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KO谈梁凡「倒车」这张专辑
![]() |
夜晚查看梁凡「倒车」专辑宣传情况的时候进入了豆瓣「倒车」的专辑主页,看到可以写乐评一事,我也灵机一动,动动手指,打些大家不知道的事情。
当然,我点了力荐,而这个也说不上乐评,我也没法为这张专辑写乐评,已经买到了唱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叫谢承恩的名字出现,分布于出品人,制作人,唱片监制,词曲作者,编曲师,录音师,混音师的岗位上,然而也有很多认识我多年的朋友其实并不知道HUKO TSE的中文原名是谢承恩。
14年5月半音文化公司成立,15年5月「倒车」专辑由半音文化出品,这一年间我们也只做了梁凡「倒车」这一张唱片,前前后后,我们做了整整一年。在公司成立前,我和梁凡就已经认识,事实上在公司成立前梁凡也已经听过一首叫“RNB DEMO”的音乐作品,他表示很感兴趣,这首歌正是「倒车」,也是整张专辑被选进去的第一首歌。「倒车」是我12年底开始创作和制作的作品,断断续续用了半年时间去完成的,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没太去想让谁来唱,而只是自己唱了个DEMO,因为国内能唱美式R&B的歌手实在很少,显然最终还是让梁凡演绎了这个作品。
起初我和梁凡商议也只是做一张EP,后续还有「想要的幸福」以及属于梁凡释然他抑郁症自白的「黑夜漫漫」,这三首歌曲都在14年7月于广州半音文化录音室录制完成人声部分,为了达到更高的要求「想要的幸福」在15年3月抢在出版号申报前人声部分全部于西安龙龙音乐重录,而木吉他部分也由这首歌的编曲师杨全喜先生于半音文化录音室全部重录的,所以大家唱片里听到的这首歌的吉他和人声部分都是在广东音像出版社申报广电总局审批前的最后一首重录的版本,其实这事也只是唱片制作过程中无数折腾的事情之一,之后这三首歌的编曲修改,混音工程建立,断断续续的状态下直到14年底才完成。
断断续续的原因是因为整个制作过程的经费其实一直都很紧张,14年1月,这个时候梁凡早已经录完了中国好歌曲,一曲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阿楚姑娘」成功被刘欢老师相中,我们深知节目播出后,人气是最旺盛的时期,然而这个关注度极高的时期原本我们可以推出这张EP,但最后我和梁凡商议决定,放弃了这个最佳的宣传时期,我们要做一张专辑,增加预算再加四首歌,从他以往的众多DEMO当中,我们最终选择收录了「城爱」和「逆流时光」。
我也为他重新写一首「一个人的日记」。要知道为歌手写歌其实是很冒险的事情,一来担心作品出来后不是歌手想要感觉或者想要表达的声音,这是很容易造成时间和精力上消耗的事情,为了谨慎起见,我在家用了两个小时写了一段副歌歌词和旋律,用iPad简单编了一点乐器,通过微信唱录给梁凡听,之后微信也很快收到了答复,他说副歌“4321”的和弦走向他也很喜欢,我信心大增,隔天我逃离了太多人和事会打扰到我的广州,说走就走,去了从没去过的黄山市(没时间上黄山)找了一个300年历史的老宅改造的旅馆,那种莫名的安静和强烈的孤独感给了我足够的灵感,酝酿了一天,在深夜把「一个人的日记」词曲部分全部创作完成,例如歌词的「一张机票 自己走」就是这样来的。回到广州后,我着手自己做完了编曲,两天后梁凡出现在半音公司,他很喜欢这首歌曲和我做的R&B版本的编曲,我教唱了一遍后梁凡就能唱下来,我离开控制室出去抽烟,想着一会就给他录音。
梁凡不是一个简单的歌手,不但是我在这行业十一年来见过唱功最好的歌手外,他自己也有很多想法,例如「倒车」这首歌他录了数十条人声分轨,最终我也选择了三十多条人声分轨,里面有他设计的各种人声和声声部,而且他还在编曲的个别地方大胆地吹了口哨,作为一个素材。我想说的是,他想法特别多,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和他交手也绝对充满挑战,为什么「一个人的日记」这歌编曲最后是他而不是我的名字,就是被他说服了我把原先我设定的R&B风格改成了破天荒的日式摇滚,编曲也是他在我的基础上重编改编的,为此我们僵持了很久,最终我还是应该感谢这盏不是省油的灯,因为在我退去了情绪的时候,重新审视这个改了定义的作品,它确实很出色,众多圈内人士也很喜欢这首作品,包括我的老师,香港著名唱片监制温应鸿先生。
