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荷西的爱情
周末闭门在家读书,临近黄昏才将三毛的两本经典书看完,与以前相比这次阅读心中多了很多感慨。三毛的书我从小学就开始读,高中重读过,大学时候怀着崇拜的心情又翻过几本,同样的几本书每个年龄段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小学时主要是看热闹,被她俏皮的风格吸引,觉得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故事很是有趣,高中时候则是对她中年丧夫的经历感到痛心,大学时候主要关注她和荷西的爱情与婚姻,那时候觉得他们的爱情就是传奇,他们俩是上天注定要在一起不可替代的,即使三毛后来又和王洛宾有过一段交集,但是不足为谈。
三毛有篇文章专门回忆荷西与她认识到结婚的经过,题目就是一个男孩子的爱情,看完后我的眼睛已经是泪珠啪啪啪往下流,被他们的相亲相爱感动,梦想着未来也能遇到荷西一样值得爱一生的男孩子,拥有美妙的永不变质的爱情。
现在读到这篇文章我还是忍不住流了泪,不止是被他们的爱情感动,更是为他们不能携手到老而深感遗憾与痛心。他们将彼此刻进了生命中,爱情与亲情交融,紧紧扎根于生活中,他们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到流泪。爱的越深,爱人离去所带来的伤就越痛。
看三毛和荷西在一起时的照片,能感受到他们对彼此深深的依恋,他们俩是那么的相爱,拍照的姿势总是紧紧相拥,有的时候荷西懒懒的靠在三毛的怀里,那种放心与轻松的样子像个孩子;有时候三毛靠在荷西的怀里笑得灿烂,他们眼中闪烁的幸福的光芒让每个看到照片的人都心生羡慕。荷西死后三毛所留下的照片中很少有笑的,大部分都是孤单而伪装倔强的表情,即使笑也是觉得无关爱情,而且有些孤单与寂寞。
荷西不到18岁的时候认识三毛,追求她被拒绝,三毛那句“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深深的伤了他的心。他等了三毛六年,终于等到她,将她被情感挫折伤的破碎的心修复并和她结婚。在现在这个爱情速成的年代,一转身变牵了别人的手,后悔的余地都不留,而他的坚持是多么的难得。
结婚六年,沉浸在爱情中的三毛又开始拿起笔写作,将他们的生活写成了多姿多彩的篇章。三毛喜欢晚上写作,而荷西则需要早睡为工作储备精力,这样他们总是不能一起入睡。荷西给她写作的自由,但他习惯了握着三毛的手才能睡着,为了不打扰三毛写作,等着和三毛一起入睡,他一直失眠也不告诉三毛,直到被三毛发现。看着像孩子一般的荷西,三毛心疼不已,决定不再写稿,她回绝了所有的约稿,并且告诉了爸妈,为了让荷西睡好觉她决定不写作了,与工作相比,荷西的安睡更重要,她不能让工作影响到生活。
有次三毛要为杂志社写一篇怎么度过死前三个月的稿子,荷西知道后问三毛,三毛说她不会死,没想怎么写稿。这时荷西就从后面绕住三毛的腰,眼睛红红的重复着“你不死你不死”,三毛被这孩子气的行为感动,她知道荷西有多认真,爱她有多深,她立即回绝了杂志社的约稿,理由就是她的先生说她不会死,她要为先生做饺子。生活总是如此无法预测,他们谁都没有预料到先走的不是三毛,却是荷西。
他们结婚后的生活总是颠沛流离经济窘迫,没有很好的照顾孩子的条件,再加上她俩如此恩爱,生怕孩子会分到他们的爱,结婚六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在荷西死的前几天,她俩还商量过该要一个孩子了,这样才更有家的氛围。可是上天给荷西的时间这么不够用,他才30岁,在他们最想要孩子的时候他却离开了人世,留下并不坚强的三毛在空旷的家里饱受思念折磨,在悲伤与孤单中生活。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想如果他们有孩子的话,三毛不会这么的孤独与悲伤,会将对荷西的爱在孩子身上延续,不至于将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以致最后体弱多病精神衰弱而自杀。
三毛也说过,对于没能为荷西生个孩子,她感觉很对不住荷西。在婚姻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爱情的延续,对于她的遗憾初为人母的我深感痛心。作为母亲的喜悦,三毛始终没有体验过,她的人生虽然丰富多彩,可是我总觉得稍有缺憾。如果荷西不死,他们的爱情仍是让人艳羡的佳话,是否有孩子不影响他们的幸福,但是只有三毛的生活,爱情传奇不再,终归觉得有所缺憾,他们的爱情只能留在三毛的心中与书中,无处寄托。
我总觉得他们的爱情太令人嫉妒了,所以上天才会早早将荷西召回,甚至连孩子都吝啬于给予他们。
