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日记 终结篇 霅川翁
![]() |
觀鵝圖(米国大都会博物馆)
習嬾齋稾
摘錄自《元詩選二集》,(清)顧嗣立輯,秀野草堂刻本, 清康熙41年(1702)
霅川翁錢選
選,字舜擧,號玉潭,吳興人,宋景定閒鄉貢進士。年少時嗜酒,好音聲。善畫山水,師趙令穰,人物師李伯時,花木翎毛師趙昌,皆稱具體。用筆高者,至與古人無辨。嘗借人白鷹圖,夜臨摹裝池,翼日以所臨本歸之,主人弗覺也。趙文敏公孟頫蚤嵗從之問畫法,鄉人經其指授,類皆以能畫稱。至元閒,吳興有八俊之號。以孟頫為稱首,而選與焉。後孟頫被薦入朝,諸人皆相附以取官爵,選獨齟齬不合。流連詩畫以終其身。家有習嬾齋,因自稱習嬾翁,霅川翁,清臞老人,皆其別號也。黃公望謂舜擧,吳興碩學,貫串經史,人品甚高,而世往往以畫史稱之,是特其遊戲而遂掩其所學。斯言可謂深知舜擧者矣。
钱选《习懒斋稿》见于《元史艺文志》,今收录于《元诗选二集》与《元诗纪事》。找了几个月,最后还是去上图时,顺道查了清刻本,似乎未见有近代影印或再版。
霅川翁以上介绍,系编辑自元人张雨、张羽、黄公望语。
如“至元閒,吳興有八俊之號。以孟頫為稱首,而選與焉。後孟頫被薦入朝,諸人皆相附以取官爵,選獨齟齬不合。流連詩畫以終其身。”为张羽题钱选画《溪岸图》,收录其《静居集》。
另,“黃公望謂舜擧,吳興碩學,貫串經史,人品甚高,而世往往以畫史稱之,是特其遊戲而遂掩其所學。”来自黄公望题其名作《浮玉山居图》(上博藏),文字有出入。
同卷另有张雨题跋:“吳興公蚤嵗得畫法于舜擧,舜擧多寫人物花鳥,故所圖山水當世傳罕。此卷蓋公自寫山居,景趣既高,筆墨精妙,尤爲合作。詩亦雅麗,非近人語。僕以戊子秋七月得于書肆,如獲古圖史云,因次韻識歲月于后:「秋風動巖樹,歸鳥何其翩。我思巖中人,可以樂忘年。夫君乃詞客,畫手故作妍。吴興圖畫藪,詎隨時好遷。上巖雲積雪,下巖水鳴弦。展卷纔尺許,坐對兩無言。」山澤臞者張雨題于開元靜舍之浴鵠灣。”
![]() |
浮玉山居图
此画在我早年入馆时,还可时时欣赏,如今已多年未见。大痴所说“吳興碩學,貫串經史”,确有其事。钱选在入元后,将其所作《春秋注疏》等经学之作悉数焚毁,“吴兴八俊”并非枉得其名,可惜如今唯余《习懒斋稿》,亦不齐全。他拒绝入仕,选择了他所喜欢的生活,“隱居乃余素志,何悔之有?”(自题于《山居图》后。
山居惟愛靜,白日掩柴門。
寡合人多忌,無求道自尊。
鷃鵬俱有意,蘭艾不同根。
安得蒙莊叟,相逢與細論。
(此余年少時詩。近留湖濱寫《山居圖》,追憶舊吟,書於卷末。揚子雲悔少作。隱居乃余素志,何悔之有?吴興錢選。)
![]() |
《山居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舜举“善畫山水,師趙令穰”,此话不假,但非全部。赵子昂所谓的“晋唐古风”,几百年后,精神上的意味显然要更重于形式。“NEO-CLASSICAL”俨然是一种新的面貌,钱选用古拙的构图、绮丽的赋色,实现了这种“复古”,刻意选择的山石画法、打破透视的构图以及高古的设色,使他的作品典雅而无亲近之感。故意让你停留在对画作突出风格的分析上,而全无深入思想之途径。这让我想起安格尔,这个我久不提起的名字,他的“新古典主义”倡导在某种意义上,与元初画坛的这种追溯风潮有着相似之处。郑午昌氏在《中国画学全史》中有中肯的评价:“元人之能师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拘泥,卒能自成家数,名当时而垂后世……”而董文敏对钱赵二氏的推崇,也应该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吧。
![]() |
细部(盗用下华胥的图:))
![]() |
赵伯驌 万松金阙图细部
題秋江待渡圖
山色空濛翠欲流,長江清澈一天秋。
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元赵汸在其《东山存稿》中评钱选诗作谓“钱公跌宕而真率,格力优暇,无怨愤不平之意,要为不可及云。”此为北苑之意境,亦是舜举的人格写照。不为官,而甘以画家一职终老,过自己喜爱的生活,画自己心仪的风景,“平生不識五老峰,且寫吾鄉一奇觀”(《霅溪翁雪霽望弁山圖》)。另有子昂题《八花图》:“古吴兴钱选舜举所画八花真迹,虽风格似近体,而传色姿媚殊不可得。迩来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颤抖,难复作此。而乡里后生多仿效之,有东家捧心之弊,此卷诚可真也。”其“閉門擁爐飲酒賦詩”之生活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至若他与子昂之间是否确有师学之关系,已不重要。此二人亦师亦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
秋江待渡图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钱选另有山东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白莲图》一幅,应该算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唯一一幅名家名作,亦可见其作品的受欢迎程度。高居翰在《隔江山色》中引用了Max Leohr(罗越)的话:“宋代画家,把自己的风格当作一种工具,来解决如何描绘山水这个问题;元代画家,把山水当一种手段,来解决如何创造风格的问题。”钱选打破了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种接近于自然的透视方法,并树立起“风格主义”的大旗。中西方绘画史不一定要在某个时刻发生同步,却总会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巧合。
而我不过是只毫不在乎“鸿鹄之志”的燕雀,独欣赏“隱居乃余素志,何悔之有?”
终于结束己丑夏季关于绘画的片断思考,给“消暑日记”作个了结。虽说今年的秋天迟迟不到,而我已然在西北见过枫红杏黄。知足了,呵呵。
又及:近日众人纷纷推介刚出品的玻璃泥平均律,等不及购买,下载为先。见网上评论褒贬不一,也难为他,要在自成规矩的巴赫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谈何容易。太冷或太暖,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呵呵,他的音色好像还是冷了点。不过,我还是那么喜欢数月前他在我面前从容不迫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