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排骨鱼
如果我在明天死去,那我最后的愿望便是吃一顿:我爸的糖醋鱼,大娘的糖醋排骨,我妈的小鸡炖蘑菇,大爷的酱肘子,姐夫的清蒸多宝鱼。。。。。。如果不能全选的话,至少也要前两个,这样人生才算无憾。
有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我整个冬天都浸在寒冷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出门钻商场,回家钻被窝。傍晚穿过一个小区,一楼一户人家开着窗户做饭,熟悉的糖醋鱼的味道从敞开的窗户飘出,填满了我的鼻腔,在窗户底下徘徊了几分钟,鼻子里流的不知道是冻出来的清鼻涕还是憋回去的眼泪,没带纸,只好蹭在羽绒服的袖子上,离开之前我阴暗的内心得到了一点安慰,那鱼没法吃,丫把糖熬糊了。
回到住处之后开始思考人生,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每每在饥寒交迫中怀念家的温暖,夜深人静时哭嚎地撕咬被角,这是一个loser才干的事,我要奋发,我要图强!我要衣锦还乡,我要光宗耀祖!于是我搜遍了网上关于糖醋鱼和糖醋排骨的做法,多番实验之后发现味道根本不对,无论是做法还是配料都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样,电话咨询过老妈之后才知道,他们只是习惯性的放糖爆锅后,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瞎炖,还真是符合东北简单淳朴的民风。。。。。。于是乎,我终于有了两道拿手菜:“糖醋”排骨和“糖醋”鱼。
白糖仿佛贯穿了我们王氏家族的整个菜谱,明明是一大帮子四川移民,辣椒却被无情的抛弃,上色用糖、拌凉菜用糖、调汁用糖,在我家的灶台上,白糖永远比咸盐用得快,发展到我这一代喝粥也要放糖,这要追究到我还没长齐牙,对食物的诉求刚刚从母乳上升到所有大人们送进他们自己嘴里的东西,所以每回吃饭,还无法自由支配这副躯体的我都用嘹亮的哭声表达自己的不满,大人们吃得烦躁,我嚎的也极其疲惫,终于老爸发明了一个奇招,开饭时冲一碗白糖水,我一哭就用筷子蘸一点糖水喂我,立显奇效。以致于后来老妈经常抱怨,我之所以这么馋,都怪我爸当年对我的味觉启蒙太甜。
后来到哈尔滨读书,我才发现,这不是我们家独有偏好,整个东北的人民对糖都是偏爱的,凉皮、牛筋面放糖;铁板烧放糖、麻辣烫加糖、烧烤撒糖,你还别说,味道相当好! 这种怪异绝美的饮食癖好出了东北就不太受追捧了,就连东北人开的餐馆你不主动提是看不到白糖的身影,多数时候你提了也只能换来老板的会心一笑,因为同去的人接受不了这种“丧心病狂”的吃法,要符合大众口味不是!在外吃饭的时候也绝不点糖醋排骨和糖醋鱼这两道菜,外面做的都太正宗,太甜腻,一口下去还来不及忆往昔,就被糊着浇汁儿的淀粉齁死了。
有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我整个冬天都浸在寒冷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出门钻商场,回家钻被窝。傍晚穿过一个小区,一楼一户人家开着窗户做饭,熟悉的糖醋鱼的味道从敞开的窗户飘出,填满了我的鼻腔,在窗户底下徘徊了几分钟,鼻子里流的不知道是冻出来的清鼻涕还是憋回去的眼泪,没带纸,只好蹭在羽绒服的袖子上,离开之前我阴暗的内心得到了一点安慰,那鱼没法吃,丫把糖熬糊了。
回到住处之后开始思考人生,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每每在饥寒交迫中怀念家的温暖,夜深人静时哭嚎地撕咬被角,这是一个loser才干的事,我要奋发,我要图强!我要衣锦还乡,我要光宗耀祖!于是我搜遍了网上关于糖醋鱼和糖醋排骨的做法,多番实验之后发现味道根本不对,无论是做法还是配料都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样,电话咨询过老妈之后才知道,他们只是习惯性的放糖爆锅后,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瞎炖,还真是符合东北简单淳朴的民风。。。。。。于是乎,我终于有了两道拿手菜:“糖醋”排骨和“糖醋”鱼。
白糖仿佛贯穿了我们王氏家族的整个菜谱,明明是一大帮子四川移民,辣椒却被无情的抛弃,上色用糖、拌凉菜用糖、调汁用糖,在我家的灶台上,白糖永远比咸盐用得快,发展到我这一代喝粥也要放糖,这要追究到我还没长齐牙,对食物的诉求刚刚从母乳上升到所有大人们送进他们自己嘴里的东西,所以每回吃饭,还无法自由支配这副躯体的我都用嘹亮的哭声表达自己的不满,大人们吃得烦躁,我嚎的也极其疲惫,终于老爸发明了一个奇招,开饭时冲一碗白糖水,我一哭就用筷子蘸一点糖水喂我,立显奇效。以致于后来老妈经常抱怨,我之所以这么馋,都怪我爸当年对我的味觉启蒙太甜。
后来到哈尔滨读书,我才发现,这不是我们家独有偏好,整个东北的人民对糖都是偏爱的,凉皮、牛筋面放糖;铁板烧放糖、麻辣烫加糖、烧烤撒糖,你还别说,味道相当好! 这种怪异绝美的饮食癖好出了东北就不太受追捧了,就连东北人开的餐馆你不主动提是看不到白糖的身影,多数时候你提了也只能换来老板的会心一笑,因为同去的人接受不了这种“丧心病狂”的吃法,要符合大众口味不是!在外吃饭的时候也绝不点糖醋排骨和糖醋鱼这两道菜,外面做的都太正宗,太甜腻,一口下去还来不及忆往昔,就被糊着浇汁儿的淀粉齁死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