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20亿元 成都京东方6代线项目开建
【成都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高新区启动建设】
2015年5月8日,成都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这不仅是京东方科技集团发展进程中的新篇章,也是成都光电显示产业发展中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京东方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全系列半导体显示产品的企业,也是唯一自主掌握显示产业完整技术能力的企业,其出货量位列全球显示行业前五强。
据悉,成都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注册资本120亿元,目标产品为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项目产能设计为45K/月(含触控和模组配套产能)。项目建设期2年,2015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
【投资220亿建设6代线】
2014年10月23日,在成都市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京东方与成都市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分别签署《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入区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注册资本120亿元,目标产品为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京东方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成都京东方作为该6代线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平台。
该项目将采用 LTPS/AMOLED 技术,玻璃基板尺寸为 1850mm×1500mm,项目产能设计为45K/月(含触控和模组配套产能)。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
据悉,协议签署后,成都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全力以赴促进项目落实进程。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和京东方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1月,完成了项目立项备案工作。今年2月,公司在成都高新区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工作,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120亿元人民币。5月8日,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与上下游合作者携手共建,京东方将为成都地区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显示产业集群贡献力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晓东说,项目建成后,京东方将立足成都、面向全球,为客户提供中小尺寸高性能半导体显示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幅提升高端显示产品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是成都高新区的主导产业,而且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大力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高新区负责人说,成都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力最为雄厚的城市之一,希望通过与京东方集团的深度合作,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化发展,“成都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为京东方成都项目提供良好服务,支持企业在成都顺利发展,使该项目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又一标志性品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发挥积极作用。”
【项目建设进度精确到“天”】
NPD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随着高分辨率智能手机的盛行,2014年至2020年,LTPS智能手机屏幕平均尺寸将由4.9英寸增长至5.5英寸;LTPS面板需求面积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9%,其中LTPS LCD与LTPS AMOLED面板需求面积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0%、23.7%,市场需求持续走高。
业内人士表示,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京东方在中小尺寸高端显示技术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提升其高性能手机、移动显示屏等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高毛利率产品的占比及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京东方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手机大屏、高分辨率、智能化的拉动,预计到2017年,高端产品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的高端智能化,未来几年将是LTPS/AMOLED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目前是布局产线扩充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
LTPS技术难度高,市场需求急剧膨胀,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消费者对LTPS产品的认知度和接纳程度不断提高,京东方在做好充分的技术、人才准备的前提下,把握时机、发挥优势,拓展新领域,开发新产品,率先投建LTPS/AMOLED面板生产线,对企业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光电显示产业的重要龙头性项目,京东方在成都高新区的发展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基于共同的发展愿景,京东方集团和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可谓是“一拍即合”,决定全速推进成都6代线项目的建设。
据透露,目前,在成都市、成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京东方公司已经就该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表,具体的建设和生产时间计划精确到了“天”,并且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成都高新区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了的项目组,全程跟踪协调具体事项,与京东方实现“无缝链接”。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备案、控规初设、注册增资、委托贷款、土地出让等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京东方的“成都缘分”】
2005年5月,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回成都参加电子科技大学校友聚会时,成都高新区了解到,京东方正在寻求TFT-LCD项目合作伙伴。经过双方的接触,迅速进入项目实质性洽谈阶段。
2007年10月8日,京东方第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项目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月产能为30K玻璃基板,主要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框、车载显示、移动显示等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屏)和模块。
2008年3月26日,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开工建设。2009年,该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京东方液晶显示事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使成都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发展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京东方落子成都以来,传出了不少“佳话”,无论是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还是在京东方集团内部,这些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还常常被人提及。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京东方对其在成都发展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京东方一方面积极援助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另一方面安排副总裁王家恒在灾后第一时间来到成都了解项目情况。5月16日,王家恒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飞机上的时候,我还在担心项目的安全问题,但下飞机后我发现成都秩序井然、供应充足、人心稳定,就立即打消了此念头,并马上报告总部。出于对成都的发展的坚定信心,集团决定,成都项目的一切工期进度都按原计划推进。”
