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天断舍离,奔向“没满”生活
又到了换季整理的时候,忽然觉得家里的衣柜、鞋柜、书柜统统又不够地方了,最近就一面犹豫买什么样儿的,一面看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发愁,心情也大受影响,在家里怎么都不顺心。就在这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断舍离,当时看到这三个字忽然就似觉悟了一般,如困兽撞开牢笼,也许这就是我一直犹豫不决没有买衣柜鞋柜书柜的原因,一切都有了答案。之前我也听过断舍离,甚至看过相关的简介感悟批判等等,对断舍离不是一无所知,但那时我的负面能量还没有积累到临界点、没有碰撞、没有觉知。之后的一周我恶补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更印证了我最初的直觉,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整理书,也不是一本生活技巧书籍,虽然有一些断舍离的具体技巧,但这只是路径,我们通过对于周身物品的感知而感知到自我,最终通向自我的知觉,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路径。也许很多人觉得我这种说法很牵强,只是扔东西而已,怎么这么高大上到了修行了?
在我的理解,人世间的种种,只要你是在觉知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都是修行的一部分。类似的如情绪管理,最初的训练都是教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内心潜意识的表达,再顺心做出对应的选择;还有类似的是瑜伽,也是通过一系列的体位让人们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感受到身体的喜悦和幸福的感觉。而断舍离,是通过认识自己周围物品,在觉知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和物品的关系,而逐渐达到认识自我的状态。当然每个人对《断舍离》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杂物管理、心情管理和克服扔东西障碍的生活技巧书,这本书也相当实用。
受家庭影响,我很少扔东西,再加上自己有适合强迫症,觉得一个东西存在了必须体现价值,倒是和断舍离的一个观点比较像,“东西要有用才有价值”。如果的确觉得不想要的东西会想法设法捐出去或者送出去,我曾经花过100多的邮费给偏远地区寄过秋冬的衣物被子,也曾经花过200多的路费和半天的路上时间把旧衣物送到捐助点,要是把什么还能用的扔到垃圾桶,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现在很多捐助点都不再接收旧衣物,而国内的垃圾分类、二手衣物处理完全不成体系又让我一直有扔了就浪费的愧疚感不敢畅快的扔东西,偶尔送几件没有用过的衣物给朋友也解决不了大量堆积的问题,导致家里成了现在大杂院的模样。对于我这样的重度“破烂王”,要跨越自身的心理障碍解决掉目前糟糕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最理想的断舍离生活状态。把这时间定在99天,是因为只有没满才是真正的美满,永远有进步的空间,永远有更高的追求在等着我~
99天断舍离之Day1,2015年6月1日
今天是儿童节,这个日子是特意选的,万事开头难,希望有个快乐的开始吧。先从最让我烦躁的鞋子开始,用老公的话说“天天看到你在收拾鞋子,你用的着那么多鞋子么,你看我就4-5双鞋也过的好好的”,之前我总是反驳“你的男人我是女人那能一样么?要让我只有4-5双鞋子那还当什么女人?”只收拾到4-5双估计一时半会达不到了,不过先入手清理总是比现在好些。下面是今天的成果,清理了6双鞋子,都是1年内没有穿过的鞋子,鞋子的状态都不是很好也就是能穿,除了那双短靴是过去的常备鞋子,没有想穿的鞋子就会穿它,扔起来有点犹豫,其他的喜欢程度一般没啥太大障碍,就是有点担心环境污染,小小心理挣扎了一下就打包扔到楼下垃圾桶旁边了,扔完后真是痛快,心情一下子高兴了好多,好像一直捧着的石头放下了。不过让我更高兴的是等我买菜回来发现鞋子的大包已经不见了,我担心的不能二次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了,这下以后扔东西连愧疚感都木有了,太爽了~
99天断舍离之Day2,2015年6月2日
今天继续整理鞋子,这次整理的鞋子比较纠结。
蓝色的坡跟鞋子是我好几年春夏秋天的常备鞋子,白搭又舒服,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所以修了一次又一次,粘的全底前后都磨掉了。就在前几天我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还穿过一次,当时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很心疼,开胶的地方抹的胶水都变黄了,鞋子的前头也磨出了很多痕迹,的确再穿已经影响观感了,但又觉得实在很喜欢,就安慰自己没人会注意到我的脚的,又穿出去了。我早就觉得这双鞋子已经走到了它能服务的尽头,可还是一直不肯放手,就像面对一个陪伴自己很久的小宠物一样,舍不得。今天再次拿出来,反复了很多次,最后还是把它和白色的鞋子一起放在了垃圾桶旁边,没有放进垃圾袋和垃圾箱,希望它能有二次服务的机会。
