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餐厅
我们在科伦坡找到一家华人餐厅——中国人有个古怪思维,总认为餐厅的口味好坏与其环境的整洁优美度成反比。屋子越破,桌子越脏,服务员态度越高傲冷艳,其菜品味道必然越卓尔不群。这也不难解释北京有一家开在胡同里的川菜馆,明目张胆地把餐桌架到了公共厕所门口,生意却常年好得造反。
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此家中餐馆的味道一定是只应天上有了。当看到他家老板时,更加坚定了我们心头的此种邪念。正是营业时间,黝黑瘦小的老板却趴在柜台上,眯着眼睛,半开半阖的眼皮外翻着鱼肚颜色的白眼球,活像一条被这屋子里的热气给蒸得半熟的鱼,出气多,进气少。
看到有人进来,老板勉强抬起一只手,像用尽了全身力气那么费劲——招呼我们坐下。简陋的菜单又黑又油,黏在手指上根本翻不开。趁双眼已经习惯了大堂内昏暗的灯光,我随意上下打量了这屋子一番。看得出来,这餐厅曾经不怎么好吃——换句话说,它也曾经整洁优美过。屋子四角都摆着枯死的大株绿植,吱呀呀不停打转的吊扇上挂着暗红的中国结,收银台后面的柜台上也放置着关公像,只是面前摆着的水果全都缩成了一团,电蜡烛上甚至结起了蜘蛛网。
“我们这儿有点乱,没什么吃的,”老板走过来,操着一口福建广东一带口音的普通话讲,“女服务员三个月前跑掉了。”
“我们随便吃点什么都行。”我们被老板一脸的理直气壮和阴郁的神色给吓到了,挺起胆子回道。
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厨房,乒乒乓乓地鼓捣了一阵,端出一条鱼,一盆虾和一盆蟹,还有一盘蔬菜。果不其然,他的手艺不错,鱼是鱼,虾是虾,蟹是蟹,菜叶是菜叶,不同于本地流行的咖喱,黄糊糊的一团盛上来,看不出个轮廓来,说是屎我也信。
对于他家女服务员跑掉这件事,我们并不想盘根问底,逼着主人讲他不愿讲的私事;但也不好意思显得太过漠不关心,毕竟他乡遇国人,中华民族好管闲事的热情多少还是要拿点出来的。
斯里兰卡是个限酒的地方,老板悄悄地拿出威士忌和可乐,给我们一人兑了一杯,顺便给自己满上——他自己的那杯,明显威士忌要比可乐多出很多。
“那个女服务员,”老板喝了一杯威士忌兑可乐后,冲我们笑了笑,他笑得很甜,这让他显得温柔了许多,“是个很好的女人,她在这儿的时候,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知道,热带地方的人多少有点懒,可她不,瞧,这屋子里的花草都是她在的时候养的。这屋子她每天要打扫三次,有没有客人来都一样。”
老板现在显然颇有说话的欲望,我们不忍拂了他的兴致,便帮他打开话匣子:
“然后你把她给开了?”
“不不,我对她很好。说是服务员,她其实更像这儿的女主人,老板娘。呃,你们知道,我一个人在这个岛上打拼,前前后后七八年了,赚些钱不容易,家人又都在国内,因此……”
我们很有默契地点点头——话说回来,所谓的“女服务员”,就是这个黝黑瘦小的中国老板在此地明里暗里的情人了。
“理解理解。”我们装作赞同的样子,争先恐后地点头示意。
“我要是讲给你们听,你们会不会觉得很闷?”
“不会不会。”
“好吧。我是在科伦坡的街上碰到她的,她是个可爱的姑娘,“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张照片来。照片上是个年轻的女孩,梳着一头油光水滑的辫子,背着手,笑得有些羞涩,一双严肃的大眼睛里闪动着几分调皮的神色,跟我们在这边遇到的很多当地人一样,对着镜头就开始紧张,“她是北部人,为了躲避战乱才到科伦坡来的。她的父母都在内战里去世了,她来科伦坡时还是个小姑娘,只有自己一个人,我可怜她,于是收留了她。当然,我完全把她当作这儿的女主人,那时我手下还有几个帮佣的,我告诉他们,她要不满意谁,谁就得马上走人。”
老板深吸了一口气:“她要的我都给她了,可她还是不满意。或许我不该这么说,但女人都是不可捉摸的。”
“她在这儿做得非常好,我很满意。她把这家餐厅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知道的,这些斯里兰卡人,本性都不坏,还比较朴素,一开始她也开开心心的,总算能脱离战争,过上点安稳日子了。”
老板嘴里说着,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威士忌。
“但她……那姑娘,后来要我娶她。是的,娶她,她的意思是要正式结婚。我不晓得她脑子里怎么会有这种主意,我给她买了颗黄宝石戒指,让她闭嘴。不过女人一旦打定主意,可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我都告诉她了,我做不到,因为我在中国已经有了个太太。”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对这种明目张胆大搞婚外情的行为,自然要予以严厉的谴责。可吃人家的嘴短,此时无论如何也垮不下脸来对他说教,只好一边埋头吃菜,一边随意吱唔两声蒙混过关,老板好像从我们这儿得到了支持理解,继续滔滔不绝:“所以女人就是这么奇怪。我那在中国的老婆,只要跟我结了婚,便可以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要了,我一年到头不回家,从没送给她戒指首饰,她也不在乎。哎,你说,在女人眼中,结婚当真就这么重要?比宝石还重要?”
