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瘾本事
![]() |
《书店里的影像诗》 31-40 @库布里克书店 |
在小咸鱼发来做书这一期活动时候,其实没太多想,直接塞进了留白的假期里。
这半年,过着不太走心的日子,以忙碌为充分理由,包括这个假期报名参加各种活动,似乎也并非斟酌三思后的行为。
直到主持人,也是库布里克的店长,给我们塞了一些写着问题的纸条,我收到的这张上面写着:“你为什么会参加这次活动?”,我才回过神,开始问自己,为什么。
昨天听完微在的讲座已近十点,离乌拉不远,想顺道拿磨好的咖啡豆,到了之后不想折腾回家,便在宵夜后直接住下,第二天6点随她去了打工的星巴克,一坐就是一上午。
在带的kindle快没电之前,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菊与刀》的广告页,忘了最近在哪篇文章里看到,去日本之前的必读物里,有它。
然后,把kindle拿去充电,打开了ipad,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
然后,闲逛着买了几本特价的电子书。
然后,下单一套纸质版的知日。
然后,开始研究是否要入手一个paper white 3……
更碎片的时间里,刷刷朋友圈,看看咖啡馆里进进出出的人,计划中的阅读时间,被他们分解后溜走,一去不返。
回过头,已想不起我这个自诩爱读书的人,上一次完全沉浸在一本书里是什么时候,对于近期阅读的印象,几乎都是地铁公交上强打精神把屏幕上的文字塞进脑袋,一不留神,思绪就脱缰飞奔离我而去,如同这一上午,从一点跳到另一点,越蹦越远。
对以上行为的自我批评伴随着这次的放映,同步进行。
这已是这一个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最后10家台湾书店的影像在大屏幕上依次放映:
有着恋物恋书语速超快的店长的旧香居;
已经将二手书规模化系统化开了六家分店的茉莉;
只搜集原住民文化书籍并制作了自己杂志的番艺书屋;
爱文具的太太和爱书的先生一同呵护的荒野梦二;
曾经补习班老师因自己儿子而开的恋风草青少年书房;
在桃园田野旁边店长生活如书店名的晴耕雨读小书店;
收藏了关于高雄的一切名字寓意深厚的三余书店;
拥有者曾被一本书拯救过的鱼丽人文主义书店;
依自己的生活美学理念已经开了一些列店铺的好样本事;
还有主办姊妹电台的同时经营于小镇上的虎尾厝沙龙。
忘了看到哪个片段,我想起了父亲整墙的旧书,想起自己曾经从一箱小说里挑出一本页脚破旧泛黄的莎士比亚文集翻看,父亲再三叮嘱我,这本书太旧了,封面快掉下来,一定要小心,而我最终并未能保护好它。
想起清明到香港放下行李就去的诚品,穿梭在书架间的自己无比享受远离嘈杂和工作后的平静,油麻地附近旧书店逛了一家又一家,在逼仄的楼道里坐上从未见过的古董般的闸门电梯,以及托着装有半箱书的沉重行李在深圳周转的艰辛。
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中,我说,爱看书的原因是它能换来心安,可是我仍然无法免俗地落入那个拥有太多后不再好好珍惜的大部队,购买它们的门槛太低:电子阅读设备,电商售书折扣,还有我们本性里的占有欲。
综上而言,现状艰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群爱书的人,在坚守着他们的阵地。
附纪录片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113191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