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而不是沉默
马上就看完《幸福的另一种含义》了,选择现在而不是看完再写书评,完全是因为一时兴起。
已经看到倒数第二章了,可是我还是没有猜不到结局,也搞不懂汉娜和汤姆之间有什么样的过去。我唯一猜对的是米利是汉娜的外甥女。这个女人,一直在羡慕自己的姐姐勇敢而聪明,其实相比阿加莎,我更欣赏汉娜的谨慎与智慧。
这个女人顶替自己的姐姐坐了30年牢,却在刑期将满之前越狱了,因为她再也忍受不了那日复一日的枯燥、没有尊严的日子。整个越狱过程相当顺利,这点证明了汉娜确实是一个谨慎又智慧的女子,要知道,越狱时她已经是50岁了。接着她靠马克斯的帮助,顺利“劫持”了自己的外甥女,让她跟她一起去美国西部寻找“真相”。我实在很好奇这个“真相”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真相,如此迫切,值得她在刑期快到之前冒险越狱。后来才发现,这个“真相”其实一点也不重要。汉娜迫切想要知道的是,外甥女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值得自己为她蹲了30年监狱,事实证明,汉娜对这件事是满意了。用她的话说,“除了脾气有点爆之外,一切都很满意,只是,他居然过着规律的生活,这有点让我失望”。
这个行事谨慎干净利落的女人,“劫持”她的外甥女,开始了漫长的公路旅行(姑且叫旅行吧,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她想干嘛)特别佩服马克•李维这种不断推翻读者的写法,当我以为“真相”就是汉娜的终极目标时,其实不是,汉娜想要的是见一见自己的亲人,重新找回这30年失去的亲情。所以,读马克•李维的书总是温情的,他总能让你在文章中找到亲情的影子,而且告诉你,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就是亲情。
这一路上,汉娜见到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老友,他们已经隐姓埋名,重新过上新的生活。而在汉娜与这些朋友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明白了一句话“真正在乎你的人必然会把你放在心上”。30年了,依然深爱着汉娜并愿意为她冒险的拉乌尔和一见面就想与汉娜撇开关系的赖恩对汉娜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当然,汉娜不会在意这些,她热情地拥抱了拉乌尔,接受她的款待和帮助,无视赖恩的所有一切。这或许就是一个智慧女人的情商,作为一个女人,你无需去央求一个路人甲的关怀,你只需要享受并感恩给你温暖的人,这便是幸福之所在。
而农场“土豪”昆特则是保持一贯的夸张作风,但是他的心地还是善良的,至少她帮汉娜拖延了汤姆的脚步。至于,汤姆,这个所有矛盾的纠结点,至今为止,我只知道她和汉娜是相爱的,但是这个男人却上了汉娜的姐姐阿加莎的床,或许真的是造化弄人,所以汉娜在留下来的日记本里对这个男人只字不提。汤姆可能觉得汉娜是在恨他,可是身为女人,我很清楚地知道,汉娜是在保护他。因为他是联邦法警,一旦在日记本里提到他可能会给汤姆带来灾难,谁知道在这个司法体系形容虚设的国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冤情,当然这仅仅只是我的猜测。
对于汤姆来说,执意要在FBI介入之前找到汉娜,无非就是想要阻止她,让她自首,同时保主她的性命,当然他也想知道汉娜为什么在日记本里对自己只字不提。汤姆算是一个不太笨的警察,他很快赶到汉娜前面,并在她的目的地等待她的出现。接下来,他们之间应该会有一个了解,至于是怎样的结局,我是猜不到。
整本书看下来,最震撼的一句话是:“不要满足于渺小而平静的生活,而要为了心中的一个理想去奋斗,即使有时候你会像堂吉诃德一样,但终归是值得的。”要是在以前,看到这样的话,我会觉得很说教。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年纪,在人生将进入平稳期,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一直以来,我所追求的都是平稳而宁静的生活,自甘沉默,碌碌无为。现在想来,人生还是要改变,如果生来只是为了过日日如一的生活,活一天就够了,何必长命百岁?今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想改变一点点,不管如何,感兴趣的东西都要去尝试,去努力争取,而且要尽全力做好,这或许就是幸福的开始。
