本人文章。即使列出,在未说明原作者情况下,也不应该整段整页搬到该书。
贵社乃国内著名杂志社,出版物公然抄袭他人著作而不加说明,违反了学术道德,令本人的权益和《时代建筑》杂志的版权受到侵犯,请贵社查处此事,并公开向作者和《时代建筑》杂志社道歉。本人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此致,
敬礼!
![]() |
本图和 以下5页为《建筑中国六十年- 机构卷》的有关篇幅。 |
![]() |
豆瓣上图片的秩序 有点乱,但问题不大。 |
![]() |
![]() |
![]() |
![]() |
![]() |
《时代建筑》杂志2004年第1期27-31页的文章 |
![]() |
豆瓣上图片的秩序 有点乱 |
![]() |
![]() |
拾贝岛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中环行走 Walk in Central (36人喜欢)
- 现代在心 古典在手 - 阅读李华武 (Remo Riva) 先生的建筑设计 (8人喜欢)
- 看海的图书馆 (18人喜欢)
- 陆谦受的上海和香港 (19人喜欢)
- 投稿有多难? (4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