完成了「一个人的日记」这首录音后,我们终于确定了第七首歌,来自「逆流时光」词作者付茂华先生的词曲作品,并由「逆流时光」的编曲师马耀华先生编曲的「朋友圈」,因为这会是整张专辑里面最商业的一首作品,容易有共鸣,旋律容易记得,有话题性,最终唱片内七首歌曲全部敲定。
很快就到了15年的春节,这个春节我们过得很短暂,年初四那天我已经回到公司开工了,继续做基本不会再修改的歌曲的混音工作及混音检查,这个时候所有配唱都已经完整了,当然那些日子梁凡也跟着我一起熬夜,需要征求他的一些意见,把各自的想法都磨合到一个平衡点。几天后,最后两首没有完整配器的「城爱」和「逆流时光」的编曲部分,马耀华先生也彻底完成了,其中「城爱」的弦乐部分也在美国录音完成了,这两首是我原本以为最后混音的两首歌曲,然而因为「想要的幸福」人声和吉他部分我们最终还是不满意,决定重录,所以这个原本14年就已经收工了的作品才是混音工作中的最后完成一首。做唱片时常因为新的想法而推翻之前的想法,所以必须在每个阶段都给进度赋予最迟修改期限,否则很可能永远都在不停反覆修改,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它是无尽折腾的一项工作,这个时候已经3月初了。而在这个期间,唱片的内页,歌词本,封面,封套的设计和排版工作都由我的未婚妻徐小姐加班加点紧急地有序进行,有过为广州多国领事馆做各类设计经历及为香港、内地歌手提供过不少唱片专辑整套设计方案的她,设计事宜都很有经验和创造能力,所以这部分的工作我很放心。
后面担心的事,是交给出版社上报审批的风险,即使根据我多年的出版经验,但题材、文案或相关歌词文字仍然有不被通过的可能性,为了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交给审批的那一盘母带是我自己花了两天时间完成的,最终三周后,所有合法批文都陆续下来了,再安排了资金给韩国母带工程师全相彦先生制作了最后的压盘母带。
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我们拿光盘合法复制批文给压盘厂进行压盘和印刷之前,印刷成品起码做了5次小样,各种裁剪校对,文字校对等事宜我也在全程跟进,设计师徐小姐也对印刷工厂提出了很多高指标的印刷要求,甚至我们挑选唱片外套和歌词本的印刷用纸也花了两三天时间,最终在工厂的各种成品样品中,我们找到了东方神起的一款唱片的同款纸材。而用于唱片批量压盘的数据钢盘,我也盯着跟进,最终确保了唱片出来的声音效果和全先生制作的母盘CD的声音不会有太多误差,这才放心把这张唱片交给购买的支持者。
总之,这个年代还做唱片这种不赚钱,无尽折腾的事情的人们,我觉得应该获得尊敬,由于涉及到一些机密或者篇幅问题,很多麻烦事情和困难事情都不写出来了。我们要感谢太多的人,这里不能一一致谢,专辑在5月7日虾米和天天动听同步首发了,上面可以试听到我们的心血,若你愿意购买正版支持我们后面的音乐道路发展,淘宝有售,搜索梁凡倒车即可。最后,希望我们的付出可以有最大化的回报,因为做这张唱片全靠我们的执着和坚持,将一个个问题解决了。对于这张专辑,梁凡他说没有遗憾了,我也表示如此。如果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我们最少收获了付出的过程。给你一张经年的唱片,梁凡,倒车。
写于海珠区滨江东
2015年5月9日凌晨五点
![]() |
![]() |
-
半音文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5-21 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