已经看到倒数第二章了,可是我还是没有猜不到结局,也搞不懂汉娜和汤姆之间有什么样的过去。我唯一猜对的是米利是汉娜的外甥女。这个女人,一直在羡慕自己的姐姐勇敢而聪明,其实相比阿加莎,我更欣赏汉娜的谨慎与智慧。
这个女人顶替自己的姐姐坐了30年牢,却在刑期将满之前越狱了,因为她再也忍受不了那日复一日的枯燥、没有尊严的日子。整个越狱过程相当顺利,这点证明了汉娜确实是一个谨慎又智慧的女子,要知道,越狱时她已经是50岁了。接着她靠马克斯的帮助,顺利“劫持”了自己的外甥女,让她跟她一起去美国西部寻找“真相”。我实在很好奇这个“真相”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真相,如此迫切,值得她在刑期快到之前冒险越狱。后来才发现,这个“真相”其实一点也不重要。汉娜迫切想要知道的是,外甥女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值得自己为她蹲了30年监狱,事实证明,汉娜对这件事是满意了。用她的话说,“除了脾气有点爆之外,一切都很满意,只是,他居然过着规律的生活,这有点让我失望”。
这个行事谨慎干净利落的女人,“劫持”她的外甥女,开始了漫长的公路旅行(姑且叫旅行吧,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她想干嘛)特别佩服马克•李维这种不断推翻读者的写法,当我以为“真相”就是汉娜的终极目标时,其实不是,汉娜想要的是见一见自己的亲人,重新找回这30年失去的亲情。所以,读马克•李维的书总是温情的,他总能让你在文章中找到亲情的影子,而且告诉你,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就是亲情。
这一路上,汉娜见到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老友,他们已经隐姓埋名,重新过上新的生活。而在汉娜与这些朋友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明白了一句话“真正在乎你的人必然会把你放在心上”。30年了,依然深爱着汉娜并愿意为她冒险的拉乌尔和一见面就想与汉娜撇开关系的赖恩对汉娜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当然,汉娜不会在意这些,她热情地拥抱了拉乌尔,接受她的款待和帮助,无视赖恩的所有一切。这或许就是一个智慧女人的情商,作为一个女人,你无需去央求一个路人甲的关怀,你只需要享受并感恩给你温暖的人,这便是幸福之所在。
而农场“土豪”昆特则是保持一贯的夸张作风,但是他的心地还是善良的,至少她帮汉娜拖延了汤姆的脚步。至于,汤姆,这个所有矛盾的纠结点,至今为止,我只知道她和汉娜是相爱的,但是这个男人却上了汉娜的姐姐阿加莎的床,或许真的是造化弄人,所以汉娜在留下来的日记本里对这个男人只字不提。汤姆可能觉得汉娜是在恨他,可是身为女人,我很清楚地知道,汉娜是在保护他。因为他是联邦法警,一旦在日记本里提到他可能会给汤姆带来灾难,谁知道在这个司法体系形容虚设的国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冤情,当然这仅仅只是我的猜测。
对于汤姆来说,执意要在FBI介入之前找到汉娜,无非就是想要阻止她,让她自首,同时保主她的性命,当然他也想知道汉娜为什么在日记本里对自己只字不提。汤姆算是一个不太笨的警察,他很快赶到汉娜前面,并在她的目的地等待她的出现。接下来,他们之间应该会有一个了解,至于是怎样的结局,我是猜不到。
整本书看下来,最震撼的一句话是:“不要满足于渺小而平静的生活,而要为了心中的一个理想去奋斗,即使有时候你会像堂吉诃德一样,但终归是值得的。”要是在以前,看到这样的话,我会觉得很说教。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年纪,在人生将进入平稳期,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一直以来,我所追求的都是平稳而宁静的生活,自甘沉默,碌碌无为。现在想来,人生还是要改变,如果生来只是为了过日日如一的生活,活一天就够了,何必长命百岁?今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想改变一点点,不管如何,感兴趣的东西都要去尝试,去努力争取,而且要尽全力做好,这或许就是幸福的开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