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管天媛一直说我上大学之后瘦了。“我初中也不胖啊!”我反驳道。不过偶尔翻到附中的体检表,发现十五岁的时候,自己身高比现在少5cm,体重却比现在重5斤。
十五岁我上初二。经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我新换了一个同桌zdq,他上课喜欢只用椅子右侧的两条腿做支撑,手扶着桌子,摇来晃去,好像那样保持平衡很酷炫。之后一节数学课上,他得寸进尺,又用桌子右侧的两条腿支撑。两秒钟之后,“轰”的一声,他整个人,连带桌子椅子,径直倒向右边的过道。在场的,尤其是他附近的同学,都笑抽筋了。由于桌斗里成堆的《老夫子》、《幽默大师》撒了一地,他又被数学老师狠训了一顿。
我则脸上布满黑线,仿佛背后有一只乌鸦飞过:为什么和这么二的一个家伙同桌了呢?
后来才发现他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性情温顺,从来不跟我打架(都是我打他…)。他桌斗藏宝无数,有好多鬼故事杂志,有《教你变魔术》(他还企图用鞋带变魔术…),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翻他的书,我们关系融洽到甚至一度共用一个QQ号…但他拽我去打游戏的时候我拒绝了。
那会儿班里几乎所有男生都会去一个名为“深深蓝”的网吧打游戏。每天放学我慢慢悠悠骑着车子到裕华路体育大街交叉口的时候,就会有黑压压一大群男生从后面飞速超过我,奔向“深深蓝”。(要不是因为认识他们,我一定会被吓着…)那个网吧在天桥底下,旁边还有个粥铺。现在网吧和粥铺和天桥,全部变成平地。
我经常对别人说我从来没去过网吧。其实并不准确,我去过半次。有天郑楠嫌我没见识,带我去网吧体验(她N年前就去过),结果进了“深深蓝”发现里面没位子了。我俩垂头丧气地离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第二次进网吧。
附中田家炳楼还没修好的时候,图书馆是初中楼一楼的一个逼仄的小黑屋子。我第一次去借的书是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完全看不懂。我的思路还停留在《2003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的状态。尤其里面一个中篇写的恋父的故事,让我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张爱玲是变态。多年之后,我成了张爱玲的疯狂崇拜者。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亦舒,亦舒的小说是假的,是编出来的情节,木偶一样的角色,只偶尔冒出几个警句让人知道世态炎凉。张爱玲却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真法。看《小团圆》的时候我也恰逢某次情感波折,一边读一边恨不能把心和肺都哭出来。
顿时时空错乱。
有一段时间总被人说记性好,记得很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原因可能没人想得到:我高中呆在残忍的地方,朋友不多,没有快乐。非常痛苦不能忍受的时候,就闭上眼睛,想象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好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随时回到过去。
黑暗中,我仿佛又一次走在上学的路上;
在小摊买kitty猫的贴画,以及五毛钱一袋的无花果;
偷偷去北院音乐系的琴房,胡乱弹琴;
天桥底下买麻辣串,四片圆圆的豆腐穿在一起蘸酱;
下雨的时候撑一把带白花的红伞;
夏天没空调,在南院实验中心的楼里乘凉;
穿着蓝色海鸥服,在裕彤体育馆跳团体操;
在破烂的露天游泳池游泳,游完买一杯带樱桃的刨冰;
高度自律地在家听英文磁带,声音洪亮地在讲台上领读单词;
和陈思甜溜进她们四十中玩,夜晚的操场好像一个大湖,而我们望着平静的湖水畅想未来...
未来。现在就是未来。
一睁开眼睛,就到了未来。
十五岁我上初二。经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我新换了一个同桌zdq,他上课喜欢只用椅子右侧的两条腿做支撑,手扶着桌子,摇来晃去,好像那样保持平衡很酷炫。之后一节数学课上,他得寸进尺,又用桌子右侧的两条腿支撑。两秒钟之后,“轰”的一声,他整个人,连带桌子椅子,径直倒向右边的过道。在场的,尤其是他附近的同学,都笑抽筋了。由于桌斗里成堆的《老夫子》、《幽默大师》撒了一地,他又被数学老师狠训了一顿。
我则脸上布满黑线,仿佛背后有一只乌鸦飞过:为什么和这么二的一个家伙同桌了呢?
后来才发现他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性情温顺,从来不跟我打架(都是我打他…)。他桌斗藏宝无数,有好多鬼故事杂志,有《教你变魔术》(他还企图用鞋带变魔术…),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翻他的书,我们关系融洽到甚至一度共用一个QQ号…但他拽我去打游戏的时候我拒绝了。
那会儿班里几乎所有男生都会去一个名为“深深蓝”的网吧打游戏。每天放学我慢慢悠悠骑着车子到裕华路体育大街交叉口的时候,就会有黑压压一大群男生从后面飞速超过我,奔向“深深蓝”。(要不是因为认识他们,我一定会被吓着…)那个网吧在天桥底下,旁边还有个粥铺。现在网吧和粥铺和天桥,全部变成平地。
我经常对别人说我从来没去过网吧。其实并不准确,我去过半次。有天郑楠嫌我没见识,带我去网吧体验(她N年前就去过),结果进了“深深蓝”发现里面没位子了。我俩垂头丧气地离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第二次进网吧。
附中田家炳楼还没修好的时候,图书馆是初中楼一楼的一个逼仄的小黑屋子。我第一次去借的书是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完全看不懂。我的思路还停留在《2003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的状态。尤其里面一个中篇写的恋父的故事,让我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张爱玲是变态。多年之后,我成了张爱玲的疯狂崇拜者。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亦舒,亦舒的小说是假的,是编出来的情节,木偶一样的角色,只偶尔冒出几个警句让人知道世态炎凉。张爱玲却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真法。看《小团圆》的时候我也恰逢某次情感波折,一边读一边恨不能把心和肺都哭出来。
顿时时空错乱。
有一段时间总被人说记性好,记得很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原因可能没人想得到:我高中呆在残忍的地方,朋友不多,没有快乐。非常痛苦不能忍受的时候,就闭上眼睛,想象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好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随时回到过去。
黑暗中,我仿佛又一次走在上学的路上;
在小摊买kitty猫的贴画,以及五毛钱一袋的无花果;
偷偷去北院音乐系的琴房,胡乱弹琴;
天桥底下买麻辣串,四片圆圆的豆腐穿在一起蘸酱;
下雨的时候撑一把带白花的红伞;
夏天没空调,在南院实验中心的楼里乘凉;
穿着蓝色海鸥服,在裕彤体育馆跳团体操;
在破烂的露天游泳池游泳,游完买一杯带樱桃的刨冰;
高度自律地在家听英文磁带,声音洪亮地在讲台上领读单词;
和陈思甜溜进她们四十中玩,夜晚的操场好像一个大湖,而我们望着平静的湖水畅想未来...
未来。现在就是未来。
一睁开眼睛,就到了未来。
-
不若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11 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