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我成长的人和物
在看一期老照片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想把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意义特别的人和物给写出来的冲动,结果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1.《知音》:一扇门
接触《知音》杂志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源于父亲。父亲的文化虽不高,但是喜欢看书,比如《朱元璋》和《岳飞传》,现在看书的时候就戴着不知从哪地摊上买来的老花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过来问我。小时候父亲还在开车或者跟人去押车,每次回来就会带一两本《知音》杂志,跟人跑长途的只能看点书打发时间,我那时候也看了我不应该看的书,但我会在爸发现前将书放好。知音杂志里面关于爱恨情杀,官员包二奶的文章特别多,并且标题都是特长特煽情的那种,现在知道网上叫“知音体”,比如:《苦情的妹子啊,为爱照顾瘫痪丈夫二十载》。有一次特别难忘的是,高二那年暑假爸从外地押车回来,特地给我带了两张报纸,我打开一看是一期关于各地高考状元报道的。我说:“爸你想我考个什么大学?”“我想清华复旦,你考的上呗?”很惭愧,没考上,连河南省都没走出去,导致现在有时候跟室友开玩笑的时候,她就说你一个河师大的想干嘛?我就回到,你学校牛B,你现在不跟我一样。
2.三毛:跟风一样自由
高二的时候,性格变得很阴沉。上夜自习是我最难熬的时候,我可以盯着一本书,半个小时不翻页,心里煎熬的,时时刻刻想冲出教室,但是我不敢,也不想跟人说这些心思。这时候我开始看书,三毛的书给单调压抑的日子里,带来喜悦。除了和别人比学习,我开始有了一个属于自我愉悦的世界。那一年我看了很多书,莫言、李碧华、亦舒、路遥,但是只有三毛对我的影响最大,让我有了现在的随意的生活态度。
3.收音机:陪伴
高三下了夜自习,唯一乐趣就是听收音机,熄灯后另一个世界就被打开了。过了那么多年,还是忘不了那一个个将手举向天花板为了更好接收信号听《背后》讲探险家葬身罗布泊刺激的夜晚;还有炎热的午后躺在家里的凉席上听电台说书,就这么过了一个夏天;上大学时候最喜欢听的电台是FM90.0的《my radio》和夜晚11点的一个节目;等到上了研究生,中心给每个人发了一台收音机,我带回去给爸听,后来爸抱怨里面都是英文歌不爱听,今年过年被大姐家的小孩给天线给掰断了,很少发火的我,对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大吼大叫。
4.单反:不会说话的朋友
13年第一次摸过单反后,就发了疯一样铁了心要买;它是我攒钱的动力,是我不会说话的朋友。后来再拿到奖学金后,买了现在中端的入门机;每一次心情不佳,想一个人出去走走时候,我就背着它去逛北京城。我拍照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一路上,我感觉这不是我想拍的,也没有想拍的欲望时候,我会死活不开相机的,不会对着天对着地乱拍一通,所以有时候出去,可能一张照片都不会拍;因此最近给师姐拍毕业照,被嫌弃为三流摄影师,也无力反驳;从拍到后期的调色,能出一张好照片就让自己内心特别充实。
1.《知音》:一扇门
接触《知音》杂志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源于父亲。父亲的文化虽不高,但是喜欢看书,比如《朱元璋》和《岳飞传》,现在看书的时候就戴着不知从哪地摊上买来的老花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过来问我。小时候父亲还在开车或者跟人去押车,每次回来就会带一两本《知音》杂志,跟人跑长途的只能看点书打发时间,我那时候也看了我不应该看的书,但我会在爸发现前将书放好。知音杂志里面关于爱恨情杀,官员包二奶的文章特别多,并且标题都是特长特煽情的那种,现在知道网上叫“知音体”,比如:《苦情的妹子啊,为爱照顾瘫痪丈夫二十载》。有一次特别难忘的是,高二那年暑假爸从外地押车回来,特地给我带了两张报纸,我打开一看是一期关于各地高考状元报道的。我说:“爸你想我考个什么大学?”“我想清华复旦,你考的上呗?”很惭愧,没考上,连河南省都没走出去,导致现在有时候跟室友开玩笑的时候,她就说你一个河师大的想干嘛?我就回到,你学校牛B,你现在不跟我一样。
2.三毛:跟风一样自由
高二的时候,性格变得很阴沉。上夜自习是我最难熬的时候,我可以盯着一本书,半个小时不翻页,心里煎熬的,时时刻刻想冲出教室,但是我不敢,也不想跟人说这些心思。这时候我开始看书,三毛的书给单调压抑的日子里,带来喜悦。除了和别人比学习,我开始有了一个属于自我愉悦的世界。那一年我看了很多书,莫言、李碧华、亦舒、路遥,但是只有三毛对我的影响最大,让我有了现在的随意的生活态度。
3.收音机:陪伴
高三下了夜自习,唯一乐趣就是听收音机,熄灯后另一个世界就被打开了。过了那么多年,还是忘不了那一个个将手举向天花板为了更好接收信号听《背后》讲探险家葬身罗布泊刺激的夜晚;还有炎热的午后躺在家里的凉席上听电台说书,就这么过了一个夏天;上大学时候最喜欢听的电台是FM90.0的《my radio》和夜晚11点的一个节目;等到上了研究生,中心给每个人发了一台收音机,我带回去给爸听,后来爸抱怨里面都是英文歌不爱听,今年过年被大姐家的小孩给天线给掰断了,很少发火的我,对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大吼大叫。
4.单反:不会说话的朋友
13年第一次摸过单反后,就发了疯一样铁了心要买;它是我攒钱的动力,是我不会说话的朋友。后来再拿到奖学金后,买了现在中端的入门机;每一次心情不佳,想一个人出去走走时候,我就背着它去逛北京城。我拍照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一路上,我感觉这不是我想拍的,也没有想拍的欲望时候,我会死活不开相机的,不会对着天对着地乱拍一通,所以有时候出去,可能一张照片都不会拍;因此最近给师姐拍毕业照,被嫌弃为三流摄影师,也无力反驳;从拍到后期的调色,能出一张好照片就让自己内心特别充实。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