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下的日子
在离校前几日的一个下午,天色不同寻常地暗了下去,随后狂风席卷,大雨瓢泼,整个世界像失去重心一样旋转着,呼号着。我走出门去,看见大风大雨将升华公寓的楼群吞噬其中,看见栏杆外的黑暗里香樟树左右摇摆。每到这种大雨如注,积水成河的情境,人心就会有一种苍茫之感,觉得人类的意志已经失落,自然再次主宰了一切,觉得过往的岁月都是幻象,唯有眼前的疾风骤雨才是真实存在。岳麓山下的雨水就是这样,要么在数十日的暑天酷热里让你等待得心急如焚,望眼欲穿,要么在它到来的时候颠倒整个世界,雄浑有力,来去无踪。这座城市的性格也是如此,它的身姿,它的语言,它的脚步,都是热烈的,有情义的。春夏秋冬,流年转眼,又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刻。 岳麓山下的日子,是最好的一段青春年月,是一去不回的少年时代,是一座生命与时间的迷宫。我在这里曲曲折折地行走着,碰壁与撞墙,拥有和失去,欢喜又悲伤,也是在这里沉淀了粗莽的热情,颓丧的消沉,最终拨开云雾,得见青天。初次踏足这里的时候下了一场清凉的雨,像是对人说要学会释怀,要接受过往的失败。两年之后的那个夏天下了一场盛大的雨,而在雨前是连续四十八日的热浪压城,当时的比赛也进入了最为焦灼的状态,那场大雨惊天动地,数十日的燥热一扫而空,意味深长。又过了两年的时间,转身离去之际,又是昏天暗地的大雨,又是满城摇摆的香樟,失去的已经逝去,逝去的也已经失去。岳麓山下的雨水,揉杂着零零碎碎的往事,在记忆中淅淅沥沥地落下。 四年的时光打马而过,记忆里堆积着的不只有雨水,还有白雪,阳光,烟火,大雾,和香樟。第一次看见大雪的时候,是在四大力学的第一门考试当天,而在考试的前夜,我给一个老师做讲稿至凌晨三点。当时泡着浓茶的杯子后来因为碎裂而丢弃,当时咬牙记住的整书的公式也模糊成了一个印象,唯独那场覆盖一切的大雪,纷纷扬扬着鲜活如昨日。大雪落下的时候,整座城市都是寂静的,仿佛一个修行的人放下了对世间万物的眷恋之心,顿悟了虚空与荒芜,感知到一种单纯而坚定的力量。那场大雪用了七天的时间才消融殆尽,人们穿着冬大衣小心翼翼地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如同他们心有不安地走在青春里。时至今日我仍旧记得,那时走在去考场的路上,天地之间是彻底的白净。 大雪之后的世界一片清新,夜晚时分能看见蓝色的天空。很多人爬到岳麓山顶,看着雪中的山林静默无言,看着寒凉的日光照耀这座城市,感慨着这一年的寒冬与早春。大雪快要融尽时人心会惆怅,觉得一阵欢喜又成过去,一年光阴又到尽头,看着雪渣上的寒凉日光若有所思。冬日的阳光总是那样,无力又慵懒,寒凉又清澈,它们懒洋洋地四处洒落,给人们带去深冬的慰藉。而我总是记起父亲在车站给我买橘子的身影,寒凉的日光落在他微微驼背的身上,而他一本正经地在橘子摊前左右挑拣。这么多年过去了,天真的孩童已知晓了落寞,学会了从容,失意的男子也走出了颓唐,在岁月中有了白发和皱纹。这么多年过去了,冬日的阳光还是这样清澈又寒凉。 但盛夏的阳光却是凶猛的,明晃晃地压迫着地面,更像是一场暴雨,打得你无处可逃。在签约后的那个中午,从酒店走到公交站台,看见河对岸的钢铁森林在剧烈的阳光下冒着热气。以前在六楼的工作室时,也总是这样凝望五一广场的楼厦,看着它们被盛夏的阳光晒得面色苍白。在时间里失落了的心情犹如眼前白色的建筑,被现实晒去了水分,头晕眼花不知去向,唯一能够确认的是,我从未背弃过自己的理想。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无非是心里怀揣了一撮鬼火,要么点燃世界,要么烧死自己,更多的人,将要一辈子与之做抗争。在那几个酷热又荒凉的暑假里,我曾躲在图书馆用七天的时间啃掉九册书,也曾躺在凌晨三点的热气未消的地板上思考解决方案,骑着单车咬着沙琪玛闯入炎炎日光之中。