白色的尖头鞋子有点大、跟有点高,只穿了1、2次就没穿,后来垫了双后跟贴,还去鞋店削了一下跟,可是整理后穿着还是不舒服就没再穿。买的时间长了,又一直没护理,皮子有点儿裂痕。之前想扔的时候就想会不会再修下就可以穿了呢?这是不断投入损耗停不下来的节奏啊,像不像生活中的某些事、某些感情、某些人,明明适合自己还是不停的投入不停的修补,结果从负累成了更大的负累。今天再看到,想明白了,果断扔掉了。
在我的理解,人世间的种种,只要你是在觉知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都是修行的一部分。类似的如情绪管理,最初的训练都是教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内心潜意识的表达,再顺心做出对应的选择;还有类似的是瑜伽,也是通过一系列的体位让人们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感受到身体的喜悦和幸福的感觉。而断舍离,是通过认识自己周围物品,在觉知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和物品的关系,而逐渐达到认识自我的状态。当然每个人对《断舍离》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杂物管理、心情管理和克服扔东西障碍的生活技巧书,这本书也相当实用。
受家庭影响,我很少扔东西,再加上自己有适合强迫症,觉得一个东西存在了必须体现价值,倒是和断舍离的一个观点比较像,“东西要有用才有价值”。如果的确觉得不想要的东西会想法设法捐出去或者送出去,我曾经花过100多的邮费给偏远地区寄过秋冬的衣物被子,也曾经花过200多的路费和半天的路上时间把旧衣物送到捐助点,要是把什么还能用的扔到垃圾桶,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现在很多捐助点都不再接收旧衣物,而国内的垃圾分类、二手衣物处理完全不成体系又让我一直有扔了就浪费的愧疚感不敢畅快的扔东西,偶尔送几件没有用过的衣物给朋友也解决不了大量堆积的问题,导致家里成了现在大杂院的模样。对于我这样的重度“破烂王”,要跨越自身的心理障碍解决掉目前糟糕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最理想的断舍离生活状态。把这时间定在99天,是因为只有没满才是真正的美满,永远有进步的空间,永远有更高的追求在等着我~
99天断舍离之Day1,2015年6月1日
今天是儿童节,这个日子是特意选的,万事开头难,希望有个快乐的开始吧。先从最让我烦躁的鞋子开始,用老公的话说“天天看到你在收拾鞋子,你用的着那么多鞋子么,你看我就4-5双鞋也过的好好的”,之前我总是反驳“你的男人我是女人那能一样么?要让我只有4-5双鞋子那还当什么女人?”只收拾到4-5双估计一时半会达不到了,不过先入手清理总是比现在好些。下面是今天的成果,清理了6双鞋子,都是1年内没有穿过的鞋子,鞋子的状态都不是很好也就是能穿,除了那双短靴是过去的常备鞋子,没有想穿的鞋子就会穿它,扔起来有点犹豫,其他的喜欢程度一般没啥太大障碍,就是有点担心环境污染,小小心理挣扎了一下就打包扔到楼下垃圾桶旁边了,扔完后真是痛快,心情一下子高兴了好多,好像一直捧着的石头放下了。不过让我更高兴的是等我买菜回来发现鞋子的大包已经不见了,我担心的不能二次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了,这下以后扔东西连愧疚感都木有了,太爽了~
![]() |
99天断舍离之Day2,2015年6月2日
今天继续整理鞋子,这次整理的鞋子比较纠结。
蓝色的坡跟鞋子是我好几年春夏秋天的常备鞋子,白搭又舒服,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所以修了一次又一次,粘的全底前后都磨掉了。就在前几天我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还穿过一次,当时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很心疼,开胶的地方抹的胶水都变黄了,鞋子的前头也磨出了很多痕迹,的确再穿已经影响观感了,但又觉得实在很喜欢,就安慰自己没人会注意到我的脚的,又穿出去了。我早就觉得这双鞋子已经走到了它能服务的尽头,可还是一直不肯放手,就像面对一个陪伴自己很久的小宠物一样,舍不得。今天再次拿出来,反复了很多次,最后还是把它和白色的鞋子一起放在了垃圾桶旁边,没有放进垃圾袋和垃圾箱,希望它能有二次服务的机会。
白色的尖头鞋子有点大、跟有点高,只穿了1、2次就没穿,后来垫了双后跟贴,还去鞋店削了一下跟,可是整理后穿着还是不舒服就没再穿。买的时间长了,又一直没护理,皮子有点儿裂痕。之前想扔的时候就想会不会再修下就可以穿了呢?这是不断投入损耗停不下来的节奏啊,像不像生活中的某些事、某些感情、某些人,明明适合自己还是不停的投入不停的修补,结果从负累成了更大的负累。今天再看到,想明白了,果断扔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