“但你要真喜欢她,为什么不真娶了她?你们会很幸福的。”
“我跟你们讲,我要娶了她,我就得在科伦坡待一辈子。但我迟早要回去的,我不可能死在这儿,我想埋在老家的山里。她告诉我,她知道我迟早都要回去的,到时她怎么办?她现在还年轻,如果现在离开我,她可以找个本地男人嫁了。如果晚几年,就没人要她了。她从一年前开始偷偷攒钱,给自己打点行装,但我觉得她只是吓唬吓唬我——她没有家人,没有财产,孑然一身,她还能去哪儿?我不相信她打算走,但我还是很害怕,她太好了,她对人很热情,客人们喜欢她,帮佣们喜欢她,连旁边市场卖海鲜的小商贩也喜欢她——但我还是不能为了她,就决定留在这儿。”
老板说到这里,略微停了一下,看着我们的眼睛:“我特别想回国,你知道吗?我们这些人,无论现在去了哪儿,最后都还是要回去的。我想回去盖个小房子,可以随便在屋子后头种点萝卜和番茄。每天早上起来泡点儿新采的茶叶,然后去跟街头卖豆腐的小姑娘拌嘴。你们这些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无趣,但我们这些人一直是这么过来的,我不能放弃。”
“然后,有天傍晚,她来告诉我,她要走了。她擦了桌子,给植物浇了水,然后把自己的两个箱子装上一辆小汽车,过来跟我说再见。她哭了起来,要是我同意娶她,她就会留下来。我当时应该也在哭,但还是摇了摇头。随后她大哭着跑了出去,当时我差一点就让步了——我得喝上大半瓶酒来定神。”
看到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老板站起身来,看了看表说:“你们要准备走了吧。抱歉,我这些家长里短可能让你们闷得要死了。”
“哪里哪里。”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们付了钱,戴上遮阳帽,走出门去。我们走远了,他挥手向我们道别。
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此家中餐馆的味道一定是只应天上有了。当看到他家老板时,更加坚定了我们心头的此种邪念。正是营业时间,黝黑瘦小的老板却趴在柜台上,眯着眼睛,半开半阖的眼皮外翻着鱼肚颜色的白眼球,活像一条被这屋子里的热气给蒸得半熟的鱼,出气多,进气少。
看到有人进来,老板勉强抬起一只手,像用尽了全身力气那么费劲——招呼我们坐下。简陋的菜单又黑又油,黏在手指上根本翻不开。趁双眼已经习惯了大堂内昏暗的灯光,我随意上下打量了这屋子一番。看得出来,这餐厅曾经不怎么好吃——换句话说,它也曾经整洁优美过。屋子四角都摆着枯死的大株绿植,吱呀呀不停打转的吊扇上挂着暗红的中国结,收银台后面的柜台上也放置着关公像,只是面前摆着的水果全都缩成了一团,电蜡烛上甚至结起了蜘蛛网。
“我们这儿有点乱,没什么吃的,”老板走过来,操着一口福建广东一带口音的普通话讲,“女服务员三个月前跑掉了。”
“我们随便吃点什么都行。”我们被老板一脸的理直气壮和阴郁的神色给吓到了,挺起胆子回道。
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厨房,乒乒乓乓地鼓捣了一阵,端出一条鱼,一盆虾和一盆蟹,还有一盘蔬菜。果不其然,他的手艺不错,鱼是鱼,虾是虾,蟹是蟹,菜叶是菜叶,不同于本地流行的咖喱,黄糊糊的一团盛上来,看不出个轮廓来,说是屎我也信。
对于他家女服务员跑掉这件事,我们并不想盘根问底,逼着主人讲他不愿讲的私事;但也不好意思显得太过漠不关心,毕竟他乡遇国人,中华民族好管闲事的热情多少还是要拿点出来的。
斯里兰卡是个限酒的地方,老板悄悄地拿出威士忌和可乐,给我们一人兑了一杯,顺便给自己满上——他自己的那杯,明显威士忌要比可乐多出很多。
“那个女服务员,”老板喝了一杯威士忌兑可乐后,冲我们笑了笑,他笑得很甜,这让他显得温柔了许多,“是个很好的女人,她在这儿的时候,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知道,热带地方的人多少有点懒,可她不,瞧,这屋子里的花草都是她在的时候养的。这屋子她每天要打扫三次,有没有客人来都一样。”
老板现在显然颇有说话的欲望,我们不忍拂了他的兴致,便帮他打开话匣子:
“然后你把她给开了?”
