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如何巧用兴奋语言提高听众热情?
![]() |
演讲者使用兴奋语言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找到听众的兴奋点,提高演讲刺激的强度,加大演讲语言的力度,并且敢于标新立异,这样的演讲一定是成功的演讲。找到听众的兴奋点是演讲成功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唤起听众共鸣的诀窍。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日本投降时发表的广播演说中,首先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接看又回顾了四年前的珍珠港事件,让所有美国人的心都为之跳动,在缅怀亲人的同时,阐明这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并认定“胜利后的明天将是全世界和平与v荣的希望”。整篇演讲起伏有致,既肯定了民族的精神与意志,又让人民对明天充满必胜的信心。
兴奋点设置的范畴包括所有能够引起听众兴a和热切关注的事例、名言、佳句以及精辟独到的见解等。在演讲稿中,按照演讲内容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一些兴奋语言并绵延不断地“埋设”在演讲稿中,让它们像星星一样闪烁,像眼睛一样放射出睿智的光芒,就会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但要讲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千万不能不顾对象,故弄玄虚。
泰戈尔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开头就说:“我的年轻的朋友,我眼看看你们年轻的面目,闪亮看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是我们的中间却是隔看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地站在那日出的家乡。”相对陌生而又清新雅致的诗句从诗人的口中缓缓道出,哪一个青年能不为之动情动容,不为他的妙语连珠所吸引?他由此升华上去的保持纯净灵魂和自由精神的演讲自然就异常深入人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最容易记住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对自己有利的、自己主观愿意记住的或给予自己重大刺激的信息。听众对演讲反应的强弱,或者说演讲对听众兴奋程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语言的强度。演讲语言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事物的感悟程度、对问题分析的透彻程度和现实立场的鲜明程度。演讲者要尽最大努力把问题看得透彻、准确、鲜明,始终给听众一种压力感和责任感。
了解更多:
请关注托卡的新浪微博 托卡演讲与口才俱乐部
托卡演讲与口才俱乐部QQ群:10809497
托卡微信公众平台:talk-club
托卡官网:talkclubs.org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