感慨于他们深厚的爱情,也遗憾她的孑然一身,我仍然对他们的爱情传奇充满羡慕,但是也在思考作为平凡人的我的生活。生活不易,遇到珍惜自己的人,互相体谅与扶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养儿育女,柴米油盐,不再奢求不切实际的事情。
三毛有篇文章专门回忆荷西与她认识到结婚的经过,题目就是一个男孩子的爱情,看完后我的眼睛已经是泪珠啪啪啪往下流,被他们的相亲相爱感动,梦想着未来也能遇到荷西一样值得爱一生的男孩子,拥有美妙的永不变质的爱情。
现在读到这篇文章我还是忍不住流了泪,不止是被他们的爱情感动,更是为他们不能携手到老而深感遗憾与痛心。他们将彼此刻进了生命中,爱情与亲情交融,紧紧扎根于生活中,他们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到流泪。爱的越深,爱人离去所带来的伤就越痛。
看三毛和荷西在一起时的照片,能感受到他们对彼此深深的依恋,他们俩是那么的相爱,拍照的姿势总是紧紧相拥,有的时候荷西懒懒的靠在三毛的怀里,那种放心与轻松的样子像个孩子;有时候三毛靠在荷西的怀里笑得灿烂,他们眼中闪烁的幸福的光芒让每个看到照片的人都心生羡慕。荷西死后三毛所留下的照片中很少有笑的,大部分都是孤单而伪装倔强的表情,即使笑也是觉得无关爱情,而且有些孤单与寂寞。
荷西不到18岁的时候认识三毛,追求她被拒绝,三毛那句“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深深的伤了他的心。他等了三毛六年,终于等到她,将她被情感挫折伤的破碎的心修复并和她结婚。在现在这个爱情速成的年代,一转身变牵了别人的手,后悔的余地都不留,而他的坚持是多么的难得。
结婚六年,沉浸在爱情中的三毛又开始拿起笔写作,将他们的生活写成了多姿多彩的篇章。三毛喜欢晚上写作,而荷西则需要早睡为工作储备精力,这样他们总是不能一起入睡。荷西给她写作的自由,但他习惯了握着三毛的手才能睡着,为了不打扰三毛写作,等着和三毛一起入睡,他一直失眠也不告诉三毛,直到被三毛发现。看着像孩子一般的荷西,三毛心疼不已,决定不再写稿,她回绝了所有的约稿,并且告诉了爸妈,为了让荷西睡好觉她决定不写作了,与工作相比,荷西的安睡更重要,她不能让工作影响到生活。
有次三毛要为杂志社写一篇怎么度过死前三个月的稿子,荷西知道后问三毛,三毛说她不会死,没想怎么写稿。这时荷西就从后面绕住三毛的腰,眼睛红红的重复着“你不死你不死”,三毛被这孩子气的行为感动,她知道荷西有多认真,爱她有多深,她立即回绝了杂志社的约稿,理由就是她的先生说她不会死,她要为先生做饺子。生活总是如此无法预测,他们谁都没有预料到先走的不是三毛,却是荷西。
他们结婚后的生活总是颠沛流离经济窘迫,没有很好的照顾孩子的条件,再加上她俩如此恩爱,生怕孩子会分到他们的爱,结婚六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在荷西死的前几天,她俩还商量过该要一个孩子了,这样才更有家的氛围。可是上天给荷西的时间这么不够用,他才30岁,在他们最想要孩子的时候他却离开了人世,留下并不坚强的三毛在空旷的家里饱受思念折磨,在悲伤与孤单中生活。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想如果他们有孩子的话,三毛不会这么的孤独与悲伤,会将对荷西的爱在孩子身上延续,不至于将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以致最后体弱多病精神衰弱而自杀。
三毛也说过,对于没能为荷西生个孩子,她感觉很对不住荷西。在婚姻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爱情的延续,对于她的遗憾初为人母的我深感痛心。作为母亲的喜悦,三毛始终没有体验过,她的人生虽然丰富多彩,可是我总觉得稍有缺憾。如果荷西不死,他们的爱情仍是让人艳羡的佳话,是否有孩子不影响他们的幸福,但是只有三毛的生活,爱情传奇不再,终归觉得有所缺憾,他们的爱情只能留在三毛的心中与书中,无处寄托。
我总觉得他们的爱情太令人嫉妒了,所以上天才会早早将荷西召回,甚至连孩子都吝啬于给予他们。
感慨于他们深厚的爱情,也遗憾她的孑然一身,我仍然对他们的爱情传奇充满羡慕,但是也在思考作为平凡人的我的生活。生活不易,遇到珍惜自己的人,互相体谅与扶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养儿育女,柴米油盐,不再奢求不切实际的事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