“不不,我对她很好。说是服务员,她其实更像这儿的女主人,老板娘。呃,你们知道,我一个人在这个岛上打拼,前前后后七八年了,赚些钱不容易,家人又都在国内,因此……”
我们很有默契地点点头——话说回来,所谓的“女服务员”,就是这个黝黑瘦小的中国老板在此地明里暗里的情人了。
“理解理解。”我们装作赞同的样子,争先恐后地点头示意。
“我要是讲给你们听,你们会不会觉得很闷?”
“不会不会。”
“好吧。我是在科伦坡的街上碰到她的,她是个可爱的姑娘,“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张照片来。照片上是个年轻的女孩,梳着一头油光水滑的辫子,背着手,笑得有些羞涩,一双严肃的大眼睛里闪动着几分调皮的神色,跟我们在这边遇到的很多当地人一样,对着镜头就开始紧张,“她是北部人,为了躲避战乱才到科伦坡来的。她的父母都在内战里去世了,她来科伦坡时还是个小姑娘,只有自己一个人,我可怜她,于是收留了她。当然,我完全把她当作这儿的女主人,那时我手下还有几个帮佣的,我告诉他们,她要不满意谁,谁就得马上走人。”
老板深吸了一口气:“她要的我都给她了,可她还是不满意。或许我不该这么说,但女人都是不可捉摸的。”
“她在这儿做得非常好,我很满意。她把这家餐厅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知道的,这些斯里兰卡人,本性都不坏,还比较朴素,一开始她也开开心心的,总算能脱离战争,过上点安稳日子了。”
老板嘴里说着,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威士忌。
“但她……那姑娘,后来要我娶她。是的,娶她,她的意思是要正式结婚。我不晓得她脑子里怎么会有这种主意,我给她买了颗黄宝石戒指,让她闭嘴。不过女人一旦打定主意,可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我都告诉她了,我做不到,因为我在中国已经有了个太太。”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对这种明目张胆大搞婚外情的行为,自然要予以严厉的谴责。可吃人家的嘴短,此时无论如何也垮不下脸来对他说教,只好一边埋头吃菜,一边随意吱唔两声蒙混过关,老板好像从我们这儿得到了支持理解,继续滔滔不绝:“所以女人就是这么奇怪。我那在中国的老婆,只要跟我结了婚,便可以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要了,我一年到头不回家,从没送给她戒指首饰,她也不在乎。哎,你说,在女人眼中,结婚当真就这么重要?比宝石还重要?”
“但你要真喜欢她,为什么不真娶了她?你们会很幸福的。”
“我跟你们讲,我要娶了她,我就得在科伦坡待一辈子。但我迟早要回去的,我不可能死在这儿,我想埋在老家的山里。她告诉我,她知道我迟早都要回去的,到时她怎么办?她现在还年轻,如果现在离开我,她可以找个本地男人嫁了。如果晚几年,就没人要她了。她从一年前开始偷偷攒钱,给自己打点行装,但我觉得她只是吓唬吓唬我——她没有家人,没有财产,孑然一身,她还能去哪儿?我不相信她打算走,但我还是很害怕,她太好了,她对人很热情,客人们喜欢她,帮佣们喜欢她,连旁边市场卖海鲜的小商贩也喜欢她——但我还是不能为了她,就决定留在这儿。”
老板说到这里,略微停了一下,看着我们的眼睛:“我特别想回国,你知道吗?我们这些人,无论现在去了哪儿,最后都还是要回去的。我想回去盖个小房子,可以随便在屋子后头种点萝卜和番茄。每天早上起来泡点儿新采的茶叶,然后去跟街头卖豆腐的小姑娘拌嘴。你们这些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无趣,但我们这些人一直是这么过来的,我不能放弃。”
“然后,有天傍晚,她来告诉我,她要走了。她擦了桌子,给植物浇了水,然后把自己的两个箱子装上一辆小汽车,过来跟我说再见。她哭了起来,要是我同意娶她,她就会留下来。我当时应该也在哭,但还是摇了摇头。随后她大哭着跑了出去,当时我差一点就让步了——我得喝上大半瓶酒来定神。”
看到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老板站起身来,看了看表说:“你们要准备走了吧。抱歉,我这些家长里短可能让你们闷得要死了。”
“哪里哪里。”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们付了钱,戴上遮阳帽,走出门去。我们走远了,他挥手向我们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