此后,经过短暂的安全检测,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项目立即恢复施工,成为“5.12”汶川地震后成都市首个复工项目。项目克服了大地震造成的多种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压力,厂房按原定计划实现了当年9月30日土建工程全部封顶的阶段性目标,确保了项目的“关键节点不滞后,关键目标不动摇”的建设奇迹,为实现项目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京东方集团决定在成都扩建LTPS LCD(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生产线,面向高端市场,实现了产业升级,生产的产品多达30余种。2013年,成都京东方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出口额超过6亿美元。
“成都模式已经成为京东方项目运行的典范。”刘晓东表示,“成都京东方4.5代线项目顺利投产、运营良好,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4.5代线项目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市场机遇,特别是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政府的良好沟通和深厚友谊,京东方决定在成都布局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助推企业和成都进一步实现双赢发展。”
事实上,京东方落子成都,不仅对“京东方模式”的成熟化至关重要,而且使成都在打造光电显示产业方面实现了良好开局。京东方落户后不久,2008年7月22日,深天马宣布,携手成都工投、成都高投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区兴建第二条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线,该生产线总投资30亿元。
随着京东方、深天马这两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以及中建材等重大配套项目落户,拉动了成都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组件、驱动IC、控制IC等上游原材料产业发展,同时推动了车载导航系统、个人移动显示终端等多种应用产品的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光电显示产业布局地,成为四川省、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新亮点。
【成都致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
光电显示产业链主要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C、液晶材料等上游原材料;LCD、PDP面板、LCOS 面板、液晶模块(LCM)等中游显示屏;电视、触摸产品、显示器、手机/PMP/便携产品、车载显示系统、投影及PDP产品等下游显示应用。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成都高新区在上、中、下游均有相关企业,但主要集中在中游显示屏制造领域。目前,已经拥有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等上游原材料项目,京东方和深天马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吉锐触摸屏和触摸显示器、TCL等下游显示应用项目。
据悉,成都在光电显示产业布局方面,除继续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外,双流也有望成为重要的项目布局地。2014年8月中旬,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洽谈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宣布,将投资280亿元在双流县建设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在成都努力打造全球技术最先进和最具竞争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
“成都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有良好的市场配套和物流配套,而这些都是光电显示企业考虑布局时的关键因素。”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技重镇,交通与物流优势突出,不仅可以辐射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市场,也可以涵盖欧盟、东盟和南亚国家。而光电显示上下游产业链正不断‘加粗’、‘拉长’,也意味着产品的单位成本将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据悉,在成都高新区2014年发布的“三次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型显示器件”列入了重点支持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门类中。
成都高新区明确,将从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发展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确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为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进一步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扩大新型元器件产业规模,拓展下游行业应用并与下一代移动终端设备产业有机互动。
“在新型显示领域,成都高新区将重点放在提升产业层位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巩固第4.5代TFT-LCD生产线产能,同时,着力引进更高世代生产线,大力发展有机发光显示器面板(PMOLED、AMOLED)、激光显示器件、3D显示产品,着力将成都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关于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数字信息显示等各类显示领域。
2014年,京东方(BOE)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LCD显示屏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年新增专利申请量5116件,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30000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38%,位居全球业内前列。
继2011年、2012年全年盈利之后,京东方(BOE)2013年进入持续盈利快车道,实现盈利23.5亿元,同比增长811%。2014年,京东方(BOE)进入稳定上升通道,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87%。201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亿,同比增长6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1亿,同比增长高达262.70%。
目前,京东方拥有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等7条生产线。
京东方(BOE)在北京、成都、合肥建有研发和制造基地。我国首个且唯一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就落户在京东方(BOE)技术中心;在合肥,京东方(BOE)与安徽省共同建设了“安徽省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进行高精尖人才培育以及自主专利技术的研究;在成都,京东方(BOE)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OLED联合实验室。不仅如此,京东方(BOE)还积极致力于与全球顶尖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价值共创。2014年3月,京东方(BOE)加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成为中国大陆的首家显示领域高科技企业会员。
京东方(BOE)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重庆、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等地也拥有多个制造基地,营销和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地区。
