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看青春片?
对于青春片,艾L从来都很排斥,从第一部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匆匆那年》,到《小时代》,到《万物生长》,再到最近的《左耳》,她一直很抗拒。并不是她比那些年轻的学生更有思想内涵,排斥这种毫无营养价值的青春商业片,也不是她担心那些晃过的镜头勾起她无尽的回忆,她只是不想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其实不用想,也都知道这些片子的内容:三五个好朋友聚集在一起玩耍、打架、恋爱……每每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很多人哭成一团,为那不可回头的岁月,她也痛哭不止,为那个躲在青春角落里的自己,为没有留下青春印记的自己,痛哭不止。她看着青春散场,但她没有参与其中。
她的青春正常得无聊:每天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饭堂,没有什么小插曲。别的同学举办生日聚会,她却刻意忘记自己的生日,因为她知道她没有大帮的朋友常聚在一起,没有期待便不会失望。情人节,舍友捧着大大小小的礼物、情书回来,她只能跟自己说,学习要紧,还是不要谈恋爱。别的女生三三两两一起上洗手间,她是独行客。她一直跟自己说,独行客走得比较快,但她清醒地知道,那是她给自己的安慰。
毕业谢师宴的时候,很多同学抱着哭成一团,坐在她对面的情侣哭得特别凶,到最后几乎只能抽噎,眼泪都哭干了。她看着他们三五知己,举着酒杯说以后记得去哪里哪里看她,一饮而尽,她看着他们拥抱在一起,她看着他们流泪不止,她看着他们扯着嗓子嘶吼,她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他们,慢慢地,她的眼泪才流了下来。
她才发现,她即将要离开的是一个她没有归属感的地方,就像她当初离开高中母校一样,没有任何的眷恋与迟疑,甚至怀恋。一座城市,带给你的感觉多与你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状态有关。她在这座城市行走了四年,之所以用“行走“这两个字,是因为她从未融入过这座城市,她看不到她陈旧但小她的美丽,她嗅不到她木棉花香的味道。她未曾走进任何一个人的心里,也未曾有人撬开过她的心门。她像个被遗弃的孤儿,行走在这里四年,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成了被遗弃的孤儿呢?
她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可怕,她如此接近生活,但又好像被剥离了一样。她清楚地看着自己笑着、哭着,但完全感受不到那颗跳动的心脏,触摸不到她炽热纯粹的情绪。
“我的青春被狗吃了吗?“看着湖边的倒影,她喃喃自语,却听到一个声音,”不,是被你自己毁掉的。“
其实不用想,也都知道这些片子的内容:三五个好朋友聚集在一起玩耍、打架、恋爱……每每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很多人哭成一团,为那不可回头的岁月,她也痛哭不止,为那个躲在青春角落里的自己,为没有留下青春印记的自己,痛哭不止。她看着青春散场,但她没有参与其中。
她的青春正常得无聊:每天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饭堂,没有什么小插曲。别的同学举办生日聚会,她却刻意忘记自己的生日,因为她知道她没有大帮的朋友常聚在一起,没有期待便不会失望。情人节,舍友捧着大大小小的礼物、情书回来,她只能跟自己说,学习要紧,还是不要谈恋爱。别的女生三三两两一起上洗手间,她是独行客。她一直跟自己说,独行客走得比较快,但她清醒地知道,那是她给自己的安慰。
毕业谢师宴的时候,很多同学抱着哭成一团,坐在她对面的情侣哭得特别凶,到最后几乎只能抽噎,眼泪都哭干了。她看着他们三五知己,举着酒杯说以后记得去哪里哪里看她,一饮而尽,她看着他们拥抱在一起,她看着他们流泪不止,她看着他们扯着嗓子嘶吼,她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他们,慢慢地,她的眼泪才流了下来。
她才发现,她即将要离开的是一个她没有归属感的地方,就像她当初离开高中母校一样,没有任何的眷恋与迟疑,甚至怀恋。一座城市,带给你的感觉多与你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状态有关。她在这座城市行走了四年,之所以用“行走“这两个字,是因为她从未融入过这座城市,她看不到她陈旧但小她的美丽,她嗅不到她木棉花香的味道。她未曾走进任何一个人的心里,也未曾有人撬开过她的心门。她像个被遗弃的孤儿,行走在这里四年,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成了被遗弃的孤儿呢?
她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可怕,她如此接近生活,但又好像被剥离了一样。她清楚地看着自己笑着、哭着,但完全感受不到那颗跳动的心脏,触摸不到她炽热纯粹的情绪。
“我的青春被狗吃了吗?“看着湖边的倒影,她喃喃自语,却听到一个声音,”不,是被你自己毁掉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