四年之后回首去看,太多的日子在颓丧中被虚度,唯一没被现实烤焦的正是那些最热的时光。 阳光和热气会消散在迟暮的向晚,夜晚的凉风会吹动湖岸的柳梢,是夏日里最为温情的时刻。人们纷纷来到湘江岸边,散步,聊天,说笑,沉醉其中。等到天色完全地暗下来时,橘子洲的巨大烟火便会震动全城,真实有力地敲击着这座城市每个人的心脏。不管时间如何流逝,那些巨大的烟火总是如期而至,像是这座城市的一个胎记。但在桃子湖畔的柳树下,当时你侬我侬的情深意长,当时浸透了整颗心灵的沉醉与美好,都成了烟火谢幕时的尘雾,消散殆尽,不留踪迹。其实烟火也有清冷的时候,在第一个深冬的凌晨,曾看见鸟巢背后的黑暗与寒冷里有几串五彩的烟火蓦然升起,炸裂而又坠落,消失在岁月无声里。在荆江路口的站台,也总能看见一些白色焰火清冷地升起又落下。对于长沙来说,烟火是不可缺失的,它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胎记,它是岳麓山下那群年轻人的爱情。 烟火谢幕的时候,橘子洲的上空会留下一大片的奇形怪状的烟雾,在湘江两岸灯光的映衬下,它们悠游自如,缓缓消散。长沙是一座经年累月都被雾气所笼罩的城市,其中有在盆地上空氤氲不散的白雾,有由工业废气积累成的霾雾,也有在烟火表演后留下的烟雾,它们或诗意,或狰狞,或缤纷。当这些大雾盘踞着的时候,在岳麓山顶也看不见河东的城市,只能看见那些雾气纠缠流动,穿过身体和街道。在校办做过两年的助理,有时候要去教育厅送文件,师傅总是载着我从西二环跨越猴子石大桥去河东,又从北二环穿过营盘路隧道回河西,但不管走到哪里,眼前都是白雾迷茫,湘江,长桥,隧道,沙滩,森林,楼群,在雾气中变成了迷宫,一座青春的迷宫。 在雾气迷宫中,眼前的一切都如同海市蜃楼的幻象,唯独满城的香樟还在真实地生长着。在春夏秋冬的轮替里,它从鲜绿变成深青,又从繁茂落得萧索,它这样不知人间忧欢地生长着,让人心醉,让人心碎。校园的香樟路,麓山的香樟林,古老,巨大,又繁盛。临走前的最后一个春天,在双超所底层的一间实验室里做事,转头即可看见南校的荷花池,池里的湖心亭,亭边上的香樟林,林里啁啾跳转的小鸟。在香樟树下行走的时候,偶有微风拂过,吹动那条望不见底的香樟路上数以万计的鲜绿嫩叶,散发着幽香,成就了一种如梦似幻的唯美。那时候会突然觉得,眼前如此之美,不如就此安定下来,像它们一样,不知人间忧欢地生老病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终究还是选择了告别。 岳麓山下的日子有如岳麓山间的溪水,清澈,温润,寒凉,浸透着山谷与野花的幽香,流淌而过,一去不回。这样一段绵延的山峦,却蕴藏着从三皇五帝到近代中国的历史,四年的时间里,不断地上山与下山,路过那些远古的石碑,将军的陵墓,古寺的桃花,路过那些古老而激烈的时空往事。但对于山下的那群年轻人来说,这些都只是一个背景而已,我们鲜活有力地蹦跳在岳麓山下,咀嚼和消磨着彼此最好的一段青春年月。等到要挥手告别时,才蓦然之间意识到,那些苏联时期的红楼,半个世纪的荷塘,老旧废弃的古董仪器,将一如既往地存在着,失却其实是只有自己的岁月。青春如同花火,短暂又微小,并不能选择什么,做出选择的,是时间和命运,是沉默的麓山。 岳麓山下的日子,是无法言说的只能深藏于心的回忆,这里的一江两城,古寺楼阁,这里的栀子花开,玉兰芬芳,这里的红楼新筑,湖畔柳梢,这里的枫红樟绿,潮起人浮。时光是河流,记忆是月光,月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如梦似幻。所有欢喜的都已经欢喜过了,所有悲伤的也已经悲伤过了,我选择放下自己曾拥有和失去的一切,去踏上另一条平凡之路。城市的人群来了又走,山上的树木枯了又盛,江里的河水黄了又绿,岳麓山就这样静默地陪伴着这座城市的生长与幻灭,衰败与繁荣,沉寂与喧嚣,也仍旧不曾停息地消磨着山下那群年轻人的青春岁月。 再见了,岳麓山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