2015年5月8日,成都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这不仅是京东方科技集团发展进程中的新篇章,也是成都光电显示产业发展中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京东方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全系列半导体显示产品的企业,也是唯一自主掌握显示产业完整技术能力的企业,其出货量位列全球显示行业前五强。
据悉,成都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注册资本120亿元,目标产品为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项目产能设计为45K/月(含触控和模组配套产能)。项目建设期2年,2015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
【投资220亿建设6代线】
2014年10月23日,在成都市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京东方与成都市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分别签署《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入区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注册资本120亿元,目标产品为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京东方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成都京东方作为该6代线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平台。
该项目将采用 LTPS/AMOLED 技术,玻璃基板尺寸为 1850mm×1500mm,项目产能设计为45K/月(含触控和模组配套产能)。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
据悉,协议签署后,成都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全力以赴促进项目落实进程。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和京东方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1月,完成了项目立项备案工作。今年2月,公司在成都高新区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工作,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120亿元人民币。5月8日,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与上下游合作者携手共建,京东方将为成都地区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显示产业集群贡献力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晓东说,项目建成后,京东方将立足成都、面向全球,为客户提供中小尺寸高性能半导体显示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幅提升高端显示产品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是成都高新区的主导产业,而且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大力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高新区负责人说,成都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力最为雄厚的城市之一,希望通过与京东方集团的深度合作,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化发展,“成都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为京东方成都项目提供良好服务,支持企业在成都顺利发展,使该项目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又一标志性品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发挥积极作用。”
【项目建设进度精确到“天”】
NPD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随着高分辨率智能手机的盛行,2014年至2020年,LTPS智能手机屏幕平均尺寸将由4.9英寸增长至5.5英寸;LTPS面板需求面积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9%,其中LTPS LCD与LTPS AMOLED面板需求面积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0%、23.7%,市场需求持续走高。
业内人士表示,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京东方在中小尺寸高端显示技术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提升其高性能手机、移动显示屏等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高毛利率产品的占比及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京东方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手机大屏、高分辨率、智能化的拉动,预计到2017年,高端产品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的高端智能化,未来几年将是LTPS/AMOLED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目前是布局产线扩充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
LTPS技术难度高,市场需求急剧膨胀,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消费者对LTPS产品的认知度和接纳程度不断提高,京东方在做好充分的技术、人才准备的前提下,把握时机、发挥优势,拓展新领域,开发新产品,率先投建LTPS/AMOLED面板生产线,对企业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光电显示产业的重要龙头性项目,京东方在成都高新区的发展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基于共同的发展愿景,京东方集团和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可谓是“一拍即合”,决定全速推进成都6代线项目的建设。
据透露,目前,在成都市、成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京东方公司已经就该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表,具体的建设和生产时间计划精确到了“天”,并且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成都高新区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了的项目组,全程跟踪协调具体事项,与京东方实现“无缝链接”。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备案、控规初设、注册增资、委托贷款、土地出让等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京东方的“成都缘分”】
2005年5月,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回成都参加电子科技大学校友聚会时,成都高新区了解到,京东方正在寻求TFT-LCD项目合作伙伴。经过双方的接触,迅速进入项目实质性洽谈阶段。
2007年10月8日,京东方第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项目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月产能为30K玻璃基板,主要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框、车载显示、移动显示等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屏)和模块。
2008年3月26日,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开工建设。2009年,该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京东方液晶显示事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使成都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发展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京东方落子成都以来,传出了不少“佳话”,无论是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还是在京东方集团内部,这些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还常常被人提及。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京东方对其在成都发展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京东方一方面积极援助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另一方面安排副总裁王家恒在灾后第一时间来到成都了解项目情况。5月16日,王家恒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飞机上的时候,我还在担心项目的安全问题,但下飞机后我发现成都秩序井然、供应充足、人心稳定,就立即打消了此念头,并马上报告总部。出于对成都的发展的坚定信心,集团决定,成都项目的一切工期进度都按原计划推进。”
