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学不了降龙十八掌
论语中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简单解释一下。
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由于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
后来这个故事常被引述,赞颂孔子因材施教的可贵品质。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一些妄念。
有人选择忍一时之屈辱,立后世之功业;有人誓死捍卫理想,也能名流千古。
有人选择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知足常乐;有人甘愿去大城市吃苦闯荡,获取金钱名利。
有人用严格的计划来安排生活,精细到分秒;有人偏偏喜欢随感随性,一切顺其自然。
关键是,尽管秉持着截然相反的理念,但每一种理念下,都有成功的人、失败的人;都有幸福和人、悲催的人。
到这个年纪,我越发不再相信,一种或几种特定的品质或者行为模式,能够指导我过好自己的人生。翻看前几年那些红极一时的成功学著作,分明能感觉到偏执和幼稚,企图用完全相同的模子,把一个个天赋、性格、时代、甚至价值观都不同的人,塑造成完全相同的成功人士。这种幼稚,竟比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低了不知多少个层次。可悲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为之疯狂。
成功学书籍盛行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们多是成功人士所著。但问题有二。其一,成功人士会不会将成功秘诀和盘托出,这是一个疑问;其二,适合某一个人的成功法门,未必适合另一个人。
像洪七公以降龙十八掌名扬天下,因此教授郭靖之前,好好考验了一番他的人品,至于随便传授给普通弟子的,无非一些三脚猫的入门功夫。将掌法传授给郭靖,还和他的资质和武功路数有关。精妙多变的打狗棒法,郭靖学不来;同样,厚实刚猛降龙十八掌,黄蓉也不适合。这和勤奋与聪明无关。
仔细看来,成功学所提倡的准则和理念,有诸多的局限。甚至成功学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价值观多样性的藐视。可惜太多人从小被机械唯物主义强奸了大脑,竟如此轻易地允许被人用所谓的成功,替代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阶层,生长在不同的时代,基因和成长环境铸就不同性格,不同的教育和经历形成不同价值观。不能企图有万古不变的金玉良言,指导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明白这一点,是避免上当受骗的法门,也是成熟的起点。
【书友咖啡】
人欲成长,无非三种途径。
其一,勤读书,以前人之见解补头脑之智慧;
其二,广交友,借他人之阅历增自身之经验;
其三,多经历练,人生苦难重重,像极咖啡,不曾遍尝先之苦,终究难品后之甜。
分享种种收获体会,以此共勉。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简单解释一下。
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由于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
后来这个故事常被引述,赞颂孔子因材施教的可贵品质。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一些妄念。
有人选择忍一时之屈辱,立后世之功业;有人誓死捍卫理想,也能名流千古。
有人选择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知足常乐;有人甘愿去大城市吃苦闯荡,获取金钱名利。
有人用严格的计划来安排生活,精细到分秒;有人偏偏喜欢随感随性,一切顺其自然。
关键是,尽管秉持着截然相反的理念,但每一种理念下,都有成功的人、失败的人;都有幸福和人、悲催的人。
到这个年纪,我越发不再相信,一种或几种特定的品质或者行为模式,能够指导我过好自己的人生。翻看前几年那些红极一时的成功学著作,分明能感觉到偏执和幼稚,企图用完全相同的模子,把一个个天赋、性格、时代、甚至价值观都不同的人,塑造成完全相同的成功人士。这种幼稚,竟比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低了不知多少个层次。可悲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为之疯狂。
成功学书籍盛行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们多是成功人士所著。但问题有二。其一,成功人士会不会将成功秘诀和盘托出,这是一个疑问;其二,适合某一个人的成功法门,未必适合另一个人。
像洪七公以降龙十八掌名扬天下,因此教授郭靖之前,好好考验了一番他的人品,至于随便传授给普通弟子的,无非一些三脚猫的入门功夫。将掌法传授给郭靖,还和他的资质和武功路数有关。精妙多变的打狗棒法,郭靖学不来;同样,厚实刚猛降龙十八掌,黄蓉也不适合。这和勤奋与聪明无关。
仔细看来,成功学所提倡的准则和理念,有诸多的局限。甚至成功学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价值观多样性的藐视。可惜太多人从小被机械唯物主义强奸了大脑,竟如此轻易地允许被人用所谓的成功,替代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阶层,生长在不同的时代,基因和成长环境铸就不同性格,不同的教育和经历形成不同价值观。不能企图有万古不变的金玉良言,指导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明白这一点,是避免上当受骗的法门,也是成熟的起点。
【书友咖啡】
人欲成长,无非三种途径。
其一,勤读书,以前人之见解补头脑之智慧;
其二,广交友,借他人之阅历增自身之经验;
其三,多经历练,人生苦难重重,像极咖啡,不曾遍尝先之苦,终究难品后之甜。
分享种种收获体会,以此共勉。
![]() |
狗屁成功学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