此后,经过短暂的安全检测,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项目立即恢复施工,成为“5.12”汶川地震后成都市首个复工项目。项目克服了大地震造成的多种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压力,厂房按原定计划实现了当年9月30日土建工程全部封顶的阶段性目标,确保了项目的“关键节点不滞后,关键目标不动摇”的建设奇迹,为实现项目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京东方集团决定在成都扩建LTPS LCD(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生产线,面向高端市场,实现了产业升级,生产的产品多达30余种。2013年,成都京东方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出口额超过6亿美元。
“成都模式已经成为京东方项目运行的典范。”刘晓东表示,“成都京东方4.5代线项目顺利投产、运营良好,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4.5代线项目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市场机遇,特别是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政府的良好沟通和深厚友谊,京东方决定在成都布局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助推企业和成都进一步实现双赢发展。”
事实上,京东方落子成都,不仅对“京东方模式”的成熟化至关重要,而且使成都在打造光电显示产业方面实现了良好开局。京东方落户后不久,2008年7月22日,深天马宣布,携手成都工投、成都高投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区兴建第二条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线,该生产线总投资30亿元。
随着京东方、深天马这两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以及中建材等重大配套项目落户,拉动了成都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组件、驱动IC、控制IC等上游原材料产业发展,同时推动了车载导航系统、个人移动显示终端等多种应用产品的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光电显示产业布局地,成为四川省、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新亮点。
【成都致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
光电显示产业链主要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C、液晶材料等上游原材料;LCD、PDP面板、LCOS 面板、液晶模块(LCM)等中游显示屏;电视、触摸产品、显示器、手机/PMP/便携产品、车载显示系统、投影及PDP产品等下游显示应用。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成都高新区在上、中、下游均有相关企业,但主要集中在中游显示屏制造领域。目前,已经拥有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等上游原材料项目,京东方和深天马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吉锐触摸屏和触摸显示器、TCL等下游显示应用项目。
据悉,成都在光电显示产业布局方面,除继续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外,双流也有望成为重要的项目布局地。2014年8月中旬,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洽谈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宣布,将投资280亿元在双流县建设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在成都努力打造全球技术最先进和最具竞争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
“成都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有良好的市场配套和物流配套,而这些都是光电显示企业考虑布局时的关键因素。”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技重镇,交通与物流优势突出,不仅可以辐射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市场,也可以涵盖欧盟、东盟和南亚国家。而光电显示上下游产业链正不断‘加粗’、‘拉长’,也意味着产品的单位成本将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据悉,在成都高新区2014年发布的“三次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型显示器件”列入了重点支持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门类中。
成都高新区明确,将从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发展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确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为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进一步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扩大新型元器件产业规模,拓展下游行业应用并与下一代移动终端设备产业有机互动。
“在新型显示领域,成都高新区将重点放在提升产业层位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巩固第4.5代TFT-LCD生产线产能,同时,着力引进更高世代生产线,大力发展有机发光显示器面板(PMOLED、AMOLED)、激光显示器件、3D显示产品,着力将成都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关于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数字信息显示等各类显示领域。
2014年,京东方(BOE)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LCD显示屏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年新增专利申请量5116件,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30000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38%,位居全球业内前列。
继2011年、2012年全年盈利之后,京东方(BOE)2013年进入持续盈利快车道,实现盈利23.5亿元,同比增长811%。2014年,京东方(BOE)进入稳定上升通道,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87%。201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亿,同比增长6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1亿,同比增长高达262.70%。
目前,京东方拥有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等7条生产线。
京东方(BOE)在北京、成都、合肥建有研发和制造基地。我国首个且唯一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就落户在京东方(BOE)技术中心;在合肥,京东方(BOE)与安徽省共同建设了“安徽省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进行高精尖人才培育以及自主专利技术的研究;在成都,京东方(BOE)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OLED联合实验室。不仅如此,京东方(BOE)还积极致力于与全球顶尖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价值共创。2014年3月,京东方(BOE)加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成为中国大陆的首家显示领域高科技企业会员。
京东方(BOE)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重庆、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等地也拥有多个制